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倒计时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倒计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倒计时系统设计.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第二师范自考电子通信本科毕业论文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倒计时系统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0703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所属助学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11年 02月 28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学号学生姓名院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学一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0703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开题时间1月 30日 2月 28日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倒计时系统一、本题的根据:1、说明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
2、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数字钟的发展上看,主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等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一是利用单片机编程技术来设计。这两种设计都存在硬件复杂,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已被大部分家庭需要和使用,而且随着现在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技术含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家电的技术含量
3、,是家电智能化、自动化,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都为了工作而奔波,如果有更方便的家用电器,就能节省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工作,所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家用电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方便。 二、本题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1、运用所学的数字电子知识,和模拟电子知识进行电路设计。 2、设计出的直流电源要求输出精度高,步进电压在0.1V 左右,调整方便。3、使用通用器件。4、要求输出电压在09.9V。 主要内容:1 .课题的背景2 .硬件设计3 . 软件设计4 .软件设计三、完成期间采取的主要措施2011年1月 选题 1月30日2月2日 开题的准备 2月17日2月18日 论文初稿
4、 2月19日2月25日 论文第二稿 2月26日2月28日 定稿 . 四、主要参考文献:1、 肖红兵.跟我学单片机.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02.8 2、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第一版.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04.6 3、 赵晓安.MCS51.单片机原理和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 4、 李广第.单片机基础.第一版.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出版社,2006.9 5、 徐惠民、安德民.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与应用.第一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6 6、何立民.从Cigncr 80C51F看单片机发展之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7、单片机试验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
5、社,2006.8 8、诚志强、胡惠.单片机应用系统应用.自编教材 五、审核意见教师指导意见基于单片机倒计时系统摘 要摘要: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模拟多通道压力系统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压力并放映在显示器上,它可以分析压力过量程,并发出报警。并采用电子秤原理可根据输入单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金额。本篇论文讨论了简单的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倒计时器中的L
6、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LED数码管显示器;keil C;晶体振荡器目 录 绪 论91 课题背景101.1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课题研究方法112 硬件设计122.1 单片机简介122.1.1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122.1.2 单片机系统的应用13.2 单片机AT89C51142.2.1 AT89C51 的基本结构和引脚功能142.2.2 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172.3 LCD简介182.3.1 LCD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82.4 本章
7、小结193 软件设计203.1 中断机制203.1.1 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203.2 定时器/计时器213.2.1 定时器/计时器的结构213.2.2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信号213.3 程序结构类型223.3.1汇编语言的基本结构223.4时钟频率电路的设计253.5复位电路的设计263.6显示电路的设计264 软件设计284.1Proteus原理图绘制284.2Proteus电路仿真与结果分析281.Keil C软件282.Proteus软件294.3、软、硬联接314.4单片机倒计时原理图31结束语32总结33致 谢34参考文献35附录36附录A36附录B37 绪 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
8、断提高。万年历是在传统时钟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现代电子系统,主要包括了基本的时钟显示以及日期的自动查询。而时钟,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传统的时钟主要是机械式传动,由指针显示时间。但是,随着对时钟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时钟出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1.传统时钟有较大的计时误差,不能满足人们对时间计量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2.时钟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传统时钟已经无法适应高科技领域的要求,比如说计算机系统;传统时钟瓶颈的解决办法电子时钟。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瓶颈呢,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时钟领域,那
9、么这些制约条件也就不存在了。单片机就是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和各种接口,这样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一台计算机的属性,主要应用于测控领域。电子时钟是现代电子技术在时钟领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由于纸制万年历只能够进行日期查询,并不能够显示时间。因而,人们提出了如何实现一种能够既显示时间又能够查询日期的电子装备。电子万年历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运用而出。电子万年历主要实现了基本的时钟显示以及日期查询,并运用单片机来控制加以实现,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单片机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万年历的精度,远
10、远超过老式计数钟表, 万年历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万年历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式万年历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重要的意义。1 课题背景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万年历是在传统时钟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现代电子系统,主要包括了基本的时钟显示以及日期的自动查询。而时钟,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传统的时钟主要是
11、机械式传动,由指针显示时间。但是,随着对时钟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时钟出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1.传统时钟有较大的计时误差,不能满足人们对时间计量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2.时钟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传统时钟已经无法适应高科技领域的要求,比如说计算机系统;传统时钟瓶颈的解决办法电子时钟。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瓶颈呢,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时钟领域,那么这些制约条件也就不存在了。单片机就是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CPU,存储器和各种接口,这样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一台计算机的属性,主要应用于测控领域。电子时钟是现代电子技术在时钟领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由于纸制万年历只能够进行日期查询,并不能够显示时
12、间。因而,人们提出了如何实现一种能够既显示时间又能够查询日期的电子装备。电子万年历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运用而出。电子万年历主要实现了基本的时钟显示以及日期查询,并运用单片机来控制加以实现,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单片机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万年历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计数钟表, 万年历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
13、都是以万年历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式万年历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随着对系统更高效率和更低功耗的需求,电信与数据通讯设备的技术更新推动电源行业中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向更高灵活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80年代的第一代分布式供电系统开始转向到20世纪末更为先进的第四代分布式供电结构以及中间母线结构,直流/直流电源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在现有系统加入嵌入式电源智能系统和数字控制。 早在90年代中,半导体生产商们就开发出了数控电源管理技术,而在当时,这种方案的性价比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模拟控制方案相比处与劣势,因而无法被广泛采用。由于板载电
14、源管理的更广泛应用和行业能源节约和运行最优化的关注,电源行业和半导体生产商们便开始共同开发这种名为“数控电源”的新产品。 现今随着直流电源技术的飞跃发展, 整流系统由以前的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控制发展为微机控制, 从而使直流电源智能化, 具有遥测、遥信、遥控的三遥功能, 基本实现了直流电源的无人值守。 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单片机系统、键盘、数码管显示器、指示灯及报警电路、检测电路、D/ A 转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系统框图如图2 所示。单片机系统选用89C51 型号单片机, 内含4 K 的ROM. 采用8255 作为电压输出的扩展接口,8279作为键盘和显示器的扩展接口。1.3
15、课题研究方法直流稳压电源是最常用的仪器设备, 在科研及实验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设计了一套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直流电源。该电源采用薄膜轻触键盘, 可对输出电压及报警阈值以快慢两种方式进行设置, 输出由单片机通过D/A , 控制驱动模块输出一个稳定电压。同时稳压方法采用单片机闭环控制, 单片机通过A/D 采样输出电压, 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若有偏差则调整输出, 越限则输出报警信号并截流。工作过程中, 稳压电源的工作状态(输出电压、电流等各种工作状态) 均由单片机输出驱动L ED 显示,多种显示模式间, 由键盘控制进行动态逻辑切换。本课题研究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高精度简易直
16、流电源的设计, 该电源采用数字调节、闭环实时监控、输出精度高, 且兼备双重过载保护及报警功能, 特别适用于各种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场合。2 硬件设计2.1 单片机简介所谓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1,是指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各种部件的微型计算机,这些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和ROM)、基本I/O接口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等部件,并具有独立指令系统的智能器件,即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果是简单控制对象,只需利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不需另外增加外部设备就能完成。对于较复杂的系统只需对单片机进行适当扩张即可,十分方便。归纳起来,单片机及
17、应用系统有以下特点:(1)单片机具有独立的指令系统,可以将我们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出来。(2)系统配置以满足控制对象的要求为出发点,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3)应用系统通常将程序驻留在片内(外)ROM 中,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4)由于系统规模较小其本身不具有自我开发能力,一般需借助专用的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而实际应用系统简单实用,成本低,效益好。(5)应用系统所用存储器芯片可选用EPROM、OTP芯片或利用掩膜形式生产,便于批量开发和应用。许多单片机(如80C51系列)的开发芯片和扩展应用芯片相互配套,降低了系统成本。(6)由于系统小巧玲垅,控制功能强、体积小,便
18、于嵌入被控设备之内,大大推动了产品的智能化。如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都是典型的单片机电一体化设备和产品。2.1.1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是随着微型计算机、单板机的发展和其在智能测控系统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以8位单片机为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低性能单片机阶段SCM(19761980年)。该阶段是以较简单的8位低档单片机为主,将原有的单板机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该芯片具有原来单板机的功能。其主要代表芯片为Intel公司的MCS-48系列,该芯片内集成了8位CPU、并行I/O端口和8位定时器/计数器,寻址范围为4 KB,没有串行通信接口
19、。第二阶段:高性能单片机阶段MCU(19801983年)。该阶段仍以8位机为主,主要增加了串行口、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和16位定时器/计数器,除片内RAM、ROM容量加大外,片外寻址可达64 KB,有的片内还集成有A/D、D/A转换器。这一阶段单片机以Intel公司的MCS-5l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l系列和Zilog公司的Z8系列为代表。上述机型由于功能强,使用方便,目前仍在广泛应用。198380年代末,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问世。该单片机性能更加完善,主频速率提高,运算速度加快,具有很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更加适用于速度快、精度高、响应及时的应用场合。其主要代表为Intel公司的MCS-
20、96系列等。第三阶段:片上系统阶段SOC(90年代),该阶段单片机在集成度、速率、功能、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向更高水平发展。该阶段CPU数据线有8位、16位、32位,采用双CPU结构或内部流水线结构,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运算速度;采用内部锁相环技术,时钟频率已高达50 MHz,指令执行加快;提供了运算能力较强的乘法指令和内积运算指令,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技术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各个公司研制出了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的单片机。高性能单片机芯片市场也异常活跃,不断采用新技术,使单片机的种类、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rCore)结构。这
21、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概念上的结构。这种单片机由三个核组成:一个是微控制器和DSP核,一个是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核,最后一个是外围专用集成电路(ASIC)。这种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把DSP和微控制器同时做在一个片上。虽然从结构定义上讲,DSP是单片机的一种类型,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高速计算和特殊处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上面。把它和传统单片机结合集成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功能。这是目前单片机最大的进步之一。单片机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正朝着高集成度、低能耗、低电压、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AT89C51 单片机 倒计时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