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介绍及作品.ppt
《巴尔扎克介绍及作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尔扎克介绍及作品.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生奋斗 写就万象人间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2、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马克思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恩格斯称其为“现实主义大师”。一百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生平及创作:短促而饱满的一生,1、艰难的从文之路:立志当文学家,却没有任何文学天赋,家人也不支持,走上文学道路真是历经坎坷与磨难。2、和时间赛跑:从1829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朱安党人始,此后的20余年里,他夜以继日地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描写当代生活的小说,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不同阶段的法国19世纪的社会生活,直至1850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巴黎。,辛勤写作,巴尔扎克的
3、工作室,巴尔扎克的工作服,罗丹雕塑:巴尔扎克,罗丹的巴尔扎克,以巴尔扎克半夜穿着睡袍写作的风采进行雕塑,蓬乱的头发,深思的眼睛,从肩到脚的睡袍,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巨人雕塑。雕塑中融入绘画的技法,用粗而少的笔触描绘成油画般的肖像,使巴尔扎克的性格强烈表现出来。,“文学上的拿破仑”,在巴尔扎克的书室里,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女读者,巴尔扎克生前收到12000多封信,这些信大都来自热心的女读者。巴尔扎克崇拜女人,而且有一种从来没有完全满足过的爱情需要。他只和有钱的女人建立情感联系,直言不讳地要妹妹替他找有财产的
4、女人,以便替他还债。巴尔扎克的女友都是比他年长的贵族妇女。,韩斯卡夫人,柏尔尼夫人比巴尔扎克大23岁,债台高筑的文学大师,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亦成就一生,世人仰慕。,不朽的声名,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巴尔扎克的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二、思想的复杂、矛盾性:,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充满矛盾的。出身:中小资产阶级;但又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并力图挤进贵族的行列(其姓名中间加一表示贵族身份的“德”字即是一例);对待人民的态度
5、是既同情又轻视。在经济上,他激烈反对为金融贵族所鼓励的金融投机和金钱的无限威力,希望学习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上,他是个保皇党(不同于司汤达),激烈反对为金融大资产阶级所控制的七月王朝,也就是反对共和,拥护王权;哲学上,算是个唯物论者,不信天主,不进教堂。,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使巴尔扎克的小说有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人间喜剧详尽地写出了在经济规律支配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金钱的罪恶史。巴尔扎克的政治观,使他在小说中流露了对失意的贵妇和正直的贵族的极大同情,然而他又表现了贵族阶级注定灭亡的命运,对共和党人高度赞赏。以至恩格斯说,“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
6、尽的挽歌。”(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888年4月)巴尔扎克世界观的复杂性、矛盾性,正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动荡不安、斗争激烈的时代的反映。他思想上的复杂矛盾性,在其作品中都有体现。,文艺观: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生活 巴尔扎克公开承认自己和司汤达属于同一文学流派,要求作家“照世界原样表现世界”(贝尔先生研究)。他在驴皮记序言中说:“作家应该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他心中应有一面难以明言的把事物集中的镜子,变幻无常的宇宙就在这面镜子上面反映出来”根据文艺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观点,他提出:“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三、创作上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第一:面对现实,忠于真实。第二:对生活素材典型化,
7、塑造出不朽的典型人物 第三:工笔描画环境,为塑造典型人物提供典型环境。第四:选择真实生动的细节,为塑造典型服务。,欧也妮葛朗台的环境描写,欧也妮葛朗台对索漠城的描写:一条起伏不平的街,直达城市高处的古堡,小石子铺成的路面,传出清脆的回声,永远清洁干燥,街面窄而多曲折,两旁屋子非常幽静。屋子已有三百年历史,木质结构,木料支架的屋顶,年深月久往下弯了,椽子已经腐烂、翘曲。这条街上,做买卖的底层是宽大低矮的店堂,没有铺面和摆在廊下的货摊。大门分做上下两截,简陋的钉了铁皮,上半截朝里打开,下半截装有带弹簧的门铃。门旁半人高的墙上,一排厚实的护窗板,白天卸落,晚上装上,外加铁闩好落锁。半人高的墙壁下面,
8、是陈列商品的地方,或者摆两三桶盐和鳘鱼,或者是几捆帆布与绳子,或者架上放些布匹。这是一幅内地城市图景,充满古色古香。正是这些停滞、落后、狭隘的环境产生了种种罪恶,演出了人性的悲剧。,四、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从1828年到1848年20年间,共写作长短篇小说97部,滑稽故事36篇,戏剧6部,以及一些零星的文章。1842年,巴尔扎克把从1829年起写的小说 收集起来,编成一个总集,定名为人间喜剧。,1、命名:受但丁神曲的启示 但丁神曲的原名是“神的喜剧”,巴尔扎克受到暗示,选定了人间喜剧这个名称作为总书名。1840年底,巴尔扎克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首次提出说:“人间喜剧将是我的作品的总名称。过去已
9、发表的只是其中的片段而已”。直到1842年4月,他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正式启用人间喜剧的名称,同时,在第一卷中刊出了纲领性的人间喜剧前言。,(1)、“人物再现法”人物再现手法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也是他的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是一种主要的再现手法。二是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所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例都散见于其他小说之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都一一排列出来。三是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格作一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
10、说中出现的。,2、串联方法:“人物再现法”和“分类整理法”,人物再现手法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左拉把他的20部小说总题名卢贡-马卡尔家族,人物在多部小说中出现,以血缘关系联系。,萌芽,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是一部家族小说,它是一个三部曲,由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和出租(1821)组成。人物在各部小说中再现。,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小说总题名为威塞克斯小说,再现的不是人物,而是同一背境,威塞克斯的乡村环境。可以说是环境再现法,同样把各部小说串连成一个整体。这种再现的首创者是巴尔扎克。,(2)、“分类整理法”:,三大类:风俗
11、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一是分析研究: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共两部。作品有婚姻生理学(1829),夫妇纠纷二是哲学研究:探讨产生人的行为的各种原因,共22部。驴皮记(1831)、长寿药水(1830)、受诅咒的孩子(1836)、不为人知的杰作(1831)、绝对之探求(1834)、改邪归正的梅莫特(1835)等。三是风俗研究: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后,它是人间喜剧的主干,成就比前两类大,共66部。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6大场景: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场景。从而使人间喜剧成为一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法国社会风俗史)。,人间喜剧(方法),人物再现法,分类
12、整理法,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人间喜剧,3、编年体艺术:,和司汤达的传记小说相反,巴尔扎克不为某个人物立传,他采用历史记事的方法,截取众多人物的生活阶段和生活侧面,按年代叙写他们的生活,编排好他们在不同小说中,性格变化和命运变迁,如同编年史一样,记载下人情风俗史。恩格斯则直接称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记下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生活(18161848)。为此,可以把巴尔扎克的叙述方式称之为编年史模式。巴尔扎克的小说不仅每部具有编年史的时间特点,而且按故事时间的先后把各部小说排列起来,还能看到人间喜剧系列小说的编年顺序,逐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尔扎克 介绍 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