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doc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浅析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 导论11.1 问题的提出11.2 本论文相关研究动态综述12 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分析32.1 发展历程:32.2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42.3 我国零售业发展前景:53 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63.1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分析:63.2 加强成本扩张能力,重塑价值链:73.3 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升零售企业管理水平103.4 树立成本领先战略,加强零售企业市场竞争能力113.5 有效细分市场,增强零售企业竞争力143.6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促进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15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零售业作为我国加入WTO后首先
2、全面开放的行业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面临内外竞争,我国零售业怎样才能够求得生存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零售企业只有认清形势,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在我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然后将我国零售业与外国零售业进行对比,分析各自优劣势,最后得出选择何种竞争战略是我国零售业有效的面对竞争,求得生存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关键词:零售业;竞争;战略选择ABSTRACTThe retail business of our country, as one of the overall and open
3、trades at first after the accession to the WTO since entering 21st century, have received the recedented severe challenge. The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a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petitions, how can the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survive and further develop, become a probl
4、em of meriting attention. Chinese retailer only get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make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 can occupy a tiny space o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even international market. This text analyze of our country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of retail
5、 business at first, compare of our country retail business with foreign retail business, analyze his excellent inferior position, must offer which kind of competition strategic choice can the effective one does it choose in the face of the competition finally, survive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Reta
6、il business; Competition; Strategic choiceII1 导论1.1 问题的提出自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标志着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步入了后WTO时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是,与国际零售业相比,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诸多问题。今后,为了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
7、产业的综合实力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零售业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1.2 本论文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剧变,尤其是石油危机对国际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管理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研究者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为战略管理发展的竞争阶段。其实,从70年代开始,早期的战略管理研究者就开始关注企业组织与环境、与竞争者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譬如,1971年安德鲁斯就发表了公司战略思想,最初提出公司战略的思想问题,还探讨了制订和实施
8、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但是,真正代表竞争战略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他所著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竞争战略阶段。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融合,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同时,他把竞争战略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战略管理主题。尤其是波特重点研究了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力量,即“五力分析模型”。包括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行业、内竞争强度、替代品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顾客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学者
9、安静、张斌在我国零售业竞争优劣势分析一文中提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以“钻石体系”为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与企业战略、相关与支持产业发展、市场结构与竞争角度对我国零售业的竞争优、劣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培育我国零售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为目的,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价值体系,优化市场结构,以变革为契机,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环境,在巩固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结合具体实际,创造出高层次、持续的竞争优势。马永生在零售企业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及在内外资大型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我国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威胁与挑战越来越大。在分析
10、中小零售企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思路:建立经营特色,培养品牌忠诚度,立足于连锁发展,致力于诚信经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零售业业态竞争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中罗洪程教授提出我过零售业态竞争态势表现在总体竞争态势、结构竞争态势、区域竞争态势、内外资竞争态势等几个方面。这些态势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内我国零售业业态竞争格局将表现出|专业店将代替超市成为市场领导者、百货业在下滑了一段时间后正在慢慢复苏、在六种零售业业态中便利店成为潜力股、业态发展地区间梯度竞争格局越来越明显、内外资本的业态竞争将聚焦在超市和专业店上。姚晓霞学者在中国零售业如何与国外零售企业竞争中阐述了在W
11、TO的要求下,我国零售业从各方面对外资开放,零售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措施:加快国有流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商品市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对商品市场建设的投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阿木尔吉力根在加快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竞争能力的思考中提出加快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竞争能力要从两方面着手: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要加强政府职能履行,微观方面在于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吴小丁、王晓彦在零售企业的过度竞争文章中提出竞争通常能提高经济效率,但现实经济社会中的确存在着竞争损
12、失效率的情况,即过度竞争。提出采用非对抗性竞争战略。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客户、供应商、研发中心、制造商、经销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组成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为零售业中主要的竞争方式。对此,学者鲍丽阐明了我国零售业供应链发展建议:发展电子商务标准,遵循产品生命周期,改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2010,零售业进入新时代,周勇提出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需要把握战略、营运、协调与对等、评价、融资、投资等六个核心问题,并从营运战略与营运竞争的角度来提高经营业绩。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随着国外零售业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提升迅速、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大
13、力提高。但是,同国际零售业相比之下,我国零售业仍然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品牌知名度不高、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等。今后,为了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零售业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国美成功竞争战略为例,首先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然后将我国零售业与外国零售业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势,最后分析国美企业是选择何种竞争战略才能取得目前如此令人骄人的成就,并进一步发展的。2 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分析2.1 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入世后在对
14、外开放的驱动下,我国零售业经过近8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零售市场一直保持着百货商店统一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我国出现。以下用一些数据来解读我国零售业发展41倍: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41倍,年均增
15、长率达到14.6%。17种业态:我国的流通现代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都已出现。目前,零售业的20余种业态在我国均已出现。96%消费品放开:经过20多年的改革,零售业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目前,96%的消费品、95%的农副产品流通完全放开,企业自主采购、自主定价、自主经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1500万个零售网点目前,我国各类零售网点1500万个,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8.5万个连锁店:2004年全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8.5万个,比2007年增长18%;营业面积增长2
16、6.5%;零售额增长30.2%,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9.6%。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地连锁企业的销售额,都已超过当地零售总额的20%。非公有制企业超过80%:市场主体从单一到多元。1978年,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销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8%。2007年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中,国有商业企业只占13.3%,集体商业占4.2%,私营商业占18.7%,其余为股份公司、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等,非公有制商业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并将继续得到发展。241个地级城市:全国241个地级城市中,已有一半左右完成了商业网点规划,其中12个已经颁布实施。预计到2010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将
17、超过1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力争实现零售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2000-2007年,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1%,超过同期GD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7成多,比上年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近40%,国内消费市场对GDP的贡献度越来越大。【1】2.2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221发展现状:1、业态层次不齐,差距十分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
18、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我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2、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
19、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2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3、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明
20、显:a、我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 b、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以及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 c、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21、d、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虽然在资金实力、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差距,但仍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地域等优势。因而,如何挖掘自身的优势、寻求市场竞争的着力点是企业的首要思量。【2】2.3 我国零售业发展前景: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
22、元,同比增长15.0%,其中6月份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了3.7个百分点。就我国而言,当前零售业态大致可以细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仓储会员店及家居建材店等。其中,专业店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在零售业中的份额逐年上升,已由2002 年的22.7%上升至2006 年的54.9%(其中加油站为34.6%)。百货店、超市的销售份额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主力业态。此外,像仓储会员店和家居建材店等新兴业态发展速度较快。国内零售业态结构变化已经反映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点符合行业本身的演变规律。预计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我国零售行业中百货店的份额将进一步下
23、降,大型综合超市行业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且各种专业店和无店面销售等新兴业态会不断涌现。未来的10-20 年将是我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2007 年,已有18%的城市家庭步入中产阶层,对应人数已超过1 亿人,而在201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5%,人口规模约为1.7 亿。这部分家庭,其年收入在2.5 万4 万元之间,将成为我国消费快速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且最终使得消费结构以一种多元化方式发展,即城市及部分农村居民消费将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日常消费品,更多地向品牌服饰、化妆品、黄金珠宝等奢侈消费品转化,从普通消费品到奢侈品的消费都将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这种消费结构上的升级势必会有力推动我国消费需
24、求的进一步扩大。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增速不会直线提高,而是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2009 年12 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 亿元,同比增长15.2%,但比2008 年全年平均增幅下降了6.4 个百分点,扣除季节因素,估计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预计将会保持在15%左右,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将突破11 万亿元大关。【3】3 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3.1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分析:战略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那些为保证组织在现在和未来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形成的一个概观,即对企业的战略形成有影响的关键因素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浅析 我国 零售业 竞争 战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