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晶体缺陷.ppt
《第四晶体缺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晶体缺陷.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晶体缺陷,原子的不规则排列产生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在材料组织控制(如扩散、相变)和性能控制(如材料强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与理想点阵结构发生偏差的区域。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等。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而另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主要是位错。面缺陷: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如晶界、相界、表面等。,1 点缺陷的类型肖脱基缺陷:离位原子进入其它空位或迁移至晶界或表面。a弗兰克尔缺陷:离位原子进入晶体间隙。b间隙原子:位于晶体点阵间隙的原子。c置换原子:位于晶体点阵位置的异类原子。d e,第一
2、节 点缺陷,离子晶体:满足电中性。在普通金属中:形成间隙原子即弗兰克尔缺陷很困难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尺寸差异较大、结构配位数较低的离子晶体,小离子移入相邻间隙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弗兰克尔缺陷是一种常见的点缺陷;结构配位数高,即排列比较密集的晶体,如 NaCl,肖脱基缺陷则比较重要,而弗兰克尔缺陷却较难形成。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对晶体的导电性起重要作用。离子掺杂形成色心,二、点缺陷的产生1、点缺陷的平衡浓度(1)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在一定温度下,晶体中总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点缺陷(空位),这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具有平衡点缺陷的晶体在热力学上更为稳定。原因:F=H-TS,空位畸变内能,同时S 其结果
3、是在F-n曲线上出现了最低值,对应的n值即为平衡空位数。,F=U+PV-TS,PV不变,则T不变F=U-TS假定每增加一个空位,内能增加u,则U=nuS变=组态熵+振动熵变,组态熵由原子排列不同引起1个空位使振动熵增加SV,则n个使熵增加nSV;组态熵:玻尔兹曼定律 Sc=k;n个空位可排列成许多不同方式,组合问题,无空位只有一种排法,SC=kn-0=k,SC=kNN-(N-n)(N-n)-nnF=nu-T(Sc+nSv)=n(u-TSv)-kT NN-(N-n)(N-n)-nnd(F)/dn=0 平衡时自由能最小 u-TSv+kTn/(N-n)=0,A:由振动熵决定的系数,约110;讨论:1
4、、u大,n/N小,间隙原子形成能大,浓度小;例 2、T影响大,高温平衡浓度大,例题 Cu晶体的空位形成能uv为0.9eV/atom;或1.4410-19J/atom,材料常数A取作1,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计算:1)在500下,每立方米Cu中的空位数目。2)500下的平衡空位浓度。解:首先确定1m3体积内Cu原子的总数,空位数目,空位浓度,1080(接近熔点)时的平衡空位浓度为4.4510-4。,2.过饱和点缺陷的产生平衡点缺陷:热振动中的能量起伏。过饱和点缺陷:外来作用-如高温淬火、辐照、冷加工等。3、点缺陷与材料行为迁移、复合浓度降低;扩散的物理基础,应用:热处理物理性能
5、性能:导电性、密度力学性能:内应力、交互作用非平衡浓度缺陷强化材料非平衡浓度聚集塌陷,第二节 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是晶体的线性缺陷位错对晶体的强度与断裂等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位错对晶体的扩散与相变等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位错与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是晶体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的永久变形。滑移是塑性变形的一种基本方式。,位错学说的产生:研究金属塑性变形时,其机理不清楚,1926年,弗伦克尔利用理想晶体的模型,假设滑移时滑移面两侧晶体像刚体同步移动,得出理论切变强度m=G/2(G:切变模量)与实验相比高34个数量级,但与晶须实验吻合,更完美的原子间作用模型mG/30,与实验结果仍然相去甚远;193
6、4年泰勒(Talar)、波朗依(M.Polanyi)和奥罗万(E.orowan)分别提出位错模型;1939年柏格斯(Burgers)提出用柏氏矢量来表征位错特性,同时引入螺位错;1947年柯垂尔(Cottrell)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解释了低碳钢的屈服现象;1950年弗兰克(Frank)与瑞德同时提出位错增殖机制,F-R位错源,50年代后透射电镜直接观察到晶体中位错的存在、运动与增殖。,二、晶体中的位错模型及位错易动性,位错的基本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实际上位错往往是两种类型的复合-混合位错。1、刃型位错,正应变,体积变,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位错分类:正刃型位错:半原子面在滑路面
7、上方。以“”表示;负刃型位错:半原子面在滑路面的下方。以“”表示注意:正、负刃型位错是相对的。,晶体中的刃位错的产生:晶体形成过程(凝固或冷却)中、局部滑移位错可定义为晶体中已滑移区与末滑移区的边界。注意:晶体中的位错作为滑移区的边界,就不可能突然中断于晶体内部。它们或者在表面露头,或者终止于晶界和相界,或者与其他位错线相交。或者自行在晶体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环。,2、螺位错,切应变,体积不变,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根据螺旋面前进的方向与螺旋面旋转方向的关系可分为左、右螺型位错,符合右手定则的称右旋螺型位错(上图);符合左手定则的为左旋螺型位错。注意左右螺位错也是相对的,3混合型位错,位错线与滑移
8、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位错线可分解为刃型和螺型两个分量,4位错的易动性,三、柏氏矢量,定义:在晶体内围绕位错做柏氏回路,回路经过无畸变区域;作回路M(起点)Q(终点);在理想晶体中作MQ,则b为QM。,表示位错区原子的畸变特征的量,是矢量,柏氏矢量的意义及特征1、反映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的点阵畸变的总累积;2、表示晶体滑移的大小和方向;3、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回路大小任意,只要不与其他位错相遇,总累积量不变,与路径无关;一根不分叉的任何形状的位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4、其他缺陷所没有,位错所独有。,柏氏矢量与位错线1.刃位错柏氏矢量位错线,可以为任何形状;2.螺位错柏氏矢量位错线,只能为直线;
9、3.bt则为螺位错,同向为右螺,反向为左螺;bt为刃位错;任意 角度为混合位错,刃位错分量:bsin,螺位错分量:bcos4.同一根位错线上各处柏氏矢量一定相同;5.位错线只能终止在晶界或表面,不能终止在晶体内部,在内部只能形成封闭环或空间网络。(位错是滑移区的边界),3柏氏矢量的表示方法,柏氏矢量的表示方法与晶向指数相似晶向指数没有“大小”的概念 柏氏矢量在晶向指数的基础上把矢量的模也表示出来,因此要同时标出该矢量在各个晶 轴上的分量。,立方晶体 a=b=c,故可简单写为:,柏氏矢量的一般表达式为,柏氏矢量的模,四、位错的运动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有两种方式:滑移和攀移其中滑移最为重要。,应力,应
10、变,切应力,切应变,1位错的滑移,位错的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只有当滑移面上的切应力分量达到一定值后位错才能滑移。临界分切应力,刃、螺型位错的滑移特征 的不同之处开动位错运动的切应力方向不同:使刃型位错运动的切应力方向必须与位错线垂直;使螺型位错运动的切应力方向与螺型位错平行的;位错运动方向与晶体滑移方向之间的关系不同不论是刃型位错或螺型位错,它们的运动方向总是与位错线垂直的,但晶体所产生的滑移方向不同:刃型位错:晶体的滑移方向与位错运动方向是一致的螺型位错:晶体滑移方向却与位错运动方向垂直上述两点差别可以用位错的柏氏矢量予以统一。第一,不论是刃或螺型位错,使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和柏氏矢
11、量 b都是一致的;b第二,滑移面两侧晶体的相对位移也是与柏氏矢量 b一致的,即位错引起的滑移效果(即滑移矢量)可以用柏氏矢量描述。,例题 图4-19中阴影面为晶体的滑移面,该晶体 的 ABCD表面有一个圆形标记,它与滑移面相交,在标记左侧有根位错线,试问当刃、螺型位错线从晶体左侧滑移至右侧时,表面的标记发生什么变化?并指出使刃、螺型位错滑移的切应力方向。解:根据位错滑移的原理,位错扫过的区域内晶体的上、下方相对于滑移面发生的位移与柏氏矢量一致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垂直于位错线,因此圆形标记相对滑移面错开了一个原子间距(即b的模),其外形变化如图4-19b所示,应力方向是图中所示的虚线切应力。螺型
12、位错,柏氏矢量平行位错线。,位错环的滑移特征根据位错线与柏氏矢量的相对夹角可以判断各段位错线的性质,A、B两处:位错线tb,故为刃型位错,且两处的刃位错符号正好相反;C、D两处:t/b,为螺型位错,且 C,D 两处位错的旋向必相反。位错线的其余部位:为混合位错。如果沿着柏氏矢量 b的方向对晶体施加切应力,位错环开始运动,由于正、负刃位错在同一切应力作用下滑移方向正好相反,左旋与右旋螺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的运动方也向正好相反,符号相反的混合位错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整个位错环的运动方向是沿法线方向向外扩展。当位错环逐渐扩大而离开晶体时,晶体上、下部相对滑动了一个台阶,其方向和大小与柏氏向量相同,位错的
13、滑移面位错在某个面上滑移就会使该面上、下部晶体产生一个柏氏矢量 b的位移,所以位错线t与 b组成的原子面就是位错的滑移面。刃型位错:位错线tb,滑移面是唯一的,位错只能在确定的面上滑移。螺位错:tb,任何通过位错线的晶面都满足滑移面的条件,螺型位错可以有多个滑移面,至于滑移究竟发生在哪个面,则取决于各个面上的切应力大小及滑移阻力的强弱。,例题 图 4-21a的晶面上有一位错环,其柏氏矢量 b垂直于滑移面,试问该位错环在切应力作用下的运动特征。,解:由于柏氏矢量与位错环相互垂直,该位错环全部由刃型位错组成,相当于该 晶面上 的位 错环 的位置处抽去了一层晶面,根据位错的滑移特性,滑移面应该是位错
14、线与柏氏矢量组成的平面,即为通过位错环的圆柱面 根据晶体的滑移几何学该圆柱面不是位错的滑移面,因此该位错环不能发生滑移运动,故称为固定位错。它只能在某些条件下以另一种方式移动-攀移,在位错环所在的平面上缓慢的运动,其本质为半原子面的逐步扩大或缩小。,2.位错的攀移,只有刃型位错才能发生攀移运动,螺型位错是不会攀移的。攀移的本质是刃型位错的半原子面向上或向下移动,位错线也就跟着向上或向下运动。特点1:攀移时位错运动方向正好与柏氏矢量垂直(与滑移区别1)半原子面向上移动称为正攀移,半原子面向下运动称为负攀移。,攀移的机制(与滑移区别2)滑移时不涉及原子的扩散攀移正是通过原子的扩散而实现的攀移需要正
15、应力正攀移:原子从半原子面下端离开,空位反向扩散至位错的半原子面边缘;负攀移:当原子扩散至位错附近,并加入到半原子面上,特点2:攀移时位错线并不是同步向上或向下运动,而是原子逐个的加入,所以攀移时位错线上带有很多台阶(常称为割阶)(与滑移区别3)影响因数:1、温度:位错攀移是一个热激活过程。由于空位的数量及其运动速率对温度十分敏感,通常只有在高温下攀移才对位错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而常温下它的贡献并不大。2、应力:外加应力对位错攀移也有促进作用 切应力是无效的,只有正应力才会协助位错实现攀移在半原子面两侧施加压应力时,有利于原子离开半原子面,使位错发生正攀移;拉应力使原子间距增大,有利于原子扩散
16、至半原子面下方,使位错发生负攀移。,3作用在位错上的力使位错滑移所需的力为切应力 刃型位错的切应力方向垂直于位错线螺型位错的切应力方向平行于位错线使位错攀移的力为正应力,在晶体滑移面上,取一段微元位错,长度为dl,若在切应力作用下前进了 ds距离,即在 dsdl的面积内晶体的上半部相对于下半部发生了滑移,滑移量为b,这样切应力所作的功为:,另一方面,可以想象位错在滑移面上有一作用力 F,其方向与位错垂直,在该力作用下位错前进了ds距离,因此作用力 F所作的功 dw应为:,Fd是组态作用力,并不代表位错附近原子实际受到作用力刃位错:Fd和切应力同向,螺位错:Fd和切应力方向垂直,都垂直于位错线,
17、Fd为作用于单位长度位错线上的力,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位错线,即指向位错运动的方向对于攀移,也可作出同样的推导,使攀移进行的正应力与作用于单位长度位错线上的力Fd之间满足:Fd=b这一表达式与滑移的情况十分相似,作用力的方向也是指向位错攀移的方向,与位错线垂直。,根据虚功原理,五、位错的密度与分布,晶体中位错的数量用位错密度表示,它的意义是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即,V:晶体的体积;S:晶体中位错线的总长度。的单位:m/m3,化简为1/m2,位错密度可理解为穿越单位截面积的位错线的数目,即,退火态:1091010 1cm3中,110km冷变形:10141016,故位错一定会缠绕;晶
18、须:10m/cm3 强化材料2个途径:无位错或多位错,陶瓷晶体中也有位错,但是由于其结合键为共价键或离子键,键力很强,发生局部滑移很困难,因此陶瓷晶体的位错密度远低于金属晶体,要使陶瓷发生塑性变形需要很高的应力。,注意:位错没有平衡浓度。自由能分析:F=U-TS位错是由大量点缺陷串成线,混乱程度受到限制,熵的作用大减,主要考虑内能,位错总是增加内能,位错越多,越不稳定,热力学要求位错越少越好,故位错没有平衡浓度。虽然热力学不稳定,但因其呈网状分布,故力学上是稳定的。,六、位错的观察,1浸蚀技术,原理:利用浸蚀技术显示晶体表面的位错,由于位错附近的点阵畸变,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再加上杂质原子
19、在位错处的聚集,这里的腐蚀速率,比基体更快一些,因此在适当的浸蚀条件下,会在位错的表面露头处产生较深的腐蚀坑,借助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晶体中位错的多少及其分布。,局限性:只能观察在表面露头的位错,而晶体内部位错无法显示;只适合于位错密度很低的晶体,如果位错密度较高,蚀坑互相重迭,就难以把它们彼此分开,所以一般只用于高纯度金属或者化合物晶体的位错观察。,2透射电镜,试样制备:薄膜厚度约为 100500nm,原理:利用晶体中原子对电子束的衍射效应。当电子束垂直穿过晶体试样时,一部分电子束仍沿着入射束方向直接透过试样,另一部分则被原子衍射成为衍射束,它与入射束方向偏离成一定的角度,透射束和衍射束的强
20、度之和基本与入射束强度相当,观察时可利用光阑将衍射束挡住,使它不能参与成像,像的亮度主要取决于透射束的强度。当晶体中有位错等缺陷存在时,电子束通过位错畸变区可产生较大的衍射,使这部分透射束的强度弱于基体区域的透射束,这样位错线成像时表现为黑色的线条。优点:可以直接看到晶体内部的位错线,比蚀坑法直观,即使在位错密度较高时仍能清晰看到位错的分布特征,第三节 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位错能:位错线周围的原子偏离了平衡位置,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高出的能量称为位错的应变能,简称位错能 位错的能量是很高的,位错在晶体中十分活跃,在降低体系 自由能的驱动力作用下,将与其他位错、点缺陷等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对晶体性
21、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高的位错能量也决定了晶体中位错的分布形态及其他重要特征。,一、位错的应变能 位错周围原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量很小,由此而引起的晶格应变属弹性应变,可用弹性力学的基本公式估算位错的应变能。,模型:第一、忽略晶体的点阵模型,把晶体视为均匀的连续介质,内部没有间隙,晶体中应力、应变等参量的变化是连续 的,不呈任何周期性;第二,把晶体看成各向同性,弹性模量不随方向而变化。根据虎克定律,弹性体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单位体积储存的弹性能等于应力一应变曲线弹性部分阴影区内的面积,以螺型位错为例,估算应变能,在圆柱体中取一个微圆环,离位错中心的距离为 r,厚度为dr,在位错形成的前、后,圆环的
22、展开如图4-27b所示,显然位错使该圆环发生了应变,此应变为简单的剪切型,应变在整个周长上均匀分布,在沿着2r的周向长度上,总的剪切变形量为 b,所以各点的切应变为,螺型位错周围的应变只与半径 r有关且成反比。根据虎克定律,螺型位错周围的切应力,G为材料的切变模量,微圆环的应变能应为,L为圆环的长度,从圆柱体半径为r0处至圆柱体外径r1处进行积分,就得到单位长度螺型位错的应变能Us,刃型位错,为泊松 比,约为 0.33,刃型位错的应变能比螺型位错的高,大约高 50左右,r0,r1选取,r0为位错心部半径,可取作二倍的原子间距;r1的意义可看作位错在晶体中的影响范围,当r值很大时,位错的作用已很
23、小,可设r1100010000r0,对应变能可作如下估算:,单位长度位错线的应变能可简化,的值可取为 0.51.0,对螺型位错取下限 0.5,刃型位错则取上限 1.0位错的能量与切变模量成正比,与柏氏矢量的模的平方成正比,柏氏矢量的模是影响位错能量最重要的因素。,例题(1)试计算铜 晶体 内单位长度位错线的应变能。(2)试计算单位体积的严重变形铜晶体内储存的位错应变能。,解:已知铜晶体的切变模量 G=41010Nm-2,位错的柏氏矢量值等于原子间距,b=2.510-10m,取值为中限=0.750,(1)单位长度位错线的应变能U为,(2)对于严重变形的金属,晶体中位错密度可达到 1011cm/c
24、m3,所以单位体积(cm3)内位错应变能为,铜的比热容C=0.385Jg,位错能足以使晶体提高温度几十度至数百度。但位错能并不是以热量的形式耗散在晶体中,而是储存在位错内。在降低位错能的驱动力作用下位错会发生反应,或与其他缺陷发生交互作用。,二、位错的线张力,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表面能 两者在量纲上也完全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表面能的单位为Jm-2=Nmm-2=Nm-1,表面张力的简化后的单位。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物理量,在处理热力学问题时用表面能,在分析界面之间的平衡或移动时采用表面张力更为直观。,位错具有应变能U,使它与橡皮筋一样有自动缩短或保持直线状的趋势,好像沿着
25、位错线两端作用了一个线张力 T。(位错线两端被固定,降能趋势是减小长度)线张力 T 与位错能 U的关系就像表面张力与表面能一样,两者在数值上相等,均为Gb2,只是两者量纲的表现形式不同应变能为J m-2,而线张力为N(=J m-2=N m-1),根据线张力性质,晶体中的位错具有一定的形态。平衡状态:位错不受任何外载或内力作用单根位错趋于直线状以保持最短的长度当三根位错连结于一点时,在结点处位错的线张力互相平衡,它们的合力为零。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很低时,它们在空间常呈网络状分布,每三根位错交于一点,互相连结在一起。密度高时呈缠结状,如果晶体中位错线呈弯曲弧形,位错一定受到了外载(或内力)的作用位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晶体缺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