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do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设计 乌马河一中 张婷一、对本课的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引起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培养创新、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唾液的分泌、温度、时间等都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知识。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2、说出口腔内唾液、牙齿、舌、以及温度对食物消化的作用;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多变量实验方案,2、规范、熟练操作实验。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2、解释日常饮食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会反思和纠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三、实验内容不同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探究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温度对馒头消化的作用。四、实验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全班分为18个小组(2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培养全体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合作能力.2、处理好放和收:因为本课要在45分钟完成多组实验,对年龄较小的初一学生来说十分不容易,所以要特别处理好放和收。过程时间教师创设情境3分钟放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7分钟收实施计划28分钟放表达交流
3、归纳升华3分钟收3、应用发展性评价鼓励创新,体验成功。4、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因课堂容量大,探究实验种类多,所以课前我和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和实验员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8套齐全的实验器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课前尝试制定实验方案,小组明确分工.(2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组长负责指导,做到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设计意图;体现面对全体避免有的人只在旁边观望)1、创设情境让学生吃馒头,细细体会馒头味道的变化。(学生能说出感觉:馒头会变甜)提出问题:馒头变甜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设计意图:生
4、活中入手激发兴趣)2制定计划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馒头变甜如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的话,它们各起什么作用?这时我将书中的文字改成图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出37度的水温及510分钟的意义是什么?同时鼓励学生说探究实验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一定就按书中的方法步骤进行,我们可以想出更好的新方法进行创新实验。这时可以适当的启发学生,例如37度的水浴可以用什么方法代替?传统的取唾液方法是把消毒棉絮放在口里,如果你觉得不方便的话,可以想出什么新方法代替?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都应该表现得兴趣盎然,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不给予评价,只说你们自己去尝试。让学生自主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馒头 口腔 中的 变化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