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doc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3和例4,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第35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就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挂图,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
2、了什么?什么是方程?2、指名口答。3、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8-x=3 20+30=505+x9 y-16=544、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二、教学新授教学例3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2、出示例3第一幅图。问:怎样在天平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学生讨论。交流:左右两边都加上10克的砝码;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的砝码,比如a你能写出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板书:5010=501050a=50a)3、启发:比较这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有什么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等式 性质 和解 方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