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
《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教学设计王莹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物理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授课日期2016.7.6教材书名: 物理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7 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莹莹怀柔区张各长中学18310233017实施者王莹莹怀柔区张各长中学18310233017指导者侯继泉怀柔区教科研中心13611139893其他参与者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
2、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苦的探索精神。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微观世界是运动的,学会由宏观现象可以认知微观本质的物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微观本质时需要建立模型的直观的研究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应用本节所学解释身边的有关现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3、:本节内容旨在揭示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可佐证“微观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这一教育因素,借助身边的扩散现象感知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事实,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生活事例了解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明白物质的形态特点“固体难以压缩和伸拉,有一定的形状、液体难以压缩伸展,但亦改变形状、气体既易压缩又易扩散,无固定形状”的物理原因;明白生活谚语如:“破镜不能重圆”的字面的物理原因;学会用微观结构的基本事实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物态变化等有关的自然现象,能更好地渗透学科知识交差的物理教学的和谐美,如理解语文教学中的诗句:墙内开花墙外香、稻花香里说丰年 认识由宏观现象
4、可以认知微观本质的物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微观本质时需要的建立模型的直观的研究方法。 学好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为理解后续课程“物体内能、内能的改变和各种热现象的本质”打下基础。学生情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难处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化学知识滞后)还不足以深刻理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对象作为实施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非常关键。 因此对分子动理论观点的认识,属于初步了解的层次,重点应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从中提炼出印证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的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
5、。教学设计应遵循:内容由感性到理性,难度由低到高,渗透方法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学习,讲授,课堂练习。教学手段:广口瓶、二氧化氮气体、玻璃瓶、量筒、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烧杯、热水、冷水、滴管墨水、分子引力演示器、系着棉线的细铁丝圈、肥皂水、一次性注射器,多媒体ppt课件。技术准备:自录气体扩散实验视频、学生参与观察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与现象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
6、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系列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研究方法。(2)探究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 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观点。问题框架(可选项)一、什么是分子猜想:分子组成物质时是只有一两个分子吗?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特点 物质与分子之间的关系?二、猜想:分子在组成物质时是如何排列的?分子之间有空隙三、猜想: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扩散
7、现象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四、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实验)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五、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不停的运动着,那么固体、液体为什么还具有一定的体积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通过五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物质结构的基本事实。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创设情境以王安石的诗梅花为导入新课。好奇古诗当中隐藏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多媒体ppt展示新课讲解1、介绍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2、从实验活动中,理解物质分成最小微粒依然保持物质原有的特性,给出分子的定义。3、通过具体形象地描述介绍分子的特点。总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结构 微观 模型 教学 设计 莹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