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第一节 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工基础,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第三节 制冷技术与学科交叉,第一节 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工基础,1.1.1 制冷与低温原理的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能,热力学能和总能,工质的总储存能,内部储存能,外部储存能,热力学能,总能,若工质质量m,速度cf,重力场中高度z,宏观动能,重力位能,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有两种方式,推动功,2.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图1-1a所示为工质经管道进入气缸的过程。工质状态参数p、v、T,用p-v图中点C表示。工质作用于面积A的活塞上的力为pA,工质流入气缸时推动活塞移动距离,作功pA=pV=mp
2、v。m表示进入气缸的工质质量,这一份功叫做推动功。1kg工质的推动功等于pv如图中矩形面积所示。,3焓,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1-10),4.1 闭口系统的能量平衡,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工质从外界吸热Q后从状态1变化到2,对外作功W。若工质宏观动能和位能的变化忽略不计,则工质储存能的增加即为热力学能的增加U,(1-1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解析式,加给工质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工质的热力学能储存于工质内部,余下一部分以作功的方式传递至外界。,对微元过程,第一定律解析式的微分形式,(1-12a),对于1 kg工质,,(1-12b),(1-12c),式(1
3、-12)对闭口系普遍适用,适用于可逆过程也适用于不可逆过程,对工质性质也无限制。,代数值,可逆过程,完成一循环后,工质恢复原来状态,(1-15),闭口系完成一循环后,循环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等于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1-16),4.2 开口系统的能量平衡,稳定流动,系统只有单股流体进出,,(1-21),微量形式,(1-22),当流入质量为m的流体时,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工质流经压缩机时,机器对工质做功wc,使工质升压,工质对外放热q,膨胀过程均采用绝热过程,5.能量方程式的应用,工质流经换热器时和外界有热量交换而无功的交换,动能差和位能差也可忽略不计,1kg的工质吸热量,1kg工质动能的增加,工质
4、流经喷管和扩压管时不对设备作功,热量交换可忽略不计,工质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压力下降,这种流动称为节流。,设流动绝热,前后两截面间的动能差和位能差忽略,因过程无对外做功,故节流前后的焓相等,节流,1.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热力学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是热力学状态参数,是判别实际过程的方向,提供过程能否实现、是否可逆的判据。,可逆过程1-2的熵增,克劳修斯积分,p、T状态下的比熵定义为,(1-33),2.热源温度不变时的逆向可逆循环 逆卡诺循环,卡诺制冷机是热力理想的等温制冷机,3.热源温度可变时的逆向可逆循环洛伦兹循环,(假设制冷过程和冷却过程传热温差均为T),制冷量,排热量,洛
5、伦兹循环制冷系数,以卡诺循环作为比较依据,第一类循环就是卡诺循环制冷机,而第二类循环则是理想的热源驱动逆向可逆循环三热源循环。,4.热源驱动的逆向可逆循环三热源循环,1.1.2 制冷与低温的获得方法,1.焦耳汤姆逊效应,节流阀、毛细管、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等多种形式。,焦耳汤姆逊效应,理想气体的焓值仅是温度的函数,气体节流时温度保持不变,而实际气体的焓值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节流后温度一般会发生变化。,焦耳汤姆逊系数,制冷系统中的节流元件,对理想气体,(2)节流过程的物理特征,(3)转化温度与转化曲线,在TP图上为一连续曲线,称为转化曲线,表1-1 最大转化温度列出了一部分气体的最高转化温度。
6、,2.绝热膨胀,气体等熵膨胀时,压力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微分等熵效应,(1-58),对理想气体(为绝热指数),(1-60),等熵膨胀过程的温差,随着膨胀压力比P1/P2的增大而增大,还随初温T1的提高而增大。,3.绝热放气,(1)假定放气过程进行很慢,活塞左侧气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等熵膨胀,所作功按其本身压力计算,因而对外作功最大,温降也最大。,(2)设想阀门打开后活塞右侧气体立即从P1降到P2,因而当活塞左侧气体膨胀时只针对一恒定不变压力P2作功,对外作功最小,温降也最小。,实际放气过程总是介于上述两种极限情况之间,过程进行得越慢,愈接近等熵膨胀过程。,分析这两种极限情况可得结论:
7、,(1)气体绝热指数越大,则温比T2/T1(P2/P1一定时)越小,温降越大,用单原子气体可获较大温降。,(2)随压比P1/P2增大,温比T2/T1减少越来越慢,单级压比不宜过大,一般取3到5。,4.1 热力理想等温源系统,“冷源”指需冷却的空间“热源”则指制冷机放热的对象,4.低温气体制冷的热力学基础,表1-2 卡诺制冷机在300K和低温Tc时的性能系数COP,4.2 热力理想等压源系统,在工质未冷凝的气体制冷机系统中,吸热过程是变温的,而不象在卡诺制冷机中那样在等温下吸热。这样,实际系统与卡诺系统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实际系统的冷源温度不恒定。,对理想等压源制冷机,(1-66),上式对任何工
8、质都适用。对许多气体制冷机而言,压力足够低时,工质气体可近似为理想气体。,对具有定压比热的理想气体,(1-70),COP与用作制冷剂的理想气体无关。COPi 仅与最高冷源温度与最低冷源温度之比和热源温度与最低冷源温度之比有关。,1.1.3 制冷与低温温区的划分,1.制冷与低温温区的划分,通过123来分界温区,制冷,制冷的温度范围是从环境温度开始,一直可达接近绝对零度即0,2.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发展历史,(一)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1.2.1 制冷剂的发展、应用与选用原则,1.热力学性质方面,2.迁移性质方面,作为制冷剂应符合的要求,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4.其它,原料来源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 低温 热力学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8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