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5 古诗两首上海市闸北区第二中心小学 李芳【教学目标】1.认识“客”、“何”、“赠”“汪”、“舟”、“欲”、“踏”、“潭”八个生字,正确书写“舟”、“乘”、“音”、“客”、“何”、“汪”六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导入新课,认识 “客”、“何”两个生字,掌握“音”“客”、“何”三个字的正确写法。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尝试背诵回乡偶书。3.感悟诗人热爱家乡之情。一、导入新课1.谈话:谁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诗背给大家听?说明:由背诗活动,营造学诗的氛围,
2、实现自然过渡,随机板书课题。2.师:在两幅图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人?媒体出示:两诗的插图小朋友们,第一幅图上的这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他热爱读书,诗写得非常好。他和第二幅图中站在船上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古诗两首齐读。媒体出示:25 古诗两首说明: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二、初读古诗1.师: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我们先学习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后,教学生字“偶”。板书:回乡偶书
3、贺知章师解释题意:贺知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媒体出示:学习要求:1.读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圈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引导学生初读诗句。媒体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朗读交流,正音。师:同学们,古诗虽然短小,但是诵读时一定要讲究停顿,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小组展示读、男生读、女生读。媒体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4.师:我们配着乐曲一起读,要力求读出古诗的韵味。三、研读古诗1.自主识字“偶”、“鬓”、“衰”、“客”、“何”
4、五个生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认字,主要抓住重点字“我会认”中的生字“客”、“何”进行正音和识记。客:与“容”相比较。客:客人 容;容易。何:与“河”相比较。何:几何 河;小河。说明:教学中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2.利用媒体游戏,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媒体出示:偶 鬓 衰 客 何 组词: 客( )( ) 何( )( ) 3.同伴练读诗句,读出感情。说明: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识字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研读诗句,体会感情打下良好的铺垫。4.朗读感悟(1)自学诗句。媒体出示:古诗回乡偶书)要求:自读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用直线画出自己不理解
5、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互读诗句,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3)小组交流。边读边想每句诗作者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教师巡回指导。(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理解词语。媒体出示:词语解释 乡音:家乡的口音,方言。无改:没有改变。鬓毛:鬓角的头发。衰:疏落。相见,看见。相识:互相认识。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理解诗句。师:诗中贺知章写自己回到久别的家乡时有喜有忧的心情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让我将词语解释放到诗句中来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媒体出示:诗句解释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年老时才回到家乡。我的口音虽没改变,但我的双鬓却已经
6、花白。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他们笑着围住我问:“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说明:尊重学习的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悟诗句。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师:如果你是诗人,站在故乡的小村口,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随即板书:无奈、忧伤引导学生领悟情感。媒体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图片,配乐组织学生扮演诗人进行多形式朗读,如:评读、赛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体会诗人的感情,借助媒体进行角色换
7、位。感悟前两句诗句中诗人无奈、忧伤的情感;后两句诗句中诗人喜悦与感慨的情感。随即板书:喜悦、感慨说明:通过创设有关情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读、评读、表演读,让学生体验情感,积累巩固,感悟诗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6)师生改编故事。师:我们来把这首短短的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好吗?故事的人物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讲,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贺知章”来讲。(参考:年少的时候,我背着行囊离开了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可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呀!今天再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时,我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我来到了村口,看到了一群孩子,他们乐呵呵地围着我问长问短,有的说:“老爷爷,您找谁呀?”有的问:“老爷爷,您从哪
8、儿来呀?”我笑着看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们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他们爷爷辈的自家人呀。我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很多事都发生了改变,心里有了很多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5.诵读古诗。(1)让学生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媒体出示:古诗回乡偶书插图,配乐(2)朗读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3)背诵。由感情朗读到熟读成诵。背诵全诗。说明:琅琅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永恒追求。多形式的感情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语言积累,从中受到诗人的情感。6.师: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
9、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媒体出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指导学生一起朗读。师:这两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随机板书:热爱家乡7.小结:“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太久了,一切都可能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但他回到家乡看到天真无邪的儿童又产生了喜悦与感慨的情感。现在,让我们试着将这些感情融入到诗中来读一读这首诗。说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说发现,说理解,说体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中,感悟诗句,走进诗人的情
10、感世界,读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有趣经历。四、复习巩固1. 写字指导。(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音”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何”字右边的“可”字横要长一些,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音 客 何。(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说明:及时巩固认字成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写字的水平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2.利用媒体游戏,巩固学生识记字词。媒体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