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图形的相似教案模板.doc
《第23章图形的相似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章图形的相似教案模板.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主备教师:付义成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上)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课 题成比例线段课时 1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过程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客观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用引入比值K的方法,探索比例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1、2、4、8这四个数成比例吗?如何确定四个数成比例? 2、比
2、例基本性质是什么?读一读1、 学习目标2、 读教材48-50试一试 (1)在上面的格点图中,如果设水平(或竖直)的相邻两格点间的距离为1cm,那么 AB=_,BC=_,AB=_,BC=_;(2)计算=_,=_;(3)显然AB、BC、AB、BC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而你能发现与之间有什么关系_.通过复习回顾以前学过的比例基本性质通过试一试,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小组共同归纳所发现的结论讲一讲:1、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比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比相等,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如果a,b,c,d是成比例线段,即=(或a:b=c:d).3、在ABC中
3、,AB=12cm,AE=6cm,CE=4cm,且=求AD的长 证明: = 练一练 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成比例线段(1)a4,b6,c5,d10;(2)a2,b,c=2,d=52、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下面两个证明题证明:(1)如果=,那么 (2)如果=,那么=5、记一记:(1)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值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值,就称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ad=bc;如果ad=bc,(a、b、c、d都不为零)那么=。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养成对每一节可所学知识当堂记忆能力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成比例线段
4、 2、比例中项 3、如何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4、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课时 2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并会灵活应用.会作已知线段成已知比的作图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定理再次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能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应用锻炼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定理的学习知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能欣赏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教学重点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定理的推导证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5、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截直线a所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直线b上所截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验证过程)读一读1、 学习目标2、 读教材51-53试一试 1、三条平行直线L1/L2/L3截直线AE上的线段AC、CE长度之间(除相等外)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同样截直线BF上的线段BD、DF长度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BDCEA2、已知:如图,A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求证:AB:AC=BD:DC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如下总结:一组等距离的平行线在直线a所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直线b上所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定理并板
6、书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讲一讲:1、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或成比例).变式思考:1.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或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2.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练一练 如图,已知L1/L2/L3, A D L1 E B L2 L3F C 证明:.记一记: 1、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
7、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或成比例). 通过本题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定理中的“对应”.作业设计:板书设计: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或成比例).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图形的相似课时 3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获得理性认识,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从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及归纳能力教学难点应用获得的数
8、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57页的两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读一读1、 学习目标、2、 读教材5759试一试 1、 观察下列几组几何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利用课本后面的网格或格点图纸设计出几组相似的图形,并利用幻灯片加以展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出相似图形并利用幻灯片加以展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讲一讲:1、 相似图形的定义2、 相似图形的性质 相似图形的对于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练一练 1、观察下图中的3组图形,
9、它们是不是相似形?为什么?2、完成课本练习第1、2题。记一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相似图形的特征”做好准备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图形的相似1、相似图形的定义 2、相似图形的性质相似图形的对于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相似三角形课时 4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获得理性认识,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相似图形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测量等过程,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2、回顾相似图形的性质、定义,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与他人交流
10、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预备定理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预备定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情境导入播放多媒体教材中的图3.1观察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以及相似比一、 读一读1、学习目标2、读教材61632、试一试 1、通过测量P62图23.3.1, ABCA1B1C1一给出三角形相似的定义2、认识符号:相似于“”,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两个三角形相似课本中图23.3.2ABC与ADE的三个角对应相等吗?为什么复习相似变换图形,掌握相似
11、形的基本特征: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学生分组进进行讨论动手测量得出结论并与同伴交流3、讲一讲:1、展示投影课本图23.3.1这两个图形有何共同特征?2、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相似3、相似比是有顺序的,ABC与的相似比为k,则ABC与的相似比为4、练一练 课本书P63页练习13题5、记一记: 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相似比是有顺序的ABC与ABC的相似比为k,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三角形的另两边,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教师在学生进行议论、交流、评判形成共识后可由学生进行口头归纳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相似三
12、角形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数学语言表达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比 4、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三角形的另两边,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课时 5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ASASA)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两个
1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及其应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提出问题: 1、 观察两副三角尺,其中同样角度(300与600,或450与450)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角对应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1、 读一读1、读教学目标2、读教材64662、试一试 1、作ABC与A1B1C1,使得A=A1,B=B1,这时它们的第三角满足C=C1吗?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你有什么发现?2、分别改变这两个三角形边的大小,而不改变它们的角的大小,再试一试,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学生通过度量,不难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角满足3
14、、讲一讲:(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ADAB于D,CEAB于E交AB于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_对。4、练一练 (1)、教材P67练习题1、2(2)教材P75习题1、3、55、记一记: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通过练习加深对判定定理1的理解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1、画图并探究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3、判定定理1的应用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课时 6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会运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
15、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进行简单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观察猜想、度量验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猜想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情境导入:1、复习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AS,ASA)的区别与联系2、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读一读1、 读学习目标2、 读教材6769试一试 1、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16、画ABC与A1B1C1,使A=A1,和都等于给定的值k,另外两组对应角B与B1,C与C1是否相等? 2、改变A或k值的大小,再试一试,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学生独立操作并判断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再作出具体判断。讲一讲:1、归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符号语言:若A=A1,=k,则ABCA1B1C13、对于ABC与A1B1C1,如果=,B=B1,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练一练 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ABC与A1B1C1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A1200,AB=7cm,AC=14cm, A11200,A1B1= 3cm,
17、A1C1=6cm。(2)B1200,AB=2cm,AC=6cm, B11200,A1B1= 8cm,A1C1=24cm。2、已知零件的外径为25cm,要求它的厚度x,需先求出它的内孔直径AB,现用一个交叉卡钳(AC和BD的长相等)去量(如图),若OA:OC=OB:OD=3,CD=7cm。求此零件的厚度x。 记一记: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寻找问题的所在,并集中展示反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1、复习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8、教与学的反思课 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定理课时 7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探索过程.过程与方法掌握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上述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学重点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上述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过程优化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课前预习与思考: 1、相似三角形的前两个判定定理。2、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提出问题:由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方法,
19、我们会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能否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读一读a) 读学习目标b) 读教材6970试一试 1、 请同学们画图探究;2、 怎样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呢?大家分小组共同讨论学生独立操作并判断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再作出具体判断。讲一讲: 1、【归纳】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例题讲解如图,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求证:ABCDEF练一练 1、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与ABC是不是相似,并说明为什么:AB=4厘米,BC=6厘米,AC=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 图形 相似 教案 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