2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docx
《2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规资源:是指那些存在于储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且自身的流动性又较好的烃类,在不改造油层和其本身 物性的情况下,就能开发利用。低渗层资源:油气储层渗透率小于100X10-3 Mm2 一般要经过压裂、酸化等特殊作业才有开采价值的资源。重油资源:重油是指地下粘度大于50mPa - s的原油(油层条件),原油密度大于0.934g/cm3,并可分为 三类:第一类用目前常规方法开采;第二类利用现代热力驱动技术可以开采,并具经济效益;第三类利用现代采 油工艺技术尚不能开采,或无开采经济价值。天然气的油当量:每吨原油=1 000m3天然气(美国USGS标准为1桶油=6 000cf3天然气)。我国油气资源的评价
2、与预测工作,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逐步深入,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勘探与测试技术方 法的进步,以及大型计算机的应用,巳由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预测阶段。近10年来地质矿产和石油工业系统, 采用各种方法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油气资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价和估算,分别发表了全国油气资源量数据: 全国石油资源量为614.7亿t (地质矿产部,1987)、787.5亿t (石油工业部,1987)。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26.8 万亿m3 (地质矿产部,1987)、33.3万亿m3 (石油工业部,1987)。“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对塔 里木盆地和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全国天然气资源量再次进行估算。塔里木盆地的资源量
3、数据在“六五”的基础上, 根据油气勘探获得的新资料、新认识,重点对盆地北部的油气资源进行估算(755403项目,谢德宜等,1990)。 我国海域重点对南海招标区以外的曾母盆地、南沙海槽、礼乐盆地、万安盆地、西沙海槽和台西南盆地等进行了 油气资源的初步估算(75540114项目,李振韶等,1989)。天然气资源评价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755401项目) 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比较系统地对全国含气盆地和领域进行预测,这项工作由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和中国 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1992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又一次进行了全国油气资 源评价。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证明:对
4、于地下深处的油气资源量的估算,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技术资料掌 握多寡的不同,因此技术水平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经济可采资源量也会 有不同的估算结果。通常有随着时代的进展总的资源量估算量在增长的规律。本节主要据新一轮资料评价结果和 一些文献对资源特征分析综合予以概述。油气资源是指巳经发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和未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总资源量。我们最关心的是在近期或未来可以使人们获益的、能开采出来的商品石油与天然气,也就是“经济可采资源 量”。由于经济形势不断的在变化,采油(气)技术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现在看来不经济的资源未来也许是经济 的,现在不可采
5、出来的资源未来可能可以采出来。因而我们常把自然储层中原始存在于地下的储量叫“地质储量 (Petroleum in-place)” ;仅利用自然能量,流体通过储层到井眼的石油采出量叫原始可采储量。原始可采储量 以及包括注水聚合物等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和其他补充储层能量的办法所采出的储量统称可采储量。现代石油资源分类在世界上的划分非常繁杂,但大体上沿用了原苏联与美国的两大体系。5060年代我国 采用了 A、B、C级储量分类系统,70年代我国的储量划分采用了一、二、三级储量的分类系统为过渡阶段;目 前我国储量的命名与分类系统巳与世界石油大会的规定接轨,如图2. 3. 2所示。资源斜图资源共分为五级,即
6、: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它们反映了工作的程度、 认识的程度以及地质上的把握性程度。探明储量(I级):探明储量是在油田(气)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 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效益的可靠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 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控制储量(II级):控制储量是某一圈闭的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 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可作为进一步评价钻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预测储量(III级):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
7、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取油气流(III-1) 或获得油气层与油气显示后(I-2),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利用容积法进行概率统计所估算的范围储 量,储量参数是由类比法确定的,油层变化及油水关系尚未查明,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钻探方案的依据。潜在资源量(IV级):根据地质、物探、地震等资料,确认圈闭存在,但尚未钻探,或巳钻少量井尚未获得 发现,但又不能放弃,认为仍有钻探的必要;圈闭潜在资源量估算参数以类比为主,以概率统计估算出的资源量 范围值,它可作为编制预探井部署的基本依据。推测资源量(V级):根据地质、物探或地震概查获得的可能圈闭;或者在一定资料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所 推测的圈闭,利用
8、类比参数,以概率统计所估算的资源量范围值;或者利用生烃量法(盆地模拟)或勘探效果分 析法所估算的总资源量减去上述IV级资源量,剩下来的那一部分即推测资源量。推测资源量是提供编制勘探 部署或长远勘探规划的依据。由于油气资源在各矿种中具有其特殊性,还有以下的基本概念阐述于下:常规资源:是指那些存在于储油物性较好的储层中,且自身的流动性又较好的烃类,在不改造油层和其本身 物性的情况下,就能开发利用。低渗层资源:油气储层渗透率小于100X10-3 Mm2 一般要经过压裂、酸化等特殊作业才有开采价值的资源。重油资源:重油是指地下粘度大于50mPa - s的原油(油层条件),原油密度大于0.934g/cm
9、3,并可分为 三类:第一类用目前常规方法开采;第二类利用现代热力驱动技术可以开采,并具经济效益;第三类利用现代采 油工艺技术尚不能开采,或无开采经济价值。天然气的油当量:每吨原油=1 000m3天然气(美国USGS标准为1桶油=6 000cf3天然气)。我国油气资源的评价与预测工作,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逐步深入,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勘探与测试技术方 法的进步,以及大型计算机的应用,巳由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预测阶段。近10年来地质矿产和石油工业系统, 采用各种方法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油气资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价和估算,分别发表了全国油气资源量数据: 全国石油资源量为614.7亿t (地质矿产部,1
10、987)、787.5亿t (石油工业部,1987)。全国天然气资源量为26.8 万亿m3 (地质矿产部,1987)、33.3万亿m3 (石油工业部,1987)。“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对塔 里木盆地和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全国天然气资源量再次进行估算。塔里木盆地的资源量数据在“六五”的基础上, 根据油气勘探获得的新资料、新认识,重点对盆地北部的油气资源进行估算(755403项目,谢德宜等,1990)。 我国海域重点对南海招标区以外的曾母盆地、南沙海槽、礼乐盆地、万安盆地、西沙海槽和台西南盆地等进行了 油气资源的初步估算(75540114项目,李振韶等,1989)。天然气资源评价是国家重点科技
11、攻关(755401项目) 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比较系统地对全国含气盆地和领域进行预测,这项工作由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和中国 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1992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又一次进行了全国油气资 源评价。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证明:对于地下深处的油气资源量的估算,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技术资料掌 握多寡的不同,因此技术水平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结果。相应的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经济可采资源量也会 有不同的估算结果。通常有随着时代的进展总的资源量估算量在增长的规律。本节主要据新一轮资料评价结果和 一些文献对资源特征分析综合予以概述。一、中国油气资源分布与品质(一
12、)全国油气资源通过对全国145个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是:石油总资源量为930.32亿(未包括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九五”前期,各级别的资源量比例大体是:探明储量占总资源量的19.5%;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占总资源量的 5.9%;潜在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12.1%;推测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2.5%。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7.92万亿m3 (未包括南海南部资源)。“九五”前期,各级别的资源量比例大体是: 探明储量占总资源量4.4%;控制储量、预测储量为占总资源量的3.3%;潜在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12.8%;推测 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79.5%。从上述全国油气资源结构可见:巳发现的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25
13、%,即75%的资源尚待发现。在巳发现 的石油资源中控制储量及预测储量仅占23.6%;说明我国石油储量的准备接替工作不足;巳发现的天然气资源仅 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7.7%,即92.3%的天然气资源尚待发现。显而易见,我国总的石油前景还是很大的,需要 我们投入大量的工作进行准备和接替;天然气勘探则是刚刚开始的初期阶段。由上述数据可见全国陆上加近海大陆架主要的145个盆地石油资源量为930.32亿t;天然气资源量37.92万 亿m3。若再加上我国南海南部传统海疆内的油气资源量,则我国的石油总资源量为1 082.56亿t;天然气资源量 达46.19万亿m3 (均含台湾省油气资源量)。1996年底,我国
14、巳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52.6亿t,尚待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80多亿t,从而我国最终 可采石油资源为140亿t。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2万亿m3,最终可采资源量预测为10.5万亿m3。(二)大油气区资源量估算以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经济地理条件和能源供销规划配置以及习惯上 巳常用的地域表述,可主要划分为6个大区,即:东部(包括东北、华北及江淮区)、中部(包括陕、甘、宁及 四川、重庆地区)、西部(包括新疆、青海东部及河西走廊一阿拉善地区)、南方、青藏、海域。我国六大油气区的资源量,由于地质条件和勘探程度的不同,在目前认识基础上的估算结果显示分布不均衡。 其中东部
15、石油资源量为363.4亿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1%,而西部与海域基本相当(247.89亿t及246.75亿t), 共占全国资源的53.2%。这三个区的资源占全国石油总资源的92.3%。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为11.36 万亿m3,其次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资源量为10.78万亿m3,中部和西部相加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58.4%,近海 大陆架天然气资源占全国资源的22.1%。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占总资源量的19.5%;天然气探明储量占资源量的5%以下。其中各大区的探明程度是不 均一的。中国东部石油探明程度为35.07%,西部探明程度为14.65%;全国天然气探明程度以中部较高。中国东部 石油探
16、明程度高主要是在东北的松辽盆地及华北的渤海湾盆地;天然气主要探明储量是在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 地。从各大区石油储量后备情况(即控制储量加上预测储量)分析认为:华北与东北地区准备的较好;其次为西 部新疆地区(主要包括:准噶尔、塔里木及吐鲁番一哈密三大盆地)。天然气储量准备以中部最好,其次是塔里 木盆地。据李振韶等对南海南部、南沙海槽、礼乐及曾母、万安等四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初步测算,石油资源量152 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8.27万亿m3。台湾地区的油气资源,支家生(1987)据有关资料估计台湾陆地原油蕴藏量为205310万t (注:推测为 剩余可采储量);天然气蕴藏量294415亿m2。预测台湾海峡
17、的原油蕴藏量为41.64万t,可采储量约为10.41 万to(三)资源的地质时代分布我国地质构造演化的长期性、多旋回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地史上的多期成盆、多旋回沉积、多种类型的 沉积环境和不同构造体制控制下的原型盆地叠加的特点,因此我国的烃源岩的分布无论是纵向上还是平面上都十 分广泛。层位上从中上元古宇至第四系,平面上覆盖了我国陆地和海域的大部分地区。就全国资源量在时代上的 分布而论,我国石油资源的时代分布是:新生代为466.05亿t,占总资源量的一半(50.1%);中生代为336.63 亿t,占总资源量的36.2%;晚古生代为82.49亿t,占总资源量的8.9%;早古生代及前寒武纪为45.
18、15亿t,占 总资源量的4.8%。显示了时代愈新资源量愈大的基本趋势。各时代的资源量分布示于表2. 3. 1o善M3. J中国油蟹游的皑质时弋分布衰地层:新生代!中生代晚吉生代前家武茫总RME X 1 JTPC5a1-Pt66. LD3?5.呻也 00127.戢48- 6札弥6, 9019. 69Sr 5912. 3S9M-. 325as 1-4& Z- 171 77Z.7.腿。510. S755D. 51我国天然气资源的时代分布是:新生代为11.26万亿m3,占总资源的29.7%;中生代为7.39万亿m3,占总 资源的19.5%;晚古生代为11.29万亿m3,占总资源的29.8%;早古生代及
19、前寒武纪为7.98万亿m3,占总资源 的21.0%。显示了天然气资源主要是在第三纪、石炭纪、奥陶纪,其他各时代中的资源量大体呈均等的势态。(四)资源的品质1. 资源的质量在全国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中,常规石油资源量为810亿t,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87.1%;天然气中油型 气资源量为33.53万亿m3,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8.4%。如表2. 3. 2、表2. 3. 3所示。我国含油气盆地主要为陆相沉积,储层物性以中低渗透为主。低渗透往往伴随着低产能与低丰度,这种低渗 油资源量为56.57亿t,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6.1%。由于我国中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频繁,一些原始油藏抬升,接近地表并受剥蚀
20、、开放,石油再次运移,有 的规模甚大,形成了很多重油、油砂和沥青矿藏。我国稠油资源(即重油资源)量为19.07亿t,占全国石油总 资源量的2.0%。低成熟原油密度0.80.89,粘度(50C) 2580mPas,比成熟原油重而稠,这种低熟油资源 量为44.62亿t,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4.8%。稠油加低熟油资源量为63.68亿t,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6.8%。 它们主要分布的地区为辽河西部凹陷、大民屯凹陷、东营凹陷、泌阳凹陷、珠江口、准噶尔盆地等。天然气资源主要是油型气,其次为煤成气资源(资源量为4.085万亿m3)。生化气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 其次为南方的一些小盆地(资源量为3 045.6
21、亿m3)。2. 资源的经济地理条件1987年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预测,我国还有44%的资源量分布在地理环境较复杂的海域、湖沼、沙漠、山 地和高原地区,同时提出了必须及早发展沙漠、海滩和海域的勘探技术和技术装备,以适应恶劣自然地理条件下的油气资源勘探。几年来,在我国西部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的勘探工作;在中部规模较大 的开展了鄂尔多斯黄土塬区、川东山区勘探工作;在东部地区大力开展了海滩地区(主要是渤海湾海滩)的勘探。233矢然电置源量到质分布(亿大国亚区忌资源量生化,跃源艮%113 363. 7613 363. 76IDO. D26 262. OSZ4 土说S3. 41 7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天然气 资源 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