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 .doc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 .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新区概况1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1二、行政区划1三、自然地理1四、社会经济2第二章 规划背景4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4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启动建设4三、西咸一体化深入推进5四、相关规划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5第三章 规划总则12一、规划目的12二、指导思想12三、规划原则12四、规划依据12五、规划范围和期限13六、规划理念14第四章 定位与目标15一、优势研判15二、新区定位17三、发展目标18四、发展战略21第五章 发展规模22一、人口规模22二、用地规模23第六章 总体布局规划25一、规划构思25二、新区空间区划与管制26三、空间格局28四、空间结构29五、总体布
2、局30六、“四线”管制32第七章 用地规划36一、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6二、居住用地规划36三、工业用地规划37四、仓储物流用地规划37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38第八章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彰显40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40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40三、遗址分布及保护要求41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45第九章 城乡统筹规划49一、城乡统筹现状49二、城乡统筹目标49三、城乡统筹思路49四、城乡统筹的空间布局50五、分区实施对策53第十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56一、产业发展现状56二、产业发展动力58三、产业发展思路与定位60四、产业体系规划63第十一章 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69一、生态体系规划69
3、二、城市水脉营造71三、绿地系统布局71第十二章 城市设计和景观风貌规划77一、现状及存在问题77二、规划目标和理念77三、总体景观风貌控制78四、城市景观结构体系79五、渭河生态景观带景观风貌规划82六、泾河和沣河生态景观带景观风貌规划86第十三章 综合交通规划88一、综合交通规划目标与战略88二、对外交通规划88三、城市路网规划90四、公共交通规划93五、交通服务设施布局规划95第十四章 市政专项规划96一、给水工程规划96二、排水工程规划97三、电力工程规划99四、电信工程规划100五、燃气工程规划102六、供热工程规划104七、环卫工程规划107八、综合防灾规划108九、管线综合敷设1
4、09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规划110一、规划目标110二、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110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112一、规划原则112二、建设发展目标112三、年限、人口与用地规模112四、近期建设用地布局112五、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内容及建设时序113六、近期重点建设项目114第十七章 保障措施119一、创新体制机制119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19三、多方筹措建设资金120四、建设用地实行直通车制度120五、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1203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说明书第一章 新区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接合部,东临高陵县和未央区,北接三原、泾阳县,西邻户
5、县和兴平市,总面积882平方公里。新区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未来拓展的重点区块。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主城相接,与西安高新区、阎良区、临潼区相邻,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隔渭河相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新区北部,有福银、西宝等6条高速(含在建)、G312、G108(310)等2条国道、S208 、S104等2条省道穿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二、行政区划西咸新区行政范围涉及西咸两市7个县(区)、23个乡镇(街道办)。表1-1 西咸新区行政区划所在行政区区(县)街镇乡西安市户县大王镇长安区马王街办、高桥乡、斗门街办、王寺街办未央区
6、三桥街办、六村堡街办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底张镇、周陵镇、渭城镇、窑店镇、正阳镇秦都区钓台街办、陈杨街办、沣东街办、双照镇泾阳县泾干镇、崇文镇、太平镇、高庄镇、永乐镇兴平市南位镇(部分)三、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渭河以南以平原为主,海拔400米700米,地势平坦。渭河以北地势呈阶梯形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一、二级黄土台塬。塬面地势平坦,台塬边缘由于长期受泾河、渭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形成许多沟壑。2、气候条件西咸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七月、九月降水较为集中。年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年最低温度在-8摄氏度左右。无霜期
7、平均为219233天,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并伴有暴雨、冰雹、大风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春末秋初寒潮降温造成冻害。3、河流水系区内主要河流有渭河、泾河、沣河,均属黄河水系。其中,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河流曲折,迂回摆动,长度50公里,河床宽度6001000米,河水较浅,平水期03米,比降0.65。沣河由南向北、泾河由北向南注入渭河。渭河汇入黄河。4、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长陵、顺陵、千佛铁塔、崇文塔、建章宫前殿遗址、阳陵、康陵、义陵、安陵、李昞墓等周秦汉唐时期遗址共17处,其中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四、社会经济1、人口和城
8、镇化水平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89.3万人,城镇人口20.5万人,乡村人口68.8万人,城镇化水平23%。 2、经济发展规划范围内大部分为农田,一产比例较大,二产发展刚刚启动,三产发展比较滞后。渭河以南已建有西安车辆厂、西部汽车城、子午轮胎、法士特、海天制药等企业;渭河以北主要有长庆石化、天宏硅业、渭河电厂、泾河新城、空港物流等企业。2009年,区内生产总值1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94亿元。表1-2 西咸新区基本情况指 标2009年人口(万人)89.3生产总值(亿元)130地方财政收入(亿元)7.5新区面积(平方公里)8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个)166规
9、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394城镇污水处理率(%)6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绿化覆盖率(%)39渭河水质(类)劣V第二章 规划背景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确定了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了区域经济竟相发展、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布局重点集聚在四类特殊区域:第一类是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增长板块,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等;第二类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如广西北部湾、福建海峡西岸地区、吉林图江地区、珠海横琴地区等;第三类是特殊困难地区,如
10、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第四类是国务院确定负有先行先试任务的改革试验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支持和发展这四类地区,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海西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江苏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沿海经济带等14个区域振兴规划和方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出,标志着关中经济区一跃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体现了国家“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总体思路,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咸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
11、的战略机遇。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启动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从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是继上海和北京之后国家批复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西咸两市城市格局和功能将全面升级。2010年6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经省政府审议原则通过,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提出要按照建设上千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适当扩大城市空间,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努力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高新
12、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做大做强金融商务、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形成国际性的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龙头作用。西咸新区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承担着支撑和引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三、西咸一体化深入推进推进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大西安,打造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举。西安和咸阳是两个相距仅25公里的千年古都,山通脉、水同源、路相连、界相邻,2002年,西安、咸阳两市签订了一体化协议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西咸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缺乏抓手等原因,一体化进展不快、力度不大,特别是西
13、咸结合部建设步伐缓慢,没有形成实质性、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局面,目前两个城市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在空间上拓展和内涵上提高,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共赢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西咸一体化由此跃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认为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决定将两市接合部规划为西咸新区,明确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阶段性要求,并以此为突破,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四、相关规划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文件)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
14、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对关中天水地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开发格局、发展重点、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1)功能定位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2)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以西安咸阳为核心,以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沿线走廊为主轴,以关中环线、包茂、京昆、银武高速公路关中段沿线走廊为副轴的空间开发格局。(3)发展重点强化西安科技、教育、商贸、金融、文化和交通枢纽功能,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和城市功能对接,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文化教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
15、进制造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会展中心以及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4)生态保护加强渭河、泾河、石头河、黑河源头和秦岭北麓等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强地下水保护,修复水面、湿地、林地、草地,构建以秦岭北麓、渭河和泾河沿岸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2、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0年10月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最终鉴定和验收,相关内容是:(1)空间格局城镇化格局:形成“一圈两轴两带”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一圈”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圈,以西咸一体化为切入点,加快新区建设,打造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人文历史古都,形成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两轴”即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
16、速公路为东西向主轴,以西包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为南北向主轴,形成“十”字形城镇群主骨架。“两带”即长城沿线陕北城镇带和十天高速汉江沿线陕南城镇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两屏”,即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和秦巴山地生态屏障;“三带”及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带、渭河两岸生态走廊和汉丹江两岸绿色走廊。(2)关中地区产业发展构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资源加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依托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做优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做精资源加工业。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7、纲要2011年1月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对西咸新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以打造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铁路、公路、航空、轨道和管道建设,并加强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以西安为中心2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56小时到达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快速交通圈。 (2)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重点培育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和特种技术产业,促进航天主导产业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调发展;打造西安、安康、汉中、商洛等新材料基地;大力发展水电、风
18、电、光伏发电、核电和生物质能,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构建以西安为龙头,商洛、咸阳、渭南产业聚集区等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陕南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和西安、杨凌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西安经开区大气污染防治、宝鸡高新区节能锅炉与固废综合利用、渭南经开区环保设备等十大示范园。传统产业:加快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推动建设咸阳纺织服装、安康丝绸加工等产业基地,支持发展传统手工纺织产品,努力振兴纺织业。服务业:现代物流方面:强化宝鸡、汉中、安康、榆林等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咸阳空港物流园建设,形成运转高效、畅通便捷的大物流格局。充分发挥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国际配送、采购、加工制造等服务功能,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20年 新区 总体规划 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