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oc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试说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1)原因: (2)概况:1380年, 诛杀胡惟庸;同时,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 ,直接对 负责(3)影响: 制度从此被废除, 进一步加强2、设内阁(1)确立: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正式确立内阁制(2)发展:明宣宗 票拟权明神宗 张居正权压众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时间:2
2、、军机大臣的职责:合作探究: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参见创新设计P.10)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1、演变过程 (1)西周时期: 与 相结合的制度(2)秦统一后: 制度: 萌芽于战国,形成于秦朝,从汉至元不断发展,明清时期逐渐达到顶峰。史论共享: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是主要特点。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相权不断遭到削弱,国家成为君主一个人的国家,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是另一重要特点,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高度的
3、中央集权,又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而难以实施自主有效的治理。2、历史趋势: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消极作用为主。具体表现在:前期和中期(明清以前):积极(占主导)A、经济:客观上适应了封建自然经济在政治上的需要,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政治: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保障国防安全C、其他: 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使我国封建社会各个领域长期领先世界。消极:容易滋生政治腐败、皇帝专权、宦官外戚干政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占主导):A、经济: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
4、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交流B、政治:政治日益腐败,封建制度由盛转衰C、其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综合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1)专制主义强调君主专制,即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2)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听命于中央政府。3、产生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政治根源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3)思想基础战国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运用4、内容:(1)皇帝制度的确立 (2)中央行政制度
5、(3)地方行政制度5、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两对基本矛盾: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在北宋时期实行文官制度)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基本解决是在明太祖时期的废除丞相制度)6、演变:(1)秦产生:皇帝制度、(中央)三公制度、(地方)郡县制度(2)汉发展:(中央)中外朝制度、尚书台制度;(地方)郡国并行制、州郡县(3)隋唐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制、道州县制(4)宋加强:(中央)二府制、分相权;(地方)文官制、路州县制(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