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doc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北师大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学 科:历 史姓 名:金 莹学 校:高陵县泾渭中学日 期:2011年6月9日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学思路】指导思想在新课改的精神号召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结合近年来提出的导学案和高效课堂的新教学思想,以体现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本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整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古今结合,使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
2、们身边。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主张及学说,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推动了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学情分析本课涉及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哲学理论性很强,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就七年级学生来讲,对于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对于当时各家
3、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通过看书比较容易把握,但对于当时的百家争鸣背景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经济的发展,这一根本原因如何导致思想的冲撞,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过程与方法收集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在留言板上谈谈对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学派思想的认识和欣赏的原因。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习在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情感态
4、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短片、PPT课件出示大量图片。【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教学准备】PPT课件、小黑板、图片、歌曲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问答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列表归纳法等【教
5、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校教学楼前孔子塑像图片,并播放歌曲千年孔子。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听歌曲,感受氛围。设计意图:创设情景,由此导入新课学习。新知探究:一、孔子:1、思想方面:教师活动:(1)、介绍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PPT展示孔子像及其学说指导学生看,提问:孔子在思想上创立什么学派?有何主张?学生活动:(1)、结合课本介绍,回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2)、阅读PPT展示的孔子学说内容。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孔子的思想成就。2、教育方面:教师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 活跃 百家争鸣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