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2.ppt
《薄膜材料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材料2.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真空技术基础,2.1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2.2 真空的基本知识2.3 真空的获得2.4 真空的测量,2,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折利演示了著名的大气压实验,为人类揭示了“真空”这个物理状态的存在。20世纪初,真空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领域。真空技术是制备薄膜的基础。几乎所有薄膜材料的制备都是在真空或较低气压条件下进行的。,概 述,3,宇宙空间所存在的真空。,真空,自然真空,人为真空,人们用真空泵抽调容器中的气体所获得的真空。,4,真空的定义:在给定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绝对真空:完全没有气体的空间状态。,一般意义上的“真空”并不是
2、指“什么物质也不存在”。相对真空状态,目前,即使采用最先进的真空制备手段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强下,仍存在几百个气体分子/cm3。,真空程度:真空度,压强。压强越低,真空度越高。反之,压强高的空间真空度低。,5,真空的基本知识,P:压强(Pa)n:气体分子密度(个/m3)V:体积(m3)m:气体质量(kg)M:气体分子量(kg/mol)T:绝对温度(K)k: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R:气体普适常数(8.314J/Kmol),6,真空的基本知识,n=7.21022 P/T(个m3),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气体分子密度为1019 个cm3 当 P=1.3 10-11 Pa 的真空度时,T=2
3、93 K 则 n=4 103个cm3,(NA:阿伏伽德罗常数),7,真空度 压强气体分子密度: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数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形成一个分子层所需的时间等,怎样表示真空程度?,8,真空度的单位,毫米汞柱(mmHg):使用最早、最广泛的压强单位,它是通过直接度量长度来获得真空的大小。托(Torr):在标准状态下,1毫米汞柱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1Torr=1mmHg。1971年,国际计量会议正式确定“帕斯卡”作为气体压强的国际单位,1Pa=1N/m27.510-3Torr。,9,10,粗真空(Pa)1105 1102低真空(Pa)1102 110-1高真空(Pa)110-1110-6超高真空
4、(Pa)110-6,真空区域的划分,11,气体与蒸气,临界温度:对于每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高于此温度时,气体无论如何压缩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称为该气体的临界温度。,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气态物质称为气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的气态物质称为蒸气但通常以室温为标准来区分气体和蒸气,气体与蒸气的区分依赖于临界温度,12,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氮、氢、氩、氧和空气等物质的临界温度远低于室温,所以常温下它们是气体;水蒸气、有机物质和气态金属的临界温度远高于室温,所以常温下它们是蒸气。,13,2.1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一、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理论:气体的大量分子每时每刻都处于无规则
5、的热运动之中,其平均运动速度取决于气体所具有的温度。同时,在气体分子之间以及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之间,发生着不断的碰撞过程。这种碰撞过程的结果之一是使气体分子的速度服从一定的统计分布。,14,理想气体,对于实际气体的性质进行适当简化后提出的一种模型。气体分子之间除了碰撞的瞬间之外,完全不存在相互作用,既它们可以被看作是相互独立的许多硬球。且这些气体分子硬球的半径远远小于球与球之间的距离。在一般温度和压力下,所有气体都可以被看作是理想气体。,15,麦克斯韦尔-玻耳兹曼(Maxwell-Boltzmann)分布,M为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T为热力学温度;R为气体常数。气体分子的速度取决于分子的相对原
6、子质量与气体热力学温度的比值。,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16,气体分子的速度具有很大的分布区间。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大。,17,不同种类气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只与T/M的平方根成正比。在常温条件下,一般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是很高的。T=300K,空气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va460m/s。,气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18,气体的压力和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气体的压力:气体分子与容器器壁的不断碰撞对外表现为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理想气体的压力p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NA等于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摩尔数
7、。,19,分子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距离。假设某种气体分子的有效截面直径为d,则该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等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气体分子的密度n成反比。常温、常压条件下,空气分子的有效截面直径d0.5nm,此时,其平均自由程 50nm。,20,平均碰撞频率:va/常温、常压条件下,每个空气分子每秒中内要经历1010次碰撞。气体分子的运动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不断碰撞的同时不断改变方向的折线。在气体压力低于0.1Pa时,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很小,气体分子的碰撞主要是与容器器壁之间的碰撞。,21,碰撞次数与余弦定律,入射频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的器壁上发
8、生碰撞的 分子数,用v表示,n:气体分子的密度v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上述公式称为赫兹-克努森(Hertz-Knudsen)公式,它是描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重要公式。,22,气体分子从表面的反射余弦定律,碰撞于固体表面的分子,它们飞离表面的方向与原入射方向无关,并按与表面法线方向所成角度的余弦进行分布。则一个分子在离开其表面时,处于立体角d(与表面法线成角)中的几率是:,式中:1/是归一化条件,即位于2立体角中的几率为1而出现的。,23,余弦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1)它揭示了固体表面对气体分子作用的另一个方面,即将分子原有的方向性彻底“消除”,均按余弦定律散射。(2)分子在固体表面要停留一定
9、的时间,这是气体分子能够与固体进行能量交换和动量交换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4,定义:气体分子对于单位面积表面的碰撞频率,即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的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表面受到气体分子的碰撞次数:薄膜的沉积速度正比于气体分子的通量。,气体分子的通量,克努森(Knudsen)方程,25,固体材料与气体的界面,实际表面:暴露于大气环境中的固体表面,或经切割、研磨、抛光、清洗等加工处理,保持在常温、常压或低真空,或高温下的表面。清洁表面: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经过如轰击、高温脱附、超高真空条件下的解理等特殊处理后,保持在10-910-6Pa超高真空下,外来污染少到不能用一般表
10、面分析方法探测的表面。,26,在高真空环境中,清洁表面被环境中的气体分子污染所需要的时间,N为表面的原子密度。常温、常压条件下,清洁表面被杂质完全覆盖所需要的时间约3.510-9s。在10-8Pa的高真空中,时间延长至10h。说明在薄膜制备技术中获得和保持适当的真空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假设每一个向清洁表面运动来的气体分子都是杂质,而每个杂质分子都被该表面捕获。,27,2.2 真空的基本知识,28,真空区域的划分,气体分子运动性质:粗真空下,气态空间近似为大气状态,分子仍以热运动为主,分子之间碰撞十分频繁;低真空是气体分子的流动逐渐从黏滞流状态向分子状态过渡,此时分子之间和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薄膜 材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