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水泥厂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水泥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水泥厂设计.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 在国家建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水泥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获得了迅猛发展。本文围绕兰丰水泥生产线,介绍了该生产线的DCS系统的选型、方案设计、控制策略组态、上下位组态的集成和系统调试过程。 水泥生产过程是一个包含开关量控制和模拟量调节的混合控制过程,本文在介绍与对比我国水泥生产现状和水泥控制的几种常用手段的基础上,选择了性价比高、专为混合控制过程而设计的PlantSeape SCADAHC900系统来控制兰丰水泥生产线的生产。论文提出了兰丰水泥生产线的控制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 论文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系统提供的控制策略组态软件
2、HC Designer,实现水泥生产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输出、关键参数的PID调节,并为弥补系统提供的顺控模块少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利用常规功能模块实现组设备的开停车自动化的方法。 最后,介绍了上位机组态和下位机组态的集成,并完成了系统的综合调试。关键词:DCS、控制策略组态、PlantScape、HC900AbstractIn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 AdministrativeDepartmentS policy of“Control total amountAdjust s缸1lctLlre andEliminate la
3、g,the new type dry-process cement production has developedrapidlyms paper aimed at LanFeng cement production line,introduced theselection of type,project design,control strategy configuration,theintegration of the upper computer configuration and the lower computerconfiguration,production adjustment
4、 about its DCS丑le process of cement production includes the digital contr01 and theanalog control,on the basis of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cement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popular controlmethods in cement production,we adopt PlantScape SCADAHC900designed spec
5、ially for hybrid control process and with bJ【ghperformancecost ratio,to control LanFeng cement production lineThepaper brought forward the project design of this cement production line,andstressed the hardware composing and the soRware structuremS Paper emphasized how to realize血e data acquisition&p
6、r;essand output,the start-stop control of one group of devices and t卜PIDcontrol of some key parameters by using the control strategy confi,rationsoftware of HC DesignerIn order to SOly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sequence blocks system provided,we took general fimction blocks to achivethe automation
7、of the start-stop control in one group of devicesFinally,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tegration of upper computerconfiguration and血e lower computer configuration,and introduced theprocess ofproduction adjustmentWritten by:Lai Haijun(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91Directed by:ProfZhu HongtaoKey wor
8、ds:DCS,Control Stxategy Configuration,PlantScape,HC900第一章绪论l-1水泥生产现状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111我国水泥工业现状 水泥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原材料工业,近二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水泥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的质量、档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其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规模结构仍然很不合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先进的大中型预分解回转窑水泥厂只占10,525号优质水泥只占水泥总产量的10左右“1,形成了“大而不强”的局面,全国水泥厂的平均规模年产不足lO万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
9、。各地水泥产量的增长往往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从整体上看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立窑水泥以及能耗高的湿法旋窑水泥仍占有很大比重,而高质量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却长期短缺。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己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泥工业前进的步伐。 为此,国家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控制总量“1、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建材工业发展方针。明确了要淘汰大批落后的地方小水泥企业,大幅度提高优质新型干法水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达到调整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11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水泥是国民经济基本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水泥生产自1824年诞生以来,180年间生产技
10、术历经多次变革。作为水泥熟料的煅烧设各,开始是间歇作业的土立窑,1885年出现了回转窑。1950年联邦德国虹堡公司研制成功悬浮预热窑,1971年日本石川岛公司和轶父水泥公司研制成功预分解法。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悬浮预热窑发展很快,各种悬浮预热器相继出现。70年代,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工艺,以其高产、节能、高质量、高劳动效率、低环境污染等优点而迅速代替其它工艺,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的首选。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就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成就,如原料预均化、生料气力均化、烘干粉磨、各种新型耐热耐磨材料及电子计算机、自控技术等等,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的全过程,
11、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符合环保要求和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新型干法生产包含了一整套现代化水泥生产新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及半干法生产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六大保证体系。其特点如下:料制备全过程广泛采用现代化均化技术,采用高效率多功能设备,用悬浮预热及预分解技术代替回转窑内物料的堆积态预热和分解方法,装备大型化,生产控制实现自动化,采用新型耐热、耐磨、耐火材料,重视消音除尘,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当今世界水泥生产的主流。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起步于20
12、世纪70年代“3,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直至20世纪末,其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其中,20世纪70年代主要进行实验研究、中间试验和生产实验;80年代从国外成套引进的冀东、宁国、珠江、柳州等4000td和3000td级熟料生产线及国产化的江西水泥厂2000td熟料生产线相继投产,同时引进吸收了国外单机设计、制造技术,使我国初步掌握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90年代,在建设一批引进技术或主机设备的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同时,还建设了一批不同规模的全国产化(自行开发设计、自行设备制造)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标志着我国水泥工业已进入大型化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轨道。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新型干
13、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其速度令人瞩目。一批自行设计建设的2000td、2500td及5000td熟料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且其达标达产周期短,建设投资和生产耗能也大大降低,这预示着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我国的水泥工业面对着不断深化改革和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个历史赋予的极其宝贵的机遇。,必须抓住机遇,踏踏实实地做好技术能力和自身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应该认识到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水泥工业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地开发应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使整个生产系统达到最佳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水泥工业的整体效益和技术水平,随
14、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水泥工业应当有计划、有准备地逐步实现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为骨干的现代化生产方法,从而实现水泥工业“由大变强”和“靠新促强”的战略目标,迎接水泥工业的新发展。12水泥生产自动化技术 当今水泥工业的发展特点是: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单机设各大型化,生产连续性和复杂性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连续性提高,首先要求控制系统能够进行集中管理和操作,统一协调各个车间或部门的生产,确保整个生产连续稳定进行,充分发挥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同时又要求避免由于集中带来的危险。由于生产速度的加快,这就要求控制系统也能快速可靠地作出反应来适应其速度要求;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提高,使用常
15、规的控制策略很难保证控制指标,必须使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因此,为了提高水泥的产品质量、设备运转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劳动强度,必须实现水泥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当前水泥生产线自动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控制技术。3,它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过去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水泥工业的自动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影响已涉及从管理架构、运作层次乃至企业理念等多个层面,并导致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以网络技术、计算机及其支持软件为基础的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将水泥工厂各个相对孤立的局部控制系统、专家系统、管理系统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计算机网络系统,对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和管
16、理过程的信息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及协调,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相结合的水泥工厂自动化。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要适应新的竞争模式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过程提出的高质量、高速度、高灵活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具有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相结合的工厂自动化系统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121水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70年代以前早期的水泥厂自动化,只是水泥生产线上的各个生产车间内部相对独立并且较为简单的生产过程控制,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它是由常规的一次仪表,二次仪表以及各种继电器、保护装置组成,各车间设立车间控制室及配电室,对本车间的生产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并实现
17、各种联锁保护。各车间控制室通常设有仪表盘、模拟盘及操作台。 280年代初,我国分别从日本、丹麦全套引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其生产控制要求设立中央控制室,把过去分散的车间控制集中到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操作与监督,马达开停逻辑控制采用PLC进行控制,过程变量则在中控室采用了大型仪表控制盘,实现集中监控。随后,由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2000td新型干法预分解水泥生产线也采用了此种先进的控制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泥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380年代中期,基于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管理的集散型控制系统在水泥厂中逐渐得到应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是以分散的控制设备来适应分散的过程对象,并将它们通过数据高速公路
18、与基于CRT的操作站相连接,一起实施实时工业过程的控制与监视。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散、负荷分散,从而危险也分散,克服了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负荷集中、危险集中的弱点。水泥生产线采用DCS进行控制后,取代了传统的二次模拟仪表、大型仪表控制盘及用于设备之间联锁用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继电器和电缆。中央控制室的面积与原来的相比,也缩小了几倍。由于DCS是采用大屏幕彩色CRT进行显示,通过计算机键盘及鼠标等输入各种控制命令,且有些DCS系统还有对各种指令输入有记忆的功能,所有这些不但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同时也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的加强起到促进作用。此时,中央控制室己经是生产的调度指挥中心,与传
19、统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水泥工业自动化又向前迈进一大步的同时,缩小了与国际水泥大公司在这方面的差距。 490年代中后期,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对水泥工厂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DCS系统的价格在下降,各种小型PLC在各种单机控制装置上被广泛采用,现场总线的问世,使微机在其价格成倍下降的同时,性能成倍地提高,这些都对水泥工业的自动化产生着巨大影响。首先是DCS系统的控制范围增加了。早期系统控制的范围一般是水泥生产线的主工艺流程,如从原料配料到水泥入库的三磨一窑等主要车间,其它辅助车间如石灰石破碎及输送,水泥包装及成品发运,空压机站等还采用常规仪表进行过程变
20、量控制,采用继电器或小型PLC进行马达开停的逻辑控制。而在90年代中后期,DCS系统的控制范围基本上包括整个水泥生产线上的所有车间。其次是DCS系统采集的信息量增加了。早期为了降I氐DCS的造价,尽量减少DCS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因此DCS系统采集的信号当中,有许多是综合信息。当某一综合性质的事件发生时,还需经过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分析,甚至到现场检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而现在DCS系统不但采用点对点方式而且采用廉价的通讯方式与部分单机控制装置的小型PLC或某些专用的控制系统,例如: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大批量的数据交换。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现代企业管理者
21、已不能满足传统的DCS对水泥生产线的控制,为了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改造传统管理方式的同时,寻求着一种更高效,更精确的管理方式。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问世,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将工厂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与工厂的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联接在一起,将过程控制系统采集到的全厂的实时生产数据及质量数据送入管理网进行分析、统计和存档,同时也将工厂各个部门的管理子系统如备品备件库、原材料库、人事、劳动等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存档,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思维、判断和决策,实现精细管理。12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的常用控制手段目前,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常用的控制手段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集
22、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1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1,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用它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已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所以目前人们都把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为了避免与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Pc相混淆,所以仍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LC具有以下特点:(1)PLC最初就是为进行逻辑控制而设计。1,在逻辑控制
23、方面拥有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2)PLC在控制装置级实现三电一体化,配置灵活,结构紧凑。(3)PLC在硬件上采取了一系列抗干扰措施,在软件上采用了故障诊断技术及在系统一级的冗余配置,工作方式采用周期循环扫描,对输入输出集中进行,因而具有很高可靠性。1。(4)PLC仅在关键部位选用冗余结构,在价格上大大低于DCS系统,性能价格比高。但是由于PLC功能及其相关技术的限制,其控制的对象都较为简单,一般只用一个PLC站进行控制,很少有通过联网或其它途径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控制。综上所述,PLC控制的优势主要是适合于现场局部控制,弱点主要表现在网络和复杂控制方面,因而仅使用PLC不适宜控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水泥厂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