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论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doc
《毕业论文浅论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论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目录摘要2一、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31.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32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43.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44.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55.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6.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涉及的问题67.人力资源供求预测6二、战略性薪酬管理71.战略性薪酬管理问题的提出和它的含义72.战略性薪酬体系设计83.战略性薪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新要求9三、战略性绩效管理91.绩效管理的内涵92.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概念103.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模型104.战略性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12结束语13谢辞13参考文献14附录15摘要: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日益突显出特殊的重要性,因
2、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为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远景和方向。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来说起到的是一种战略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人的各种观念的汇总,支配着人对其他各种管理活动的指挥。因为人是各项活动的管理主体,也是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只有把人分配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人的最大才能,也就可以使得各项活动得以最佳的完成效果。关键词: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战略薪酬管理;战略绩效管理Summary: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particular the imp
3、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because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for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o provide a vision and direc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for enterprise of oth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played a strategic role in
4、 guiding, strategic thinking is the summary of the various concepts of the people, dominates the command of the people on a variety of oth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Because management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people is the principal, who is also the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of execution and supervis
5、ion, only on the most appropriate location assigned to the person, can play a person maximum, can also make activities to best complete the effect.Keywords: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strategic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一、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化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基础。是组织战略指定、
6、实施、实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简单而言,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对组织中的“人事流”从战略上加以规划和管理,确定出企业在什么时候需要人,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技能的人。1.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
7、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2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
8、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 按期限分: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 按内容分: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使不同的岗位活的适当的人选(包括人员的数量,质量,层
9、次和结构)。一方面能够满足变化的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开放利用组织内现有对人力资源的潜力,是组织及其员工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因为,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满足组织与员工个人两方面的需要。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3.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必要性(1) 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进行战略人力资源部规划。组织所处的政治,经济,技
10、术,文化,市场,法律,等环境的变化,要求组织作出相应的战略与目标,策略与政策等的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影响到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环境预测所作的战略调整方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一适应这种变化,从而确保满足组织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2) 组织内部人力资源自身的变化要求进行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比如:因为战略调整导致现有人员结构的失衡等。这类问题的存在就要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提前作出安排,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调整。(3) 战略人力资源从补充到适应需要有一个过程,应周密安排。(4) 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且适应人力资源的供求存在的某种“刚性”更需要进行战略人力资源规划。4.战略人力
11、资源规划的意义(1)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实现。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要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据并未实现战略目标复位;另一方面,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味制定企业占漯河反战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有助于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规划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这样就有助于确保招聘工作的有计划进行,并且有利于保证人力资源的及时给及。5.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主要陈述在计划期内人力资源规划的总原则,总方针,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制定总规划需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现有人力
12、资源总体状况,规划期可能组织结构调整与技术条件改变等问题。在供求平衡的基础上提出计划期人力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2)战略岗位编制计划。(3)战略人员配置使用计划。(4)战略人员供求平衡计划。根据总规划,岗位编制计划,人员配置使用计划可以做出人员需求计划。(5)战略人员培训开发计划。为公司未来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员的有效途径。(6)战略薪酬福利计划。6.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涉及的问题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涉及的问题主要有:预计企业未来总需求中管理人员的需求,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未来企业内部雇员数量及其变动情况。7.人力资源供求预测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是一企业的战略
13、目标,发展规划与工作任务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等进行估计的活动。在进行需求预测是需要考虑一下因素: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本行业发展前景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变化,主要竞争对手的动向,相关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趋势,人口及其变化趋势,社会发展趋势,政府法规政策及其变化趋势,风俗习惯及其演变劳动力择业期望及其变化等。二是企业内部因素包括目标任务,市场与产品组合,经营区域,生产技术,竞争重点,财务及利润指标等企业的战略决策信息;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控力体质与管理风格,组织气氛与企业文化等组织环境信息;新技术,新管理
14、方法的采用等未来能影响生产率变化的因素。三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现状。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常用的预测技术主要有:(1) 德尔菲法。(2) 经验预测法。(3) 趋势分析法。(4) 总体需求结构分析预测法。 NHR=P+C-T 其中NHR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的人力资源;P为现有人力资源数量; C为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增加的人力资源数量;T为技术进步或设备改进而省略的人力资源数量。(5) 工作负荷法。(6) 人力资源成本分预测析法。(7) 回归分析预测法。(8) 劳动定额法。 N=W/q(1+R) 其中: N为人力资源需求量; w为计划期任务量; q为企业现行定额; R为部门计划期内生产率变化系数。
15、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2) 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二、战略性薪酬管理1.战略性薪酬管理问题的提出和它的含义1) 为什么要提出战略性薪酬管理的问题 薪酬以及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企业往往因为过于关注细节问题而使得薪酬管理活动流于技术层面,最终把对技术本身的检验和评价当成了薪酬管理目的。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是,在涉及有关薪酬的问题时候,很少有企业真正去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昂薪酬管理技术可以使我们达到什么养的目的?”“它是否有助于我们的战略目的的实现?”“它是否会支持我们的组织文化?”这种
16、情况下,企业发现,自己在薪酬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但是却没有起到打的作用。2) 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内涵 战略性薪酬管理实际上是看待薪酬管理职能的遗赠套崭新的理念,它的核心是作出一系列战略性薪酬决策。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从战略的层面来看待薪酬以及薪酬管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薪酬与薪酬管理对员工以及企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薪酬本身并不能领导企业的变革过程,不能界定应当进行何种变革,也不能决定应当建立何种价值观,更不能取代有效的领导。作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薪酬以及薪酬管理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企业的文化相容,并且具有对外界压力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2.战略性薪酬体系
17、设计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否制定了适应市场环境的战略,是否具备实施这种战略的能力以及所有的员工是否认同这一攻略,而当薪酬战略与企业的战略相适应时,他就能有效地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增强他们对组织目标的承诺,促使他们帮助组织成功实现这种经营战略。因此,战略性薪酬管理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在薪酬战略和组织的战略目标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 总之,组织中的薪酬管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薪酬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工具和方法,但选择薪酬工具和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总体战略以及相应的分段阶段战略目标。由于企业的战略可能会在不同时期和应不同经营环境的要求而不断调整,因此,企业的薪酬管理
18、实践也必然需要加以灵活的变通,以适应企业战略以及经营环境的要求。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优薪酬战略以及薪酬管理实践,一切都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要想建立这样一种战略性薪酬体系,就需要遵守不断循环的一下四个步骤:1) 全面评价组织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及其对薪酬的影响。企业的薪酬管理是以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的为导向的,而无论是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还是薪酬本身都会受到诸多新宿的影响。2) 制定与组织战略和环境背景相匹配的战略性薪酬决策。薪酬决策的核心是使企业的薪酬系统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备外部竞争性以及内部一致性,合理认可员工的贡献以及提高薪酬管理过程有效性。3) 将薪酬战略转化为薪酬实践
19、。薪酬战略实际上是企业在做薪酬设计时所坚持的一种导向或基本原则,因此下一步企业所要走的是将这些原则用一定的薪酬系统或薪酬组合体现出来,或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导向要求。4) 对薪酬体系的匹配行进行在评价。薪酬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对其进行不断地重新评价病适时调整,以使之与变化了的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相适应。3.战略性薪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新要求1)减少事务性活动在薪酬管理中所占的比重2)实现日常薪酬管理活动的自动化在战略性薪酬管理理念下,高效率的组织往往把有关职位、能力、角色、员工以及市场的数据整合到同一个计算机系统当中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自动化管理。
20、3)几乎承担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 战略性薪酬管理这一全新管理理念之下,对薪酬的管理与组织的其他所有管理职能都实现了整合,薪酬管理并不仅仅是那些所谓的薪酬专家的专利,直线管理者设置普通员工都要参与其中,企业让薪酬管理者能够及时和准确地获知组织中所发生的所有变化,同时使他们从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由官僚体制的捍卫者转变为真正可以提供建议和支持的、具有全局眼光的专业领域专家。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薪酬管理人员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薪酬制度本身并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环境、使命、战略、价值观、业务要求等来制定个性化的薪酬制度,而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
21、关机先进经验。三、战略性绩效管理1. 绩效管理的内涵1) 广义的绩效管理 管理学上定义的管理就是广义的绩效管理。广义的绩效管理的外延是极其宽泛的,囊括了管理的各个方面。2) 狭义的绩效管理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能力的协议,在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是组织、群体和个人去的较好工作结果的一种管理过程,即绩效管理的运用是作为一个整合过程出现的,它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行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相互配合。2. 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概念所谓战略绩效管理,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绩效管理,他承接组织的战略,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闭循环。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过程,管
22、理者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不断改进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水平,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战略性绩效管理是通过识别、衡量和传达有关员工工作绩效水平的信息,是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逐步定位的方法。因为组织与员工在现实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此,绩效管理系统只有在针对组织进行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够对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的行为进行定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企业告你高层必须准确、清洗、明确地表达企业的目标与战略,从而在绩效管理系统中准确地向员工传达信息,以保证绩效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绩效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与组织的目标相联系,如何体现出这种联系,正是战
23、略性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3. 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模型综合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表明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一个科学、有效地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三个目的、四个环节和五项关键决策。具体而言,绩效管理是组织为实现起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而建立的一个完全系统,有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比和循环,评价什么、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周期、结果应用这五项关键决策是中古那川渝四个环节之中,对绩效故那里的实施效果骑着决定性的作用。“三个目标”从根本上讲的是围绕绩效的,这也是我们界定广义的绩效管理时一再强调的。“四个环节”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构件,缺一不可。1)绩效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 战略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6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