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习题.doc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1、2)一、盐溶液的酸碱性2.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 和 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弱酸弱碱盐 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要求: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盐的种类,进而推出前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1)常见的强酸有 、 、 、 、 、 。(1)常见的强碱有 、 、 、 。(另第IA族的铷、铯, 第IIA族的锶对应的碱)例题:实验室有下列试剂:NaOH溶液 水玻璃 Na2S溶液 NH4Cl溶液 浓H2SO4,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 )A、 B、 C、 D、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
2、性的原因溶液呈酸、碱性取决于 .强酸强碱盐溶液中没有任何因素使c(H+)和c(OH)不相等,因此强酸强碱盐溶液呈 性.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 阳离子和 阴离子,则强酸弱碱盐电离出来的 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 离子结合成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 性.例:NH4Cl溶液: 水微弱电离,电离出 和 NH4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 和 NH4Cl电离出的 和水电离出的 结合生成 ,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 性.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NH4Cl水溶液
3、存在的微粒有 种,分别是 .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 阳离子和 阴离子,则强碱弱酸盐电离出来的 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 离子结合成 (或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 性.例: CH3COONa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 和 CH3COONa电离出的 和水电离出的 结合生成 ,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时c(H+) c(OH),溶液呈 性.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CH3COONa水溶液存在的微粒有 种,分别是 .三、盐类的水解:在 中 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或 结合生成 的反应.1、必须在 中,不溶于水的部分不
4、考虑.2、生成弱酸或弱碱(难电离微粒)3、实质:复分解反应 盐水酸+碱 (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中和反应 热,所以水解 热.中和反应程度 ,所以水解程度 (较大、较小),书写水解方程式时要用可逆符号.由于程度较小一般不标明气体,沉淀符号.另: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 为主(除SiO32-外),都要分步写.要求:能够判断是否是水解反应,要能够书写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CH3COONa (B)Na2SO4 (C)NH4Cl (D)H2SO42下列式子属于水解反应,且溶液呈酸性是 ( )(A)HCO3+H2O H3O+
5、CO32(B)Fe3+3H2O Fe(OH)3+3H+(C)HS+H2O H2S+OH(D)NH4+H2O NH3H2O+H+3按要求写出下列水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 硫酸铁: (2)明矾 (3)硝酸铵 (4)硫酸铜 (5)氯化镁 (6)硅酸钠 (7)碳酸钾 (8) 碳酸氢钡 (9)偏铝酸钠 (10)次氯酸钠 (11)硫化钠 (12)NaCN (13)K2C2O4(草酸钾、乙二酸钾) (14)磷酸钠 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4写出离子方程式(1)将NH4Cl加入到重水中 。(2)由FeCl3制Fe(OH)3胶体 5. pH值为3的CH3COO
6、H和pH为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为( )A. pH7 B. pH 7 C. pH7 D.无法判断 7.一定温度下,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为 ( )A. 大于10 B. 小于10 C. 等于10 D. 无法确定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3、4)四、盐类的水解规律:(水解规律)(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都弱双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强显中性)谁强显谁性。注意:有弱还要看溶不溶,不溶也不一定不水解。(如MgCO3也水解,但是FeS不水解。)中和反应一般是完全进行的,所以有弱电解质参与的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其水解反应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盐类 水解 习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