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教学设计.doc
《电阻定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定律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二章 直流电路 2.2 电阻定律教材分析电阻定律不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但它是电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测量方法的引入与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是本节内容的核心,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为培养学生探究物质性质埋下种子。学习者分析: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影响电阻的因素,并进一步知道电阻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本节课重点放在让学生探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上,由于时间有限,主要集中利用串联电路测电压及给定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条件下,探究电阻与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上。同时利用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基于以上原因,本节课学生主要是通过探究实验,
2、研究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的关系记录数据并得出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至于电阻和材料、温度的关系则是简单的研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在明确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对实验结果展开理性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设计思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归纳结论作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为重点。采取“合作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讲解”的教学方式。因为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本节课循着” 问题猜想探究结论,”的探究规律。以适应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教学目标(一)知
3、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影响电阻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电阻定律的内容;2、理解电阻率的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3、能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电路及实验方案,能够连接电路,进行必要的测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4、会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问题-猜想-探究-结论”;2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R与导体长度L、横截面积S、以及材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体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及科学实践的重要性。教
4、学用具来源:学科网电池组、滑动变阻器 、开关 、电阻丝套件(学生探究用、教师演示用)、电压表(传感器)、电流表(传感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过程一创境设问:投影色环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图片,引入生活中电阻无处不在。1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是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的,那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创设一个插有铜片的导电液体(如盐水)和电流表串联的电路,做几组对比实验。(1)在铜片的正对面积不变时,导电液体中的铜片靠近或远离;(2)在铜片间的距离不变时,改变铜片浸入液体的面积; (3)改变导
5、电液体的种类(如将盐水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学生观察上述情况中电流表的变化情况;并思考:呈现目标:1. 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2. 理解电阻率,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特点问题整合:问题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问题二: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及间存在的关系。问题三:电阻率的测定方法问题四: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二互动解疑。xx。k.Com(一)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理论探究引导学生先从理论上来探究,为实验探究指引方向;让学生体会由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检验理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理论分析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一个导体(L,
6、S),可以把它看成是由n段相同长度(L1)和横截面积(S)的导体串联而成的。故在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关系。(2)理论分析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一个导体(L,S),可以把它看成是由n股相同长度(L)和横截面积(S1)的导体并联而成的。故在材料、长度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关系。2实验探究(1)创设方案设计情境设计一:测量电阻的方案设计二:测量导体横截面积的方案(2)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第一组:提供直径分别为0.25mm和0.34mm的镍铬丝,研究在相同材料和长度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提供直径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阻 定律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