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多参数测试仪硬件开发.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多参数测试仪硬件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多参数测试仪硬件开发.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目 录引 言11 绪 论21.1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21.2通用测试技术基础的关键技术31.2单片机技术简介61.2.1单片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91.2.2单片机技术的应用112方案论证112.1方案一122.2方案二122.3方案三122.4方案的选择123硬件设计123.1传感器的选择123.1.1电涡流式传感器原理与特性133.1.2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量方法153.2放大器设计163.2.1用741集成运放设计放大电路163.2.2用OP07设计放大电路203.3抗混叠滤波213.3.1硬件滤213.3.2软件滤波283.4取样保持电路323.5 A/D转换器3
2、33.5.1 A/D转换的一般步骤、取样定理和选择要点343.5.2 A/D转换原理373.5.3 ADC0809模数转换383.5.4 ADC0809的应用423.6 8051单片机介绍473.6.1 AT89C51主要特性及引脚说明483.6.2单片机的硬件说明513.7 74LS373锁存器533.8 74LS273触发器564应用软件574.1 Proteus调试软件简介574.2 Keil软件介绍59致 谢62参考文献63附录A:硬件接线图64附录B:英文资料与翻译65引 言 此次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多参数测试仪硬件开发。 多参数测试仪器是在2002年9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回转
3、振动钻研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研究,在回转振动钻研制过程中,关于主轴复合振动参数的在线测试一直是个难点问题,虽然采用间接测量能够测得主轴空载振频和振幅,而对于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复合振动参数的在线测试一直没能很好解决。而本次设计就是为回转振动钻在线测试问题。本次设计主要采用单片机做处理器以及控制器,通过单片机来控制整个测试过程。对被测物体的测量、运算、输出,整个过程都是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单片机全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因为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系统中,所以又称微控制器或嵌入式控制器。它具有嵌入式应用系统所要求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总线方式、管理模式等。
4、它把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通常片内都含有中央处理部件(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ROM、Flash ROM)、定时器/计时器和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如RS-232串行通信口、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它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成本低、易于产品化、抗干扰能力强、可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地工作等特点。特别是它强大的面向控制的能力,使它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外设控制、家用电器、机器人、军事装置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整个工业设备和工艺将进行一次以普及应用微机为特征的技术改造。我们知道,每种现代自动化过程,都包括有三种主要功能块:执行器
5、、计算机(或微处理器)机传感器。传感器时时检测“对象”的状态及其相应的物理量,并及时亏送给计算机;计算机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运算、分析、判断,根据“对象”状态偏离设定值的方向与程度,对执行器下达修正动作的命令;执行器相当于人的手脚,按大脑的命令对“对象”进行操作。传感器 设定值对象执行器计算机 图1 自动化(控制)系统框图本次设计就是用单片机来控制传感器对被测物在空载状态下多个参数进行测量,再经过单片机运算后,由LED数码管显示所需测量的值。本次毕业设计要求设计多参数测量仪器,其参数要求为:实现在线测量采样次数大于3(次/分钟);测试频率小于500Hz;测试精度为1.0%。满足这些要求,也就是
6、单片机和传感器要满足这些要求要求,对单片机及传感器选择很重要。1 绪 论1.1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它的发展需要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测量仪器具有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三坐标测量机(CMM)是适应上述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几乎可以对生产中的所有三维复.现代精密测量技术一门集光学、电子、传感器、图像、制造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它的发展需要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在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测量仪器具有精密化、
7、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三坐标测量机(CMM)是适应上述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几乎可以对生产中的所有三维复杂零件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进行高准确度测量。发展高速坐标测量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同时,作为下世纪的重点发展目标,各在微/纳米测量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1)坐标测量机的最新发展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几何尺寸数字化检测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推广使用,而科学研究和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对CMM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作为测量机的制造者就需要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1.1 误差自补偿技术德国Carl Zeiss公司最近开发的CNC小型坐标测量机采用热不灵敏陶瓷技术
8、(Thermally insensitive ceramic technology),使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在17.825.6范围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国内自行开发的数控测量机软件系统PMIS包括多项系统误差补偿、系统数识别和优化技术。1.2丰富的软件技术Carl Zeiss公司开发的坐标测量机软件STRATA-UX,其测量数据可以从CMM直接传送到随机配备的统计软件中去,对测量系统给出的检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管理,根据要求对其进行评估。依据此数据库,可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包括X-BAR&R及X_BAR&S图表、频率直方图、运行图、目标图等。美国Brown & Sharp公司的Chameleo
9、n CMM测量系统所配支持软件可提供包括齿轮、板材、凸轮及凸轮轴共计50多个测量模块。日本Mitutoyo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种图形显示及绘图程序,用于辅助操作者进行实际值与要求测量值之间的比较,具有多种输出方式。1.3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各坐标测量机制造商独立开发的不同软件系统往往互不相容,也因知识产权的问题,些工程软件是封闭的。系统集成技术主要解决不同软件包之间的通信协议和软件翻译接口问题。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把CAD、CAM及CAT以在线工作方式集成在一起,形成数学实物仿形制造系统,大大缩短了模具制造及产品仿制生产周期。1.4 非接触测量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非接触激光光学探头应用于CMM上代替接触
10、式探头。通过探头的扫描可以准确获得表面粗糙度信息,进行表面轮廓的三维立体测量及用于模具特征线的识别。该方法克服了接触测量的局限性。将激光双三角测量法应用于1700mm1200mm200mm测量范围内,对复杂曲面轮廓进行测量,其精度可高于1m。英国IMS公司生产的IMP型坐标测量机可以配用其他厂商提供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探头。2) 微/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科学技术向微小领域发展,由毫米级、微米级继而涉足到纳米级,即微/纳米技术。微/纳米技术研究和探测物质结构的功能尺寸与分辨能力达到微米至纳米级尺度,使类在改造自然方面深入到原子、分子级的纳米层次。纳米级加工技术可分为加工精度和加工尺度两方面。加工精度
11、由本世纪初的最高精度微米级发展到现有的几个纳米数量级。金刚石车床加工的超精密衍射光栅精度已达1nm,实验室已经可以制作10nm以下的线、柱、槽。微/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微米级和纳米级的测量技术与设备。具有微米及亚微米测量精度的几何量与表面形貌测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HP5528双频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精度10nm)、具有1nm精度的光学触针式轮廓扫描系统等。因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canning Tunning Microscope)、扫描探针显微镜(SPM,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和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用来直
12、接观测原子尺度结构的实现,使得进行原子级的操作、装配和改形等加工处理成为近几年来的前沿技术。3)图像识别测量技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何尺寸与形位测量已从简单的一维、二维坐标或形体发展到复杂的三维物体测量,从宏观物体发展到微观领域。被测物体图像中即包含有丰富的信息,为此,正确地进行图像识别测量已经成为测量技术中的重要课题。图像识别测量过程包括:(1)图像信息的获取;(2)图像信息的加工处理,特征提取;(3)判断分类。计算机及相关计算技术完成信息的加工处理及判断分类,这些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识别模型及数理统计知识。图像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结构组成。以机械系统为基础,线阵、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或全
13、息照相系统构成摄像系统;信息的转换由视频处理器件完成电荷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实现信息的处理和显示;反馈系统包括温度误差补偿,摄像系统的自动调焦等功能;载物工作台具有三坐标或多坐标自由度,可以精确控制微位移。1.2通用测试技术基础的关键技术1) 总线接口技术总线是所有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是系统标准化、模块化、组合化的根本条件,国内外都是依据总线系统来组建各类测试系统,以确保硬件、软件、系统级的兼容性、互换性和重构功能,研究和开发总线系统是设计、研制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核心任务,也是测试系统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采用总线结构设计的系统,具有简化系统设计、可靠性高、维
14、护性好、产品易于升级换代,便于组织生产工艺和成本低,真正能变串行生产为并行生产等重要优点。美国军方要建立通用的自动测试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其核心技术就是采用了总线系统结构,总线系统的研究成为测试系统技术研究的关键,在某种程度其技术水平决定了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技术的水平。因此,总线技术研究历来是系统研究的核心技术。基于此,我们除认真研制VXI、PXI、Compact PCI,同时认真追踪世界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现拟开展PCI Express,infiniband等技术研究,为建立未来新型的开放式的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平台打下基础,满足21世纪军事装备要求。2) 软件平台技术软件是组建系统核心技
15、术之一,对于测试软件、TPS可兼容、可移植和重用一直是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拟建立测试软件通用平台,重点研究CORBA、DCOM、COM等中间件语言。这些软件充分利用了现今软件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下实现应用软件的集成,使得面向对象的软件在分布、异构环境下实现可重用、可移植和互操作。主要原理是引入中间件(Middle ware)作为事务代理,完成客户机(Client)向服务对象(Server)提出的业务请求,实现客户与服务对象的完全分开,客户不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实现过程以及具体位置。同时提供软总线机制,使得在任何环境下,采用任何语言开发的软件只要符合接口规范的定义,均能集
16、成到分布式系统中。同时对现有的IVI、Vpp、SQL、ODBC、VRML语言等进行应用研究。3) 专家系统技术由于专家系统具有很好实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制造,尤其是宇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自由号空间站、欧洲尤里卡平台、哥伦布空间舱,以及日本的吉姆舱都设计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新一代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作为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自由号”空间站是美国大型载人航天工程。由于该工程结构庞大,设计复杂以及高可靠和高自主性要求,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NASA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空间站系统级管理、故障诊断以及分系统级故障诊断
17、专家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诊断推理专家系统。由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以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受到了工程界的普遍重视,专家系统已成为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主流。专家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开发一个成功的专家系统需要系统设计人员与应用领域中的人类专家密切合作,一般将专家系统的设计人员称为知识工程师(Knowledge Engineer),将参加专家系统开发的人类专家称为领域专家(Domain Expert)。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运用人类专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推理
18、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来解决该领域的复杂问题。从处理问题性质看,专家系统善于解决那些不确定性、非结构化的问题,主要用于知识处理,而不是数据信息处理。从处理问题的方法看,专家系统则主要依靠知识表达技术、知识推理、知识收集和编码,知识存贮和编排,建立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求解专门问题,而不是数学描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系统结构看,专家系统则强调知识与推理的分离,因而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扩充性。从知识推理能力看,专家系统的工作是在环境模式驱动下的知识推理过程,而不是在固定程序控制下的指令执行过程。从咨询解释能力看,专家系统不仅对用户的提问给出解答,而且能够对答案的推理过程
19、做出解释,提供答案的可信度评估。专家系统能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完善和提炼。而传统程序都无法做到。专家系统内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知识库和推理机。因为专家系统依赖于推理,它必须能够解释这个过程,所以它的推理过程是可检查的,解释机是复杂专家系统的一个必要部分。由于专家系统具有很多突出优点,如:适应强。它能在任何计算机硬件上使用。专家系统是专家知识的集成,具有高水平的复合性,由几个专家复合起来的知识,其水平可能会超过一个单独的专家,而且复合专家知识在任何时候可同时和持续地解决某一问题。而且持久性好。专家知识是持久的,不会像专家那样会退休,或者死亡,专家系统可以比专家反应更迅速或更有效。某些突发的
20、情况需要响应得比专家更迅速,因此实时的专家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专家系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专家系统的发展。一般诊断专家系统开发可以采用高级程序语言、通用人工智能语言、专家系统工具,也叫专家系统外壳来进行。根据需求采用专家系统工具来开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因为,专家系统工具是一个具有知识表示和推理机的基本框架系统,能保证快速、高质量的组建、开发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因此,研究和开发专家系统和专家系统工具是组建测试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是测试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4) 虚拟测试技术通过虚拟测试系统,可以使产品历经虚拟设计、虚拟加工、虚拟装配、产品性能虚拟测试和虚拟使用全过程。虚拟测试的结果信息可
21、用于优化、改进虚拟制造技术中有关的设计和过程参数。由于虚拟测试在虚拟制造技术中应用的普遍性,能促进整个虚拟制造技术体系更为完备和工程实用化。因此,开展虚拟制造环境的虚拟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工程实用数据的积累,也使得建立虚拟测试系统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我们开展虚拟测试技术研究,就是用虚拟工程概念解决型号研究中的实际测试问题。通过构造型号虚拟测试环境解决型号研制过程中的测试具体问题,包括参数精度测试,各种物理参数的虚拟产生,过程测试方法的模拟、测试程序的执行检测,对象模拟,以及虚拟模发、模飞等。通过构建军事装备或大型工程的虚拟测试
22、环境,建造一个通用的虚拟测试平台,可以适应各种型号模拟测试试验,对每种型号的测试需求均可在此通用的虚拟测试平台进行试验验证测试,通过虚拟测试验证,修正、完善军事装备的设计、提高研制质量;同时在明确军事装备和大型工程需求情况下通过虚拟测试环境可对需要设计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和各类测试分系统体系结构(分布式多总线复合结构或嵌入式单机箱系统)、系统组成、配置、功能模块要求、实时性、传输性、可靠性、维护性均可在通用的虚拟测试平台上完成演示验证,进行完善设计和研制。当前,虚拟测试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虚拟测试,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虚拟测试的核心思想是“软件就是仪器”。其实现途径
23、是在一定硬件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软件及相应算法来替代传统测量仪表和装置,如:信号调理与传输仪表,信号显示记录仪、存储仪表、信号分析与处理仪表,以及有关控制、监控环节。另外,就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测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测量,则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借助多种传感器和必要的硬件装备,根据具体需求,完成有关的测量任务。在虚拟环境下可以设计、构建所需要的虚拟测试系统,进行虚拟测试、虚拟测量操作、测量过程仿真及虚拟制造中的虚拟测试等。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虚拟测试,能够将人、测量设备、测量系统模型和测量仿真软件集成于一体,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和反馈手段,产生逼真效果。然而目前虚拟现实的硬件设备和工具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参数 测试仪 硬件 开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