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doc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次抱母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难过”、“愧疚、“重担”的意思。3、通过阅读文章两次“抱母亲”的体会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这句话的含义。三、教学准备:舒伯特的小夜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 四、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
2、迟归。 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1、品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一起读!(第一次抱母亲)课题中有三个词语,“第一次”、“抱”、“母亲”,你想强调哪个词语呢?(指名说、读)第一次:是呀,作者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母亲:听得出,你对母亲怀着深深的爱意。抱:这一“抱”,抱起的是儿子深情的回忆,无尽的愧疚。你们看,一个课题,只要用心体会,就能读出这么多的感觉和韵味。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齐读课题! 2、复习引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而事实上,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作为儿子,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
3、却在母亲生病住院时,才突然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充满了难过与愧疚。谁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 听得出,你很难过、愧疚。(板书:难过、愧疚)我们一起读!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让我如此难过与愧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两小节,边读边体会。 二、 学习第二、三小节,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交流: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1)任劳任怨的母亲。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朗读: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两句话,用心去体会体会从哪些词语看出母亲任劳任怨,很辛苦?(拉、背、挑、翻山越岭、年复一年) 你觉得母亲翻山越岭容易吗?(不容易)你来读读这个词语。(好,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正在艰难地翻山越岭
4、。)你读得很轻松,别忘了母亲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的担子,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你这一遍读得很有进步,我觉得如果你再慢些读,我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愿意尝试一下吗?孩子们,把掌声送给他。读好了“翻山越岭”这个词语,读好这句话就没有问题了。谁来试试看?齐读。 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的日子是一天、两天吗?(不是)是一年、两年吗?(不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啊!谁来读读这个词语!我听出了时间的漫长。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只有三五年,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再长些吗?你来试试!辛苦的日子总是让人感觉过得很慢很慢,你再读读这个词语。你读得很有感觉,请你把这个
5、词语放到这句话里读一读,好吗?让我们一齐读。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母亲的肩上究竟承受着怎样的担子?(学生说)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做家务、照顾孩子、挣钱、干农活) 是啊,母亲,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肩上不仅仅承担着100多斤重的东西,她还挑起了照顾儿女的重担,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所挑起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而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指什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
6、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2)疼爱子女的母亲。 母亲是深爱着我们的,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出示: 儿女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为什么母亲从来不让我们挑重担呢? 同学们都体会到了母亲无私的爱,读读这句话,想想可以突出哪些词语。(让学生个性化朗读其实无论突出什么词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母亲的爱,就一定能读好这句话。来,一齐读。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来,再读读这句话。 (3)坚强如山的母亲。 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出示: 是的,面对生活的重担,母亲用瘦弱的身躯默默地支撑了几十年,而我却一直粗心地以为她力大无穷。想到这里,我心里怎么样?(难过、愧疚、惭愧等)带着这种体会,你来读读这句话?你是用心在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次 母亲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7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