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居住建筑节能实施细则DBJ1550.doc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居住建筑节能实施细则DBJ155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居住建筑节能实施细则DBJ1550.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广州2006年3月1前 言根据广东省建设厅粤建科函2003622号的要求,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全省3个单位共同编制本实施细则。在本细则的编制中,编制组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进行了细化,补充了具体的规定,并对某些条文增加了相关的要求,并给出了常用的参考数据表等。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的基础上,本细则还增加了“7 建筑节能的设计审查”和“8 建筑节能的工程监理、验收规定”两个章节。在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第
2、2章的基础上增加了“2.1 附加术语、符号”,在第4章的基础上增加了“4.1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一节。本细则由广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细则在实施的过程中,请各个单位注意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广州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杨仕超 杨树荣 孟庆林 任 俊 石民祥 吴培浩 马扬目 次1 总则2 术语、符号3 建筑节能设计一般规定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5
3、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6 采暖、空调、通风设计7 建筑节能的设计审查8 建筑节能的工程监理与验收附录A 夏季和冬季建筑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附录B 建筑物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附录C 典型外墙构造及其性能指标附录D 典型屋顶构造及其性能指标附录E 典型外遮阳构造的外遮阳系数附录F 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系数附录G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参数附录H 常用建筑材料性能计算参数附录I 节能空调产品性能附录J 建筑设计说明和节能设计参数表附录K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附录L 围护结构统计方法规定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热
4、环境,提高空调和采暖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为更好地执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1.0.2本标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1.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空调暖通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的前提下,将空调和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1.0.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国家现行的有关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如下:1 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T50033-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广东省标准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 相关的产品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7-86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87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11976-89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 13686-92钢窗建筑物理性能分级GB/T 13684-92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94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
6、T 15226-94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8-94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16729-1997PVC塑料窗建筑物理性能分级GB/T 11793.1-89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93风机盘管机组GB/T 19232-2003热量表CJ/T 128-200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 1999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 7725 199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2021.3 2000家用燃气取暖器CJ/T 1132000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GB 693294常压容积式燃气热水器CJ/T 3031-95蒸汽压缩循环冷
7、水(热泵)机组 - 工商业用或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12000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362-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 18431-20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 户用和类似用途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0.2-200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7-2002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6-20021.0.5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可先按第4章“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的各项条款评定设计方案,并据此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对于建筑设计不能符合强制性规定时,可使用
8、第5章“对比评定法”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2 术语、符号2.0.1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W)overall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考虑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一个系数,其值为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的乘积。某个朝向的平均综合遮阳系数:是该朝向各个窗口的综合遮阳系数按各自窗面积的加权平均值。即: (2.0.1-1)式中:Ai单个窗的面积;SW,i单个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整栋建筑平均遮阳系数:是建筑各个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按各朝向窗面积和朝向的权重系数加权平均的
9、数值。各个朝向的权重系数分别为:南、北朝向取0.9,东西朝向取1.25。即: (2.0.1-2)式中: AE、AS、AW、AN东、南、西、北朝向的窗面积;SW,E、SW,S、SW,W、SW,N东、南、西、北朝向窗的平均综合遮阳系数。2.0.2平均窗墙面积比(CM)mean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整栋建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整栋建筑的外墙面的总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面积)之比。某个立面窗墙面积比:是指该建筑立面所有外窗的面积(即窗洞口边缘围成的外窗展开面积,包括阳台门)与该立面围护结构面积(即建筑楼层标高与开间轴线围成
10、的展开面积)的比值。某个朝向窗墙面积比:是该朝向各个立面窗墙面积比按照各个立面面积进行的加权平均。整栋建筑平均窗墙面积比:是外墙各个朝向窗墙面积比按照该朝向立面面积进行的加权平均。它用来查取表4.0.7中外窗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整栋建筑平均窗墙面积比: (2.0.2)式中:CM,E、CM,S、CM,W、CM,N各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AE、AS、AW、AN各个朝向的立面展开面积。2.0.3对比评定法 custom budget method 将所设计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能耗和相应参照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能耗作对比,根据对比的结果来判定所设计的建筑物是否符合节能要求。2.0.4参照建筑 refer
11、ence building采用对比评定法时作为比较对象的一栋符合节能要求的假想建筑。2.0.5 空调采暖年耗电量(EC)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和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1 空调年耗电量 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单位:kWh/m2。2 采暖年耗电量 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冬季
12、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单位:kWh/m2。3 空调、采暖年耗电量(EC)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和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单位:kWh/m2。4 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ER、COP) energy efficient ratio在额定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的比值。2.0.6 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ECF)annual cooling and heatin
13、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factor实施对比评定法时需要计算的一个空调采暖能耗无量纲指数,其值与空调采暖年耗电量相对应。2.1 附加术语、符号2.1.1 材料导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在稳态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板,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W/(mK)。2.1.2 热阻(R)thermal resistance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为材料厚度与导热系数的比值,单位,m2K/W。2.1.3 材料蓄热系数(S) heat store coefficient of materi
14、al当某一足够厚度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单位:W/(m2K)。2.1.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围护结构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m2K)。单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2.1.4-1)式中:d单层材料的厚度,m;单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W/(mK)。多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2.1.4-2)式中: di单层材料的厚度, m;i单
15、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W/(mK)。注:0.168为内外两个空气边界层的热阻值。某个朝向平均传热系数:是该朝向不同外围护结构(不含门窗)的传热系数按各自围护结构面积(不含门窗面积)加权平均的数值。即: (2.1.4-3)式中:Ki不同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Ai不同外围护结构的面积,m2。整栋建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是全楼各朝向外围护结构(不含屋顶、门窗)的传热系数按各朝向围护结构面积加权平均的数值,或整栋建筑不同外围护结构(不含屋顶)的传热系数按各自围护结构面积加权平均的数值。即: (2.1.4-4)式中:KE、KS、KW、KN不同朝向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W/(m2K);、AE、A
16、S、AW、AN不同朝向墙体的面积,m2。2.1.5 热惰性指标(D) index of thermal inertia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D值越大,温度波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单层材料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2.1.5-1)式中:R单层围护结构材料层热阻;S单层围护结构材料的蓄热系数。多层材料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 (2.1.5-2)式中:Ri某层材料层热阻;Si某层材料的蓄热系数。某个朝向平均热惰性指标:是该朝向不同外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按各自围护结构面积加权平均的数值。即: (2.1.5-3)式中:Di不同外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Ai不同外围护
17、结构的面积,m2。2.1.6 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 outside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窗口有建筑外遮阳时透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在相同条件下没有建筑外遮阳时透入的室内太阳辐射得热量的比值。水平遮阳、垂直遮阳、挡板遮阳三种基本遮阳方式的SD计算依据本细则附录;水平百叶和垂直百叶外遮阳装置的SD则根据国际标准ISO15099计算。2.1.7 外窗自身的遮阳系数(SC) shading coefficient of window在给定条件下,太阳辐射透过外窗所形成的室内得热量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窗玻璃(3mm厚透明玻璃)所形成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
18、比。普通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e乘以窗玻璃面积Ag除以整窗面积A。即: (2.1.7-1)式中:Se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按照GB/T2680测试和计算;Ag透明部分的面积,m2; A整窗的面积,m2。非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 (2.1.7-2)式中:K 非透明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非透明部分外表面的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2.1.8 换气次数(N)air exchange rate指1小时内通过房间的空气体积量与房间体积的比值,单位:次/h。2.1.9 典型气象年(TMY)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
19、,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2.1.10 太阳辐射照度(I)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量,单位:W/m2。2.1.11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absorptance coefficient of solar radiation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其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照度之比。3 建筑节能设计一般规定3.0.1本标准将夏热冬暖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图3.0.1)。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
20、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广东省共计21个地区,其中梅州、河源、韶关、清远4个地区属于夏热冬暖地区的部分,按北区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汕头、汕尾、揭阳、佛山、惠州、东莞、肇庆、云浮、潮州、江门、茂名、阳江、湛江等17个地区均按南区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图 3.0.1 夏热冬暖地区分区图3.0.2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6;2 计算换气次数1.0次/h。3.0.3 北区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16; 2 计算换气次数1.0 次/h。3.0.4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合理节能建筑设
21、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空调和采暖总能耗应减少 50%。4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0 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0.1 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和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1 居住区在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进行建筑小区的规划,采用合理的布局、间距和适当的架空层以有利于小区的自然通风降温;并宜在小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采取合理种植乔木、设置凉亭、廊道等遮阳措施,适当布置一定的水域面积。小区内的硬地面宜透水(如透水性锁扣砖铺砌的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完全不透水硬地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冬暖 地区 居住 建筑节能 设计 标准 广东 实施细则 DBJ155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