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壁煤电三矿矿井采区初步设计.doc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壁煤电三矿矿井采区初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壁煤电三矿矿井采区初步设计.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需图纸,QQ153893706前 言采区设计是根据实习单位鹤壁煤电三矿的原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三矿的地质资料、地质勘探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依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的。在本人的努力及老师的指导下,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实践性。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结合设计的经济效益、安全观念和所学专业知识。勇于创新认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设计主要分为九大部分:包括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采区地质概况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采区方案设计,采煤工艺,采区生产系统,采区施工
2、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条件,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解决了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由于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加上时间的仓促,本设计中难免出现某些缺点和错误,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进行批评指导。2007.12.24目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地质概况第二节 地质特征 第三节 矿井生产状况 第二章 采区地质情况第三章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一节 采区储量第二节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 采区方案设计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第二节 采区巷道的布置第五章 采煤工艺第一节 落煤装煤和运煤第二节 工
3、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及采空区处理第三节 综采工艺第四节 生产技术管理第五节 工作面设备第六章 采区生产系统第一节 采区运输第二节 采区通风第三节 采区供电第四节 压风系统第五节 防尘注浆第六节 采区排水第七章 采区施工设计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九章 采区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地质概况一 地理位置及交通位置 鹤壁三矿位于鹤壁煤田中部,矿井北至F11, F13断层,西部以二.1煤层露头为界,南距鹤壁市中心4.4km,距京广铁路汤阴车站21km,鹤壁铁路支线从本矿工业广场穿过,距鹤壁北站1千米,鹤壁集至汤阴公路从本矿东北穿过,公路及铁路交通方便。矿井南北走向5,东西走向4.
4、5,面积15.6交通位置图详见图1-1-1。二 地形地貌 本区处于太行山及华北平原过度地带,地势北西高,东南低。区内呈低缓丘陵地貌,最高为黄牛坡北岭,海拔+247m,最低为酉河河谷,海拔+140m,沟谷大致南北走向。三 . 地表水 区内有两条小河经过,汤泉河位于本井田南翼,发源于北圣沟村角的汤泉,向东流经较场,罗村而流出井田,平均流量0.30.4m3/s,洪水期最大流量25.44m3/s , 河流经鹤壁集,马驹河村,位于井田北部边界,水源来源于一矿井下排水和鹤壁集工业废水,常年有水,平时流量很小。四 气象及地震本区属北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根据有关气象资料,1958年以来,鹤壁矿区气候温和,光热
5、资源充足,年日照时日数为2331.6h左右,日照率53.2%,年平均气温为15.3,最高气温42.3,最低气温-15.5年平均相对温湿度60%,平均绝对湿度为11.63mpa。年均降雨量673.65 mm多集中在7、8月,年降雨量最大值1394.1mm,最小值266.6 mm,年平均降雨量679.8 mm,年最大蒸发量为mm 2695.0mm,年最小蒸发量1859.3 mm年平均蒸发量为2264.1 mm。年主导风向为南北向,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23m/s。冻土深度一般为0.3-0.4m.根据两年的统计资料,8月至来年2月多为北风,最大风速23 m/s。3月至7月,多为南风,最大风速1
6、4 m/s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鹤壁市地震动峰值为0.2g对应的基本烈度为度。五 矿区煤炭生产以及规划概况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是鹤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公司2004年在册员工19437人,资产总额19.9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5.03亿元,利润总额1.79亿元,净利润1.18亿元。公司所属矿井保有储量544.25Mt可采储量264.55Mt,6对生产矿井,2004年年产量6.127Mt另有 三座洗煤厂年入洗能力3.60Mt。公司目前拥有三、四、六、八、九,十矿六对主力井和坑口电厂。集团公司目标能力为200
7、7年煤炭产量稳定在7.00Mt以上,公司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均超过50亿元。 六. 现有水源,电源概况 水源目前矿井的水源为奥陶系灰岩水。取水方式:井下钻孔,现有6个钻孔。其中5个使用,总取水量为5493m3/ 电源目前矿井现有一座35/6kv变电所,设主变2台,型号为SI-7500/35,7500kv,35/6kv双回路35kv电源分别取自大湖110kv变电站(导线型号为LGT150/5.5Km),和康加110kv变电站(导线型号为LGJ_150/2.02Km)。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 . 地质构造三矿井田位于鹤壁煤田中部,地层走向NNE倾向SE倾角8480,平均210左右,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褶
8、曲不发育,构造线展布方向以NNE,NE向为主,现将三矿井田的主要构造分述如下:(一)断层目前矿井共发现47条断层,落差大于5m以上的断层共有41条,落差大于50m以上的主要断层有9条,各主要断层的特性如下:1. F16断层: 浅部系三、五矿井井田分界断层,深部交与F40-3断层,延展长度大于3km,走向N510E倾向SE,倾角680,落差50-115m。2. F20断层:该断层与F16断层相互平行,向东交于F16断层,浅部同F16断层均为三、五矿井井田分界断层,延伸长度大于1.3km,走向N600E,倾向S300E倾角450落差40-180m.3. F3断层:67-3,383-1两孔控制,38
9、9-25,389-14,389-27孔见到,走向N470E,倾向NW,倾角43-700 ,落差70-85m4. F40断层:为三矿井田东部边界断层,为三矿和六矿边界断层,走向N100E,倾向NE,倾角400-570,落差155-450m延伸长度大于4km。5. F40-1断层:为三矿深部和六矿的边界断层,有16-29,676-22,585-4钻孔,揭露,南北延伸合并入F40断层,走向N400E,倾向NE倾角47-600 ,落差200-375m左右,延伸长度1.5km.6 . F40-3断层: 有18-4、16-6、17-31、42-2、585-7,等孔控制,走向N5045oN,中部向东南弯曲呈
10、弓型,倾向500,倾角60-160m,落差,延伸长度大于4Km。7 . F42断层:位于新青农场以西,北起F20断层 ,向南西方向尖灭。走向N250E,倾向NW,倾角500,落差50m,延伸长度950m。该断层42-1,389-34孔见到。(二) 褶皱三矿井田内发育的褶皱有五矿向斜;323背斜,321向斜,以及322背斜四个明显的褶曲,褶曲搌布方向N430-600E近于平行,呈多字形排列,向斜南翼(背斜北翼)较缓,是在同一边界条件下,南部向NNE北部向SSW的压扭作用下形成的。另外,323背斜与321背斜相接处,呈现出鞍状构造,这是由于地层产状的明显变化,致使321向斜轴发生扭转的缘故,各褶皱
11、特征见表1-2-2。(三)井田的构造特征从井田内揭露的构造行迹来看,井田边界断层较发育,边界断层在起行迹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派生应力场的作用,起附近形成叫多的小断层,这些小断层在平面上的搌布方向有一定的规律性,尤其是在两条较大的断层交接复合部位,派生构造的密度明显增加,井田中部以褶皱构造为主,形成一套褶曲构造。本井田的复杂程度属中等。 枢纽走向两翼夹角两翼产状长度1321向斜N530-570 ESE翼走向:S40倾向:NE倾角:0-170NW走向:N190-260E倾向NE,倾角0-260,2322背斜120SE翼走向S210770W倾向:SE倾角5-210NW3323背斜120二 . 煤层本井田
12、含煤地层为石炭系本溪群、太原群和二选系山西组,总厚度平均210m,发育两个煤组,即一煤组和二煤组,共含煤层24层,总厚度11.47m,含煤系数5.46%,山西二1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太原群一11煤大部分可采,一22煤局部可采。其他煤层均属于不稳定薄煤层分部范围小,没有工业价值,但在地层对比中有重要意义。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底部S10砂岩之下,底为S9砂岩,下距L8灰岩35m,结构比较简单,煤层厚5.959.23m,平均8.26m,属稳定特厚煤层,煤层下部有23层夹矸,比较稳定的夹矸,有一层,厚度0.00.67m,平均0.30m,夹矸上下煤厚平均1.72.0m。三. 煤的物理性质二1煤为黑色,玻璃金
13、刚光泽,条带灰色略带浅灰色,属半亮型煤,具条带状结构,比重1.38左右,松软易碎。四、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的概况井田地貌属太行山山前缓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140+280m之间。丘陵和沟谷大致呈南北向,区内有东马驹河、黄斗坡、刘家沟、胞泉、胡家沟等几个村庄。矿区西部奥陶系灰岩广泛出露,石灰系地层在山前零星出露。本井田为第三、四系地层所覆盖。井田内有两条小河经过,汤泉位于本井田南翼,发源于孙圣沟村西北角的汤泉,向东流经教场,绕村而流出井田,平时流量6.30.4 m3/s,洪水期最大流量25.44 m3/s。菱河:流经鹤壁集,马驹河村,位于井田边界。 (二)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三矿
14、自1985年12月稳定生产以来,巷道揭露断层出水4次,1977年7月掘进101上山回风巷遇到落差13m的断层,L8灰岩水从巷道涌出,涌水量达80m3/h。1979年北翼新轨道下山掘进时,揭露一落差1.3m的断层,L8灰岩水沿断层涌出,初时涌水量1m3/h,而后逐渐增大到20m3/h。(三)矿井涌水量计算。三矿多年开采实践证明,涌入矿井的水来自两方面,来自顶板的是S10砂岩水;来自底版的有L8灰岩水,L2灰岩水,O2灰岩水以及底版S9砂岩水,其中主要为L8据1999年统计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86.26m3/h,其中顶板砂岩水31.49m3/h,底板水254.77m3/h-550m-800m涌
15、水量计算,分底板和顶板两部分。1、顶板水据以往回采情况,顶板砂岩水随回采面积增大而略有增加,故采用比拟法计算: Q顶=Q0=31.49=59.43 m3/h式中:F-550m以下首采面积3.49(km)2 F0二、三水平回采面积 0.98(km)2 Q0相应的顶板砂岩涌水量 31。49m3/h2、底板水据本矿一、二水平放水实验资料Q1=157m3/h S1=86mQ2=302m3/h S3=313m采用曲度判别法,判别涌水量方程类型为指数关系(n=1.97)即Q=sb求得=16.60 b=51在-550以下L8灰岩放水后,动水位降至-800,水位降深约为937m,由此求得-550m-800m开
16、采期间矿井涌水量为Q底=sb=16.69370.51=498m3/h上述水量不含O2灰岩水和L2灰岩水直接,涌入矿井的突水量,该水量目前尚难以计算,在临近断层带部位须做好放水工作,以防断层带突水导致O2、 L2灰岩水大量涌入矿坑。五、开采技术条件(一)可采煤层顶底板二1煤直接顶板主要为黑色及深灰色砂质泥岩,厚2.6529.22m,平均厚度10.20m。二1煤老顶为砂岩多为S10灰褐色中粒砂岩,层里多富集碳质及白云母片,厚度2.0319.02,平均厚8.98m。二1煤底版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10.5013.00m,平均11.5m。二1煤直接顶板一般情况下能随采随落,不须采取强制落顶措施,若
17、顶跨落步距2025m,老顶跨落时对回采作业场所有较明显压力显现。(二) 瓦斯据三矿开采以来积累了实际资料,一水平绝对瓦斯涌出量一般在7m3/min以下,相对瓦斯涌出量一般在9m3/t以下,属低瓦斯矿井。二水平瓦斯涌出量比一水平有所增加。一般绝对瓦斯涌出量在920m3/min之间,相对瓦斯涌出量更高,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5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20m3/t,平均15.29m3/t。六. 瓦斯涌出一般规律 瓦斯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1959年开采深度0m,绝对瓦斯涌出量3.23m3/min,1984年开采深度-150m,绝对瓦斯涌出量14.1m3/min,2001年开采深度-40
18、0m,绝对瓦斯涌出量51m3/min。形成这一规律的原因是由于覆盖层增厚,瓦斯不易逸散所致。开采顺序不同,瓦斯涌出量的大小也随之变化。分层工作面的第一分层,由于回采过程中及回采后,中、下层的瓦斯都往回采空间及老塘涌出,致使第一分层比下面好几层的瓦斯涌出量大的多。第三节 矿井生产状况鹤壁三矿采用四六制,三采一准(附矿井开拓平面图)矿井开拓是立井开拓,井田根据多水平划分开拓,共有三个开采水平:-50水平、-220水平、-550水平,现开采二1煤层,开采方式:地下开采。开拓方式:立井开拓;采煤方法:1967年进行水采扩建,1968年5月开始水采生产,1980年初水采下马,仅三、四分层及边角地段采用水
19、采作配采。水采改旱采以后,有三个高档普采队,一个炮采队,一次性采全高。共有三个开采水平,其中-50水平已回采完(报废水平),-220水平正在生产(生产水平),-600水平(延伸水平)。节制2006年11月底,我矿共动用储量5150.4万吨,累计采出量3166.8万吨,累计损失量1983.6万吨,保有储量14038.0万吨,可采储量449.4万吨,2006年度我矿共动用56.9万吨,(其中:落煤损失8.1万吨,采区块短摊消18.8万吨,矿井永久煤柱摊消30.0万吨),采区回采率79.8%,矿井回采率65.2%。主要采煤工作面有:2109工作面、101工作面、26052工作面、2808工、2814
20、外段工作面、2003工作面。 2007年度计划回采产量115.0万吨,掘进产量按5.0万吨,实际年产量120.0万吨左右,回采率按80%计算,动用储量在150万吨左右,主要开采工作面:2808工作面计划产量28.1万吨,21431作面计划产量4.9万吨,26052作面计划产量10.8万吨,28031作面计划产量11.5万吨,2122工作面计划产量;10.6万吨,21161作面计划产量14.8万吨,21211作面计划产量13.2万吨。井筒位置大约在井田中央,分别为主井和副井,主井主要为提升煤炭,副井为提升人员、材料、矸石及进新鲜风流等用途,技术装备为绞车提升。井底车场形式和通过能力(附井底车场简
21、图) 主井卧式环形式车场矿井主要通风、运输、排水、供电、压风、注浆、洒水系统简述;主要设备技术特征。本矿区二.1煤层储备条件好,瓦斯含量高,逸散条件差,构造发育,煤炭的坚固性系数低,突出危险性指数高等特点,特别是在向斜轴部及附近、断层尖灭处等地带采煤时应加强瓦斯涌出检测、通风和防尘以防患于未然。第二章 采区地质情况一. 采区位置采区二.4位于该矿井的西北部。北临二.1采区,南面为二.5采区,东以F20断层为采区边界,西为采区边界,断层落差较大,不含水。采区走向长度为2000m,倾斜长度1000m。该采区与相临采区主采煤层为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4m,煤层地质构造较稳定。采区地面无明显建筑物,没
22、有河流及铁路经过,大大减少了煤柱的留设。(附井上下对照图,采区工程平面图,煤层底版等高线平剖面图)二. 地质构造该采区地址构造比较简单,在采区东部有一F20断层,该断层落差比较大,地址构造简单,断层内没有含水层,比较稳定。采区内无褶曲,陷落柱及火成岩的侵入情况,地址条件对煤层的开采几乎没有多大的影响。三. 煤层及顶底板性质采区内可菜煤层为二1煤层和一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4m,煤层倾角190,煤质中硬,为黑色,玻璃金刚光泽,条带黑色略带浅灰色,属半亮型煤,具条状结构,比重1.4m3t。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底部S10砂岩之下,底为S9砂岩,下距L8灰岩35m,结构比较简单。煤层直接顶板主要为黑色及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 鹤壁 煤电三矿 矿井 采区 初步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