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XY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XY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XY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机电一体化06-1班 学 号 34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0年6月2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专业 机电一体化 班 机电2006级 1 班 学号 34 姓名 主要内容:(一)分析课题要求,拟定总体设计方案,查阅相关文献;(二)电机、微处理器及电气控制、检测部分相关元器件选取;(三)系统总体功能及各部分结构组成硬件、硬件接口电路及相关软件设计;(四)完成设计说明书、翻译外文资料及其它相关要求。
2、基本要求:1对两坐标工作台及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研究;2画出硬件结构图、工作流程图和相关电路图及软件设计;3撰写毕业设计,查阅中英文献不少于20篇;4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精确性、稳定性。主要参考资料:1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 孙传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变频器基础及应用 第2版 刘伟强等 冶金工业出版社3PLC系统配置及软件编程 宋伯生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汪文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 王晓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6上网查阅最新资料完 成 期 限:2010.3.12010.6.19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0年 2月 26日目 录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1 前言1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述1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1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技术51.2.3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61.2.4 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71.2.5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92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92.1 确定主要参数102.2 总体方案设计103 机械系统设计 113.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工作原理113.1.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23.1.2 滚珠丝杠螺母副间隙的调整方法133.1.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支承143.1.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保护143.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校核153.2.1 主切削力
4、及其分切削力计算153.2.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163.2.3. 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163.2.4 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163.2.5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193.2.6 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203.3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13.3.1 步进电动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223.3.2 步进电动机的振荡和失步253.4 步进电动机的选型与校核253.4.1 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253.4.2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263.4.3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273.4.4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加速力矩273.4.5 计算进给系统所需的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5、的各种力矩283.4.6 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283.4.7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110BYG250A293.5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特点303.6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304 控制系统设计 314.1 硬件设计314.1.1 RS-232C通信接口电路设计314.1.2 单片机的选择324.1.3 可编程RAM/IO芯片8155H344.1.4 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354.1.5 I/O口的分配364.1.6 驱动系统设计374.1.7 电源转换404.1.8 传感器和控制面板设计404.2 软件设计424.2.1 总体方案设计424.2.2 主流程图424.2.3 INT0中断服务流程图434.2.4
6、连续鸣音30ms的控制子程序清单434.2.5 显示与延迟子程序444.2.6 步进电动机位置控制454.2.7 步进电动机的加减速控制464.2.8 绘制图弧程序流程图485 全文总结 49致 谢 50参考文献51附 录53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摘 要双坐标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而且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降低成本,是微机控制技术的最简单的应用。开环控制能充分的利用微机的软件、硬件功能以实现对机床的控制,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 进一步提高机床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机械部分采用步进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器带动滚珠丝杠拖动工作台在直线滚动导轨副上运动,其中,步
7、进电动机选用110BYG250A型号。工作台控制部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作为主控器;采用RS-232C标准串行口,通过MAX232电平转换器,实现与上位机PC的通信;利用8155H芯片实现与键盘/显示器的连接;选择步进电机配套驱动器WZM-2H110MS驱动步进电动机实现加、 减速、急停等操作,从而实现对工作台的控制。关键词:步进电动机/单片机/8155芯片The Design of The Double Coordinates NC Worktable Mechatronics SystemABSTRACTThe design of Double Coordinates NC Wo
8、rktable Mechatronics System is an open-loop control system.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and can ensure the precision, lower the cost.It is the most simpl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It can fully utilizes the crisi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function to
9、realize the control of machine tools; Machine processing is expanded and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s further improved. This machine part adopts stepper motor through the gear reducer to drive the ball screw to drive the worktable to work in the linear rolling, in the addition ,the stepping motors mo
10、del is 110BYG250A. The control section uses AT89C51 as the CPU, uses the RS-232C standard serial, through the MAX232 level converter,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C, use 8155H chips with the keyboard/monitor connection, and choose stepper motor drive WZM - 2H110MS to drive add, slowing down,
11、stop and so on operation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workbench.KEYWORDS: stepper motor/SCM / 8155 chip661 绪论1.1 前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建立在机械、电子、传感器、接口技术、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技术,通过对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工业产品和生产过程最优化。在机械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
12、特征的发展阶段。 在传统的机械设备通常需要采用比较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来连接各个相关的执行构件,以保证各执行构件动作的同步性和协调性。机械传动部件之间的机械磨损、间隙配合等所引起的运动误差和传动链较长等常常影响设备传动精度和效率。而且,由于人机的直接接触,事故发生率较高,后果较严重。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可以用电子器件、微型计算机来控制和实现各执行构件的动作及功能关系协调,实现机械产品操作的全部自动化。通过微机控制系统可以精确地按照预先给定量,同时可使相应的机械动作、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执行校正、补偿,从而可以达到单纯机械方法所实现不了的加工工艺精度。本文重点是二维工作台的机电系统控制的
13、设计,即通过对小型机械设备的机械和机电控制相结合来加深自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简单设计过程的了解。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述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1.2.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包括一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与检测部分、信息处理与控制单元各要素和环节之间相联系接口。具体系统中,要素的构成不太一样,例如,开环控制系统当中,不需要检测元件。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图1-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来看,与人体有着完美的相似性,如表1-1所示。表11给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要素与人体构成
14、要素的对应关系机电一体化系统要素功能人体构成要素控制器(计算机等)控制(信息存储、处理、传送)头脑传感器检测(信息收集与变换)感官执行部件驱动(操作)四肢动力源提供动力(能量)内脏机械本体支撑与连接躯干(1)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传递运动和动力,并形成有机的整体。几乎所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都离不开机械本体。例如,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机身和床身;指针式电子手表的表壳。因此对机械本体的设计要求有:l 结构新颖,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刚度大、动态性能更好、热变形小、磨损小。造型美观、色调和谐。l 整机结构使用方便,操作和维修简易。 (2) 驱动部分。按照系统
15、控制要求,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功能。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其中以电能为主。因此对其要求有:l 充分发挥执行部件的驱动特性,满足快速响应和工作平稳性的要求。l 足够的驱动功率余量,防止执行部件因瞬时过载而损坏。l 良好的散热措施。自动保护措施,如过压、欠压、过流、过热保护等。 (3)传感与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作用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要求体积小、便于安装与连接、检测精度高、抗干扰及控制性能好等。图
16、1-2 传感器分类(4)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根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功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相应的接口所组成。硬件一般包括输入输出设备、显示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数控装置。机电一体化产品要求信息处理速度高,AD和DA转换及分时处理时的输入输出可靠、精度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5)执行部件。 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通常由执行元件、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是实现系统目的功能的直接操纵者。执行部件一
17、般是运动部件,常采用机械、电液、气动等机构。执行机构的基本构成包括工作部分和导向部分。工作部分的形状和结构与工作对象直接相关,直接作用于工作对象。导向部分主要包括运动中的导轨导向和轴承导向。由于逐渐趋向精密化和高速化,从传统的使用滑动导轨和滑动轴承,多采用滚动轴承、滚动导轨、静压轴承和静压导轨。在要求更高速度的情况下,则采用非接触式轴承和导轨,如空气静压轴承和导轨、磁力悬浮轴承和导轨等。基于以上结构和功能要求,对执行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有:l 实现所需的运动。l 传递必要的动力。l 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5个组成部分在工作时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所规定的目的功能。在结构上,各组成部分通过
18、各种接口及其相应的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内部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整产品。1.2.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的连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内部及各要素之间,通过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流动、信息控制、能量转换,有机的融合,集成一个完整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接口耦合、物质流动、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的四大原则,完成以下内容:1) 变换。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输的要素之间,由于信息的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串行码与并行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实现信息或能量的交流,必须通过接口完成信息或能量的统一。涉及的接口包括传感器接口、计算机接口。2) 放大。在两个信息强度相差悬
19、殊的要素之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3) 耦合。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在要素之间能可靠、快速、准确地交换,不需符合时序要求、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接口应该具有信息逻辑控制的功能,使信息按规定模式传递。4) 能量转换。能量转换包括执行器、驱动器,各要素之间的不同类型能量的转换,应该满足最优转换方法与原理。5) 信息控制。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在软硬件的保证下,要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判断、决策,已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系统,还包含了知识的获取、推理机制及知识学习等以知识驱动为主的信息控制。6) 运动传递。运动传递是指各组成要素之间不同类型运动的变换与传输以及以运动控制为目的的
20、优化。若要完成以上内容,各个子系统相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些联系条件就是接口。如图1-3所示图1-3 接口分类按输入/输出性质分,接口可分为以下四类:l 零接口。不进行任何变换和调整,仅起连接作用的接口,如插头、插座、导线、电缆等。l 无源接口。只用无源要素进行变换、调整的接口,如齿轮减速器和进给丝杠等。l 有源接口。含有有源要素主动进行匹配的接口,如电磁离合器、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等。l 智能接口。含有微处理器可进行程序编辑或可适应性的改变接口条件的可编程接口,如各种可编程接口芯片。按接口功能分类,又可将接口分为以下四种类型:l 机械接口。机械连接的接口,如联轴器、法兰、万能插口等。l
21、 物理接口。受接口部位的物理条件如电压、频率、电流、电容、压力等约束的接口。l 信息接口。受逻辑、软件约束的接口,如规格、标准、符号、语言等。l 环境接口。对周围环境条件有保护或隔离作用的接口,如防尘过滤、防水连接器、防爆开关等。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技术(1) 机械技术。在当代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总体技术。系统总体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
22、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XY 坐标 数控 工作台 机电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