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doc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灵武英才学校 刘正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及装置、收集、检验的方法。2.能根据实验原理,仪器装置,根据气体密度及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辅导与实验探究逐步分析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2.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与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通过自学辅导与探究性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让学生在自学辅导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
2、价值观:体验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当堂训练。实验探究、对比探究等。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般思路。课前准备: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试管、烧杯、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导管、酒精灯教学活动:一、情景创设:请学生打开一瓶事先准备好的可乐,观察产生的气泡。问是什么气体的气泡?二氧化碳在实验室里是怎样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板书课题: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三、出示目标:投影出示知识与技能目标。 师: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3、,下面我们先一起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看哪一组反应最适合制取二氧化碳。四、自学指导:(口述)4人一组,分组完成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按照老师的分配有序进行。5分钟后检测。五、先学:1.学生先实验探究、思考,教师巡视,保证每位同学都集中精力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操作不规范的同学要及时提醒。2. 检测:投影出示刚才的三个实验都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他们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有什么不同?哪一组反应最适合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六、后教:(一)检查、点拨.1.若学生选稀硫酸,则从反应过程中气泡有多变少的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分析原因。若学生选择碳酸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氧化碳 制取 研究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