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
《改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世纪的学习观,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孔子的“学习观”,学习目标,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中孔子所说的“学”与“好学”的基本内涵。,3、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导入激趣 古代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人家”。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又有着酷爱学习的传统。儒家学派历来重视读书,强调读书与做人并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经写过劝学就劝勉人
2、们学习。我们看一下孔子主张怎么学习,都学些什么。,(二)初读入境(1)诵读选文,创造文言环境。(2)请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本,有疑惑之处标识出来。(3)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1章,可把全文切分成:为什么要学-什么是好学-学的基本内涵学什么-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第1、2、3、4、9章),(第7、8章),(第4、5、6、10、11章),为何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疏通课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
3、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代词,指代知识和道理,连词,表顺承,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相当于“而”,表修饰,【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地学习。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身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结构助词,主谓之间,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
5、也狂。”,【基础知识】(1)居:坐。(2)愚:愚蠢。(3)荡:放浪而没有准则。4)贼:害(人害己)(5)绞:不容忍而伤人。,【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仲由回答:“没有啊。”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
6、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但不应该怜惜狼一样的恶人。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
7、应。”,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是说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好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其意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总之是否坚持信,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义。,【评析】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
8、弥补人的不足。,9.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小 结,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1、2、3、4、9章的内容分条概述。,1、智力差异【原文】1,2、充实自我【原文】2【原文】3【原文】9,3、学可去蔽【原文】4,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
9、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弥补不足,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基础知识】(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有品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
10、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名人事例】宋代名臣王曾考科举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道贺的人说:“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意思说你考出来了,一生不愁吃不愁穿了,王曾正色回答:“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做官固然是一种职业,但绝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而庸庸碌碌,甚至为非作歹。这一章里,孔子提出敏事慎言即好学,这就意味着,言行也是学问。
11、毛主席说:“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再有红楼梦里那副名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说,书斋里是一种学问,书斋外又是一种学问,两种学问做通了,才是大学问。,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基础知识】(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
12、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好 蔽也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