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ppt
《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1-1 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伸和压缩问题,1-2 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1-3 截面上的应力,1-4 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1-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6 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1-7 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1-8 应力集中的概念,1-9 变形能的概念,1-1 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伸和压缩问题,拉伸或压缩杆件大多数是等截面直杆,其特点是:,一、受力特点,在杆两端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若两端的两个力向外,则是拉伸,向内则是压缩;,有一些杆受到两个以上的轴向外力作用,仍属于拉压杆。,二、变形特点,杆件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1-2 拉
2、伸和压缩时的内力,一、内力的概念,定义:所研究物体内部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之间的作用力。,特点,二、轴力和轴力图,轴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内力。轴力背离截面时称为轴向拉力,规定为正值,指向截面时称为轴向压力,规定为负值。同一截面两侧的轴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轴力N(N)的符号为正,轴力N(N)的符号为负,轴力图:在平面坐标系用横坐标表示杆件横截面位置,纵坐标表示轴力大小,并标明其符号的图形。,三、截面法,1.概念:用任意一截面假想地把杆件截成两个单元体,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2.步骤,截:欲求某一截面的轴力,就假想用一截面把杆截成两个单元体,取其中的一个单元体为研究对象,移去另一个单元体
3、;,代:用轴力代替移去单元体对保留单元体的作用,一般假定其符号为正(即拉向轴力);,平:建立平衡方程,由已知外力确定未知轴力。,3.【例1-1】求杆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解】1)根据载荷“突变”情况,采用截面法从左至右分段列平衡方程求各段的轴力:,AB段:,BC段:,CD段:,DE段:,2)画轴力图:,+,+,单元体上背离截面的外力在截面上产生正的轴力,指向截面的外力在截面上产生负的轴力;轴力的大小等于外力的大小;截面上总的轴力等于单元体上的所有外力产生的轴力的代数和。,P,3P,P,P,1-3 截面上的应力,一、应力的概念,内力在截面上的密集程度称为应力。即:,将P沿截面分解成法向内力N和切
4、向内力T。,称为正应力,它垂直于截面,并规定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称为剪应力,并规定使单元体绕其上任一点顺时针转的为正,反之为负。,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用表示Pa。其常用单位有兆帕(MPa)、吉帕(GPa)等。,换算关系:,二、横截面(与轴线垂直的截面)上的应力,取等截面直杆作拉伸实验。,拉伸前:ab、cd为直线且均垂直于轴线。,a,b,c,d,a,b,c,d,拉伸后:ab、cd仍为直线且均垂直于轴线,ab 与cd 间距离变大,杆变细。,1)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垂直于杆轴的平面,即平面假设。,2)任意两横截面间纵向纤维伸长量(或缩短量)是相等的,即应力是均布的。故
5、:,1-4 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一、绝对变形和相对变形,1.拉压试验引起杆件尺寸变化情况,拉伸试验,绝对变形,压缩试验,绝对变形,2.相对变形(线应变),纵向线应变,无量纲,拉伸为正,压缩为负。,横向线应变,无量纲,拉伸为负,压缩为正。,3.泊松比,当拉压杆件的应力不超过材料比例极限时,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之比为一常数,其绝对值称为泊松比,用表示。,即:,或,二、虎克定律,即:构件的应力未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E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应力量纲相同。,虎克定律的另一表达式,EA构件的抗拉(压)刚度,若构件在第i段标距li内Ei、Ai、Ni为常数,则变形为,若构件E(x)、A(
6、x)、N(x)为截面位置x的连续函数,则变形为:,1-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这里仅研究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机械性质。,一、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标距l0:试样中段用于测量拉伸变形的部分。,2.试样技术要求:对圆截面试样要求其标距满足l0=10d0 或 l0=5d0。,3.拉伸实验图,A,B,P,f,弹性阶段A段,特征:在OAB段任何处御除载荷后,曲线能沿原路返回。其中OA段为一直线,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弹性模量E,且E为直线OA的斜率;与A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即是材料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的最大应力。,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正比关系即AB段是微弯曲线。B点
7、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C,D,s,(不连续)屈服阶段BCDE段,特征:在过B点至试样断裂的整个过程的任何地方卸除载荷后曲线均不能沿原路返回,只能沿与OA平行的直线返回。试样表面将出现与轴线成45左右的滑痕,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应变。如果此时再加载,曲线将沿与OA平行的直线上升至原卸载点。,过B点后变形增加较快而应力增加不显著,对应于C点的应力称为上屈服点。过C点后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点D称为下屈服点。从D点后曲线上将出现近乎水平的微小波动段。一般取D点对应的应力为屈服极限。,E,强化阶段EFG段,特征:与弹性阶段相比,应力增加缓慢,变形增加较快,变形大部分属于塑性变形,曲线最高点G
8、对应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如果此时卸载,曲线将沿FO1下降,再加载,曲线将沿O1F上升,比例极限和塑性极限都将增大,该过程称为冷作硬化。冷作硬化现象经退火后可消除。,F,G,b,O1,局部变形(颈缩)阶段GH段,H,O2,特征:过G点后,变形集中在试样的薄弱地方,横向尺寸急剧缩小,出现“颈缩”现象,虽然曲线下降但由于横截面尺寸较名义值变小,实验证明颈缩截面上的实际应力却是一直在增加,最后沿横截面断裂。,此时的残余应变OO2()称为延伸率。,4.延伸率与截面收缩率,延伸率与截面收缩率反映材料塑性性能指标。,延伸率,l0试件原来的标距段长度。,l1试件拉断的标距段长度。,n试样标距直径比。,截面收缩
9、率,A0试件原来横截面积。,A1试件断裂后断口处的横截面积。,一般称5的材料为塑性材料,如低合金钢、碳素钢、青铜等;5的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二、其它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低合金钢、碳素钢、青铜等塑性材料,其-曲线特征,有明显弹性阶段,延伸率较大,没有明显屈服阶段(即连续屈服),直接由不太明显的直线部分过渡到曲线部分。,对这些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取对应试样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称为名义屈服极限。以0.2表示。,0.2,铸铁等脆性材料-曲线特征,无明显屈服阶段,也无颈缩现象,当变形很小(仅为0.4%0.5%)时就达到强度极限,试件沿横截面
10、断裂。,三、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压缩时试样通常做成短圆柱形,其高度与直径之比为1.53.0;混凝土、石料等一般做成立方体。,低碳钢等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特征:应力在屈服极限以内时,与拉伸时得到的各种技术指标完全相同。在屈服以后,试样将产生显著塑性变形,试样愈压愈扁,受压面积不断增大,抗压能力继续提高,无法测定其强度极限。,铸铁等脆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特征:与拉伸时-曲线相似,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在小变形时突然破坏,破坏截面大约成45;强度极限与延伸率都比拉伸时大得多,是抗拉强度的45倍。,bt,*四、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1.温度,低碳钢在短期静载下机械性能,总趋势是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轴向 拉伸 压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