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ppt
《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最新考纲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考点一细胞的吸水、失水及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5年11考),1.渗透作用,(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2)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半透膜,浓度差,水分的流动判断:当溶液浓度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2流向S1;当溶液浓度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1流向S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S2。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净水压,会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S1S2,S1S2,阻止,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细胞质,失水皱
2、缩,3.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当时,细胞失水,发生 现象。(2)当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 现象。,全透性,小,细胞质,原生质层(伸缩性大),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1.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有何区别?,提示渗透作用必须有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扩散作用则不一定需要;扩散作用适用于各种物质,渗透作用仅指溶剂分子。,2.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区域将扩大还是缩小,区域颜色深浅有何变化?,提示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用清水引流,使其处于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
3、液浓度,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所以图示中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的原理,1.(2013江苏单科,27)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
4、试剂:蒸馏水,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填代号)。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答案(1)S1S2(2)原生质
5、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3)X标号蒸馏水质壁分离(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2.如图所示,容器A中含0.02(molL1)蔗糖,0.03(molL1)尿素;容器B中含0.01(molL1)蔗糖,0.05(molL1)尿素。A、B间隔一层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两种情况下的液面高度情况是(),A.一样高,A高于B B.B高于A,不能确定C.B高于A,A高于B D.一样高,不能确定解析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则容器A中溶液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容
6、器B中溶液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molL1),容器B中溶液的渗透压高于容器A中溶液的渗透压,故最终B中的液面高于A中的。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那么最终半透膜两侧的尿素浓度相等,但是容器A中的蔗糖浓度大于B中的,故最终A中的液面高于B中的。答案C,有关渗透作用的“4”个易错点,(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如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2)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
7、分子数较多。(3)渗透平衡浓度相等。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4)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吸水和失水状况分析,【典例】(2014全国课标理综,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
8、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D,【对点小练】,(2016四川广元段考)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见250(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人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中可能死亡,图乙中的处理时
9、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解析图甲中,250(mmolL1)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小于1,说明人红细胞失水皱缩了,会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A错误;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体积几乎不变,B错误;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细胞液浓度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强,C错误。答案D,考点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5年12考),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实验结果,高于,低于,图中显示:不同植物(每种离子中黑白柱相比),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同一种植物对的吸收也有差异(三条白柱高低不同,三条黑柱高低也不同)。(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3)微生物吸收无
10、机盐离子的特点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离子的不同。,不同,不同种无机盐离子,选择性,选择性,需要量,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连线),3.不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的曲线模型,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内部因素的种类、数量;外部因素物质的、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如氧气浓度、等)物质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载体,浓度,温度,自由扩散,主动运输,氧气浓度,协助扩散,载体,蛋白,无氧呼,吸,主动运输,依据模式图确认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1)填写以下有关物质运输方式及结构的名称:图2:;图3:;图4:;a:。图5:,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11、,载体蛋白,胞吞、胞吐,(2)写出图1图5中影响物质出入细胞的因素图中仅受“浓度差”制约的为加入蛋白酶处理会受影响的是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处理,会受影响的是(3)甘油分子跨膜运输遵循所示模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 所示模式一致,多数离子跨膜方式应如所示方式。(4)神经递质的释放应符合所示模式,该模式(填“需”或“不需”)消耗能量,其运输机制与膜的有关。,图1、图2,图3、图4、图5,图4、图5,图2,图3,图4,图5,需,流动性,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下图中15依次为:,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2016北京卷,1C)()(2)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
12、动运输(2016海南卷,19D)(),(3)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2015海南卷,16C)()(4)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2015海南卷,16D)()(5)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2014新课标,1C)()(6)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2013新课标,3A)(),以上内容着重考查了教材必修1 P707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实例,此属高考高频考点,备考时应侧重各类方式的比较与界定,尤其要关注题目曲线图解、关键词、表格数据等有效信息,学会用“顺藤摸瓜”法解决问题。,2.(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物质 运输 实例 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