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样本.doc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样本.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原则实行细则()33核心条款评 审 标 准评 价 要 点1.1.2 重要承担常用病、多发病、某些疑难病诊断工作,兼顾防止、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 24 小时急危重症诊断服务。1.1.2.1重要承担常用病、多发病、某些疑难病诊断工作。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断服务。()【C】1.有承担本辖区常用病、多发病、某些疑难疾病诊断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能力。2.急诊部门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诊断。3.防止、保健、康复独立设立。4.依照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危重病人转诊困难二级医院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2%。5.医学影像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断服务。【B】符合“C
2、”,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3%。2.且符合重症评估原则患者30%。3.医学影像(含CT、超声)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断服务。【A】符合“B”,并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5%。2.且符合重症评估原则患者40%。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C】1.依照灾害易损性分析成果制定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原则操作程序。2.制定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以及应急反映行动程序。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有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应急解决资源,涉及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B】符合“C”,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以便
3、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有关职责与流程。【A】符合“B”,并定期并及时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持续完善。1.6.4 依照政府指令,接受都市三级医院对口增援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原则,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的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筹划,有实行方案,专人负责。1.6.4.1政府指令受援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的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筹划,有实行方案,专人负责。()【C】1、受援二级医院,应将“达标工作”任务作为院长目的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筹划,有实行详细方案。2、有专人负责,对口增援工作,保证达标工作进行。3、有关人员熟悉实行方案有关内容。【B】符合“C”
4、,并用当年案例证明在如下二方面能有提高:(1)承担县域内居民常用病、多发病、危急和某些疑难重症诊治任务,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重大疾病能力有一定提高。(2)开展24小时持续性急诊科院内急救服务,组织建立本县域内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承担寻常院前急救救治任务能力有一定提高。【A】符合“B”,并1.有数据及有关案例证明受援方案获得预定目的。2.数据指标显示在严重外伤(颅腔、胸腔、腹腔内大出血,与其他威胁生命需要紧急手术急救)、急性心肌梗死(仅 STEMI)、急性脑卒中档急危重症病人诊治效率及解决成果获得明显进步,其能力在本区域具备明显优势。2.3.4 建立急诊住院和手术“绿色通道”,建立创伤、农药中毒、
5、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急救危重患者可先急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2.3.4.2对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能贯彻到位。()【C】1.医院对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设施方面提供支持。2.急诊服务体系中有关部门(涉及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责任明确,各司其职,保证患者可以获得
6、连贯、及时、有效救治。3.急诊服务流程体系有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规定。【B】符合“C”,并1.用核心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与协调各个有关科室服务。2.有培训与教诲,办法贯彻到位。3.职能部门知晓与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办法。【A】符合“B”,并危重症患者来源与救治能力在本区域具备优势明显。2.6.1 医院有有关制度保障患者及其家属、授权委托人充分理解其权利。2.6.1.1患者及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办法和医疗风险等具备知情选取权利。医院有有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C】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有关制度并得到贯彻。2.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知情选取权利,对患
7、者进行病情、诊断、医疗办法和医疗风险告知同步,能提供不同诊断方案。3.医务人员熟知并尊重患者合法权益。【B】符合“C”,并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告知状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办法。【A】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成效。2.7.1 贯彻贯彻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解决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解决并答复投诉人。2.7.1.1贯彻贯彻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解决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解决并答复投诉人。()【C】1.设立院领导接
8、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2.设立专门科室、专职人员接待医疗纠纷投诉,并有登记记录。3.定期对员工进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医疗安全教诲培训及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试,有奖罚办法。4.有投诉管理有关制度及明确解决流程。5.有明确投诉解决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B】符合“C”,并1.实行“首诉负责制”,科室、职能部门处置投诉职责明确,有完善投诉协调处置机制。2.有配臵完善录音录像设施投诉接待室。3.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办法。【A】符合“B”,并1.每季召开一次专项医疗纠纷投诉事件讨论会,各科科主任均应参加通报会。2.职能部门对提出持续改进办法有成效评
9、价记录。3.1.2 在诊断活动中,严格执行“核对制度”,至少同步使用姓名、年龄、床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保证对对的患者实行对的操作。3.1.2.1在诊断活动中,严格执行“核对制度”,至少同步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保证对对的患者实行对的操作。()【C】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查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断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办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2.至少同步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辨认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辨认唯一根据)。3.有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
10、相应职责。【B】符合“C”,并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要持续地履行核对制度,辨认“患者身份”。【A】符合“B”,并1.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核对制度有监管。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办法。3.3.3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3.3.3.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C】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2.实行“三步安全核查”,并对的记录:(1)第一步:麻醉实行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批准状况、手术部位与标记、麻醉安全检查、皮肤与否完
11、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状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成果、术前备血状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2)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记,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状况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3)第三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3.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应在手术结束后填写。4.手术安全核查项目填写完整。【B】符合“C”,并1.制定规章制度和工
12、作环节来统一程序,支持在手术室之外内科和牙科等部门操作,保证对的部位,对的操作和对的病人。2.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95%。【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办法。3.4.2 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有关规定。3.4.2.1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断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有关规定。()【C】1.对员工提供手卫生培训。2.有手卫生有关规定(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宣教、图示。3.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对的率100%。【B】符合“C”,并1.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办法。2.洗手对的率90%。【A】符
13、合“B”,并不断提高洗手对的率,洗手对的率95%。3.6.2 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3.6.2.1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C】1.医技部门有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可以有效辨认和确认“危急值”。2.接获危急值报告医护人员应完整、精确记录患者辨认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好记录。3.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B】符合“C”,并信息系统能自动辨认、提示危急值,有关科室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语音或醒目文字提示。【A】符合“B”,并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
14、时、有效。3.9.1 有积极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制度与可执行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3.9.1.1有积极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与工作流程。()【C】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各种路过便于医务人员报告。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教诲和培训。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B】符合“C”,并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用防范办法。2.有指定部门向有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知晓率95%。【A】符合“B”,并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
15、及数据库。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件。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敏感性,有效减少漏报率。3.9.2 有勉励办法,勉励医务人员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网上报告工作。3.9.2.1有勉励办法勉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C】1.建立有医务人员积极报告勉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2.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规定。【B】符合“C”,并勉励办法有效使用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A】符合“B”,并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4.3.5 对
16、实行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和“准入制”,定期进行技术能力评价与“再授权”机制。4.3.5.1对实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断等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授权制度。()【C】1.有实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断等有创技术操作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2.有需要授权允许高风险诊断技术项目目录。【B】符合“C”,并1.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依照监管状况,定期更新授权项目。2.有关人员能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管理规定。3.抽查中无一例违背有关规定行为。【A】符合“B”,并有医疗技术项目操作人员技能及资质数据库,定期更新。4.6.2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
17、论制度,遵循诊断规范制定诊断和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成果调节诊断方案,均应记录在病历中。4.6.2.2依照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成果与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治疗筹划或方案。()【C】1.为每位手术患者制定手术治疗筹划或方案。2.手术治疗筹划记录于病历中,涉及术前诊断、拟施行手术名称、也许浮现问题与对策等。3.依照手术治疗筹划或方案进行手术前各项准备。【B】符合“C”,并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治办法。【A】符合“B”,并手术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充分,有质量持续改进成效。4.6.8 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人员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合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操作
18、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建立“非筹划再次手术”与“手术并发症”监测、因素分析、反馈、改进、控制体系。4.6.8.3有“非筹划再次手术”监测、因素分析、反馈、整治和控制体系。()【C】1.有“非筹划再次手术”有关管理制度与流程。2.将控制“非筹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重要指标。3.把“非筹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重要根据。4.对临床手术科室医师与护士培训。【B】符合“C”,并职能部门对“非筹划再次手术”有监测、因素分析、反馈、整治。【A】符合“B”,并有效控制非筹划再次手术,持续改进有成效。4.8.2 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
19、术规范、操作规程。患者入科、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限度评分”,定期评价收住患者适当性及临床诊断质量,并能以此评价改进办法有效性。4.8.2.1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限度评分”。()【C】1.有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2.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范畴、转入和转出原则及转出流程。3.对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实行疾病严重限度评估。4.有储备药物、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规范与流程。5.有对上述制度、职责、规范及原则、流程培训。6.工作人员知晓有关岗位职责和履职规定。【B】符合“C”,并1.重症监护患者
20、入住、出科符合指征80%。2.符合“危重限度评分”重症原则达20%。3.科室内有定期质量评价。【A】符合“B”,并1.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90%。2.符合“危重限度评分”重症原则达30%。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4.8.4 严格执行导管有关血流感染防止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尿管有关尿路感染防止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文献,对呼吸机有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臵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有防止监控方案、质量控制指标,并能切实执行。4.8.4.1有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对呼吸机有关性肺炎、导管所致血行性感染、留臵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有防止与监控方案、质量控制指标,并能切实执行。()【
21、C】1.医务人员及有关人员遵循手卫生规范,有相应设备。2.有消毒剂管理有关规定,明确有效浓度范畴、物品浸泡时间等。3.有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及办法。4.有防止呼吸机有关肺炎、导管有关性血行感染,留臵导尿管有关性感染等有关制度及办法。5.贯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有关规定。【B】符合“C”,并科室有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医院感染管理定期分析、评价及整治办法。【A】符合“B”,并1.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有分析、评价、反馈及整治办法。2.通过运用监控指标比较与分析成果,体现院感控制改进成效。4.14.5 医师、药师、护士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引原则等规定,合理使用药物,并有监督机制。4.14.5.1抗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部 二级 综合医院 评审 标准 实施细则 核心 条款 样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