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热量计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热量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热量计设计.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基于ARM的热量计设计摘 要民用住宅的暖气计量一直是供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按使用面积收费的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热量计,该热量计是基于ARM,主要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LPC2103三部分组成。本文详细阐述了热量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介绍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并对误差来源作了简要的分析。热量计是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收费的关键设备,对热量消耗全部智能计算,以用户实际耗用热量为计量收费依据。热量计作为热力公司向每一位住户收费的依据和手段,不仅已广泛被用户所接受,而且由于用热量与费用直接相关,也加强了住户的节能意识。用热量计进行热计量
2、更为科学、合理,既方便用户,又便于管理。关键词:热量计,ARM,热量,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The Design of Calorimeter Based on ARM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in civilian buildings has continuously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heating system.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ollecting fees by the space of rooms leaves much problem to be solve
3、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a new type of calorimeter is introduced, which is based on ARM and mainly consists of flow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RM.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expounded in detail, the inference-resistant measures are presented and the causes of
4、 error are analysed. The calorimeter is a crucial equipment which implements the system reform ofurban heat supply and charges according to heat. It measures and charges on the basis of the users consumption of heat actually. The administration adopt calorimeter to measure heat that not only facilit
5、ates the users,but easy to manage.KEY WORDS : calorimeter, ARM,quantity of heat,temperature sensor , flowsensorIII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选题背景11.2 热量计概述21.3 热量计类型和发展21.4 国内外发展概况3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52 热量计的硬件电路设计62.1 热量计量系统原理框图62.2 热量计的硬件原理框图62.3 外围电路设计72.4 温度测量电路82.4.1 温度传感器82.4.2 DS18B2082.4.3 温度测量电路图112
6、.5 流量测量电路112.5.1 流量测量原理112.5.2 霍尔流量传感器142.5.3 测量电路与输出特性142.6 显示电路设计162.7 电源设计162.8 传输模块设计182.9 本章小结193 热量计软件设计203.1 初始化主程序203.2 温度测量子程序203.3 流量测量子程序213.4 热量计量子程序233.5 显示子程序233.6 本章小结244 系统通讯部分设计254.1 串行通信接口254.1.1 RS232接口254.1.2 RS422,RS485接口254.2 通讯方式选择254.3 本章小结265 抗干扰设计275.1 系统抗干扰设计275.2 硬件抗干扰275
7、.3 误差分析275.3.1 误差来源275.3.2 误差影响(举例)286 结论与展望29致 谢30参考文献31附录3233基于ARM的热量计设计1 绪论1.1 选题背景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每一天能源的消耗与转换不计其数,故保证高效的能源利用率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而热量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更是首当其冲。当前,建筑节能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我国的建筑能耗很高,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城市供暖又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能够调节和控制的供热系统,锅炉和管网热效率特别高。城市供热正在迈出改革步伐,迫切需要高新计量设备进入供热领域,改变我国城市目前采暖技术的
8、落后局面。 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旧的居民供暖体制,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共用一个控制阀,以住宅面积为热量的计量依据收取供暖费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意识的不断加强,这种旧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生活的发展,其弊端也是显得越来越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个人需求的提高,对供暖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如有的人宁愿多花钱,来享受一个暖冬,而有的人依据自身条件喜欢经济一点,过得去就行。居民住房越来越大而人口越来越少,暂时无人住的房间希望不供暖或低温就行,但不论何种需要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希望供暖也能象商品一样,花多少钱,享受多少热量,明码实价,钱花得其所。而现在所有的供暖方式,只要是同
9、一个供暖单位供热,就只能一个样,根本无法依住户的需要自行调节。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并存,非国有企业日渐增多,各单位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的差别也越来越大。拖欠取暖费的情况越来越多,造成各地区收费困难。有的地方收不上费只好不供暖,而现有的供暖方式是全小区或一栋楼一个控制阀,无法区别对待缴费与不缴费的住户,造成大范围停止供暖。供热由供热单位单一方支配,随意性强,缺少制约机制。在现有的供热体制下,取暖费交给供热单位后,这一冬季居民室的冷暖全在供热单位的控制下,无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用户处在被动受暖地位,导致供热质量逐年下降,供热单位与用户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投诉电话逐年增加。由此可见,现有的大
10、锅饭式供暖体制必须改革,让供暖走向市场,把热量回归为商品,让人们对热量的需求如同对普通商品的需求一样,多花钱多买,少花钱少买。民用住宅的暖气计量一直是供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按使用面积收费的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热量计是实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推行按热量收费的关键设备,对热量消耗全部智能计算,以用户实际耗用热量为计量收费依据。热量计作为热力公司向每一位住户收费的依据和手段,不仅已广泛被用户所接受,而且由于用热量与费用直接相关,也加强了住户的节能意识。用热量计进行热计量更为科学、合理,既方便用户,又便于管理。1.2 热量计概述按热量计费,必须具备适用的热量计量工具,而热量计就是建立在
11、分户计量的基础上,通过测量流经散热器的热媒总量以及当时的温度计算热量的损失,热量计量器具实现把热量作为一种商品供应千家万户。一户一表,一户一阀,利用数据传送,采用户内计量,户外统一抄表的方式。一个完整的热量计由三个部分组成:流量传感器,用以测量流经热交换系统的热水流量;配对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供暖进水和回水温度;计算显示器,根据与其相连的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流量和温度数据,通过热量公式计算出用户从热交换系统获得的热量。一般都显示输出总耗热量、总耗水量、瞬时热量、瞬时流量、供回水温度、温差、最高温度、时间等参数。其技术参数还有存储数据性能、传输数据性能、寿命与可靠性、自备电源或电池等。目
12、前,国内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自动热量计是以通用微机为操作平台的微机热量计。这种热量计结合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多种技术,再配以运行在PC机上的友好人机界面,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及简便的操作环境。这种微机热量计普遍采用Intel或兼容的硬件及Windows操作系统(即Winiel架构),具体实现上主要分为两种形式:l)基于板卡的集中式微机热量计 具体做法是将一块采用ISA或PCI总线的板卡插入计算机中,仪器将所需的外部数据信号、控制信号通过导线引至已插入计算机插槽内板卡的扩展端口上,通过定制的应用程序实现各种功能。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速度快;缺点也比较明显:安装复杂,板卡易受机箱内
13、电磁环境的干扰,同时受到插槽的数量限制,扩展性不强。2)基于串行通信的分布式微机热量计 这种类型的微机热量计分为下位机仪器和上位机应用程序两大部分。下位机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上位机应用程序通过特定的通用总线(如RS232、RS485)和下位机进行数据交互。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维护、可靠性高;缺点是速度低、受计算机串口数量限制,不能实现一机多控。1.3 热量计类型和发展按照热量计计量原理(流量测量方式)的不同,户用型热量计可以分为叶轮式、涡轮式、压差式、电磁式、超声波式等种类。这类仪表可直接测得热量,属必须校正的仪表。因为它的价格较贵,不可能按房间来安装,一般都是按户来安装,
14、对居民用户通常都是采用小型的,标准流量为0.6立方米/小时的热量计。叶轮式热量计是通过叶轮的转动测量水的流量,按流速的形式分为单流速式和多流速式两种。单流速式主要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外形美观,但由于流量仅从一个方向冲击叶轮,对叶轮和轴的材质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其腔体较小,对热水的水质要求较高。多流速式主要优点是,由于流量从多个方向冲击叶轮,对叶轮和轴的材质要求相对较低,其腔体较大,内置过滤网,极大提高了抗污水的能力。叶轮式热量计具有耗电少、抗干扰性好、安装维护方便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其测量原理和结构相对简单,对工作条件的要求相对不高,因此现在应用的比较多,在户用表中普遍采用,在热水管网的热计量中
15、占据主导地位。如法国和德国,叶轮式热量计的比例高达90%,但是叶轮式热量计在水中杂质较多时精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超声波式热量计是通过超声波射线直射或反射的方法测量热水的流量,其测量腔体内部没有任何可动部件,对介质的成分没有要求。超声波式的优点是量程大、计量精度较高、压力损失较小,但是易受管壁锈蚀程度、水中泡沫或杂质含量、管道震动的影响,尤其是当测量腔体内存在结垢时将极大地降低测量精度,而且成本较高,功耗较大,在户用表中用量较少。电磁式热量计是按法拉第定律测量热水的流量,其测量腔体内部没有任何可动部件。户用型热量计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是紧凑型,即将进水温度探头与流量计一体,回水温度探头与之分开,计
16、算显示器可与流量计装在一体,亦可拆下。这种结构灵活,不受安装空间限制;缺点在于安装调试较麻烦,其暴露的温度探头使热能易于被盗。一体化热量计把流量计,进水温度传感器,回水温度传感器和计算显示器做在了一体,这种结构安装简单,无需调试,而且成本低廉,其掩埋式的温度探头和新颖的积分温度差算法,极大的降低了“窃能”的可能;缺点在于对安装尺寸有较高的要求。从热量计的组成可以看出,制造热量计的技术比电表、水表、煤气表等要复杂。只有采用高质量的热量计,并综合考虑其经济性、耐用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指标,才能达到供热计量及按热量收费的目的。1.4 国内外发展概况国外,热量是以商品进入市场的。欧洲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
17、就开始进行按户计量,八十年代已全面实行集中供暖按户计量网。美国到八十年代末期应用的热量计量仪表己达到250万台。七十年代末出现的能源危机及能源消耗加大环境污染,使得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成了举世瞩目的大事,促进了发达国家供热计量技术的长足发展。德国规定每栋楼必须安装热量计,每组换热器必须安装温控阀和热计量装置。在法国1980年公布的热计量收费法规中,也明确制定了每栋楼必须安装热计量表,不允许按面积收费。收费方法也作了明确规定:生活热水按热水表计量收费,采暖热费则要分两部分收取,其中30-40%为按建筑面积计算,60-70%按消耗的热量计算。我国早在1986年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仅单位建
18、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而且空调系统的能耗也居高不下。事实上,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原因,除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在于传统的按面积缴纳热费或冷气费的做法无形中纵容了“高能耗”的行为。“高能耗”造成了热费收缴困难等问题。由于我国热计量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与试探性,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争议,比如国外的热计量方式与推广经验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国外的热计量产品能否在中国完全适用?什么样的系统能够应用计量?面对我国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开发什么产品、采用什么系统方式能够经济、简单、可靠,在达到节能目的的同时,满足舒适需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近
19、几年来,国内许多部门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居住建筑建立适合热量计量的供热系统以及热量计量方法方面做了一些示范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不少单位根据建筑采暖必须计量收费的原则,已着手研究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引进、消化、研制相关的控制手段和仪表。天津、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供热单位已经以不同规模,不同供热计量方式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外,热计量产品方面,一方面,国外大公司如:何德鲁美、Hnoeywell、西门子、斯伦贝谢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国内生产企业全面进入起步阶段,热计量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发展很快,己经有数家企业开发出类似产品。目前国外在供热工
20、程中采用的热计量方式可分为4种,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成本效益各不相同。 方式A:楼栋热表 整栋楼的热耗由安装在热力入口的一块热量计计量,并以此计算整栋楼的热费,每户按面积分摊。本方法可用于各种供热系统。芬兰等国采用此方法进行供热计量。 方式B:热分配表户内每个散热器的散热量由蒸发式或电子式热分配表计量,整栋楼安装热量计,每户的耗热量按照分配表的读数进行分摊。由于热分配表安装在独立的散热器上,对供热系统的管路形式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了保证热分配表更好地工作,必须按照标准和生产厂家的要求确定其安装位置。在德国、瑞士、丹麦、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中,热分配表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热分配表分为蒸发式和
21、电子式两种。两种热分配表都是间接计量散热器的散热量,蒸发式分配表主要是通过计量蒸发液来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量;电子式分配表则主要是通过采集散热器表面温度,并利用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来计量散热量。电子式分配表有很多优点,如计量准确,不计量没有使用的散热器的热量,数据可以远传,消除了入户查表的麻烦。 方式C:热水流量表 整栋楼安装热量计,每个住户的耗热量根据安装在住户入口管道上的热水表计量的热水流量进行分摊。通常热水表安装在按户分环的双管系统中。韩国是惟一一个法定用热水表进行热计量的国家,由于该国国内普遍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所以按热水表计量的热水流量进行热量分摊精度很高。 方
22、式D:户用热量计 户用热量计安装在按户分环系统中。户用热量计既可以作为热费分摊的计算依据,又可以直接用于供热单位与热用户结算热费。虽然上述4种方式都能用于计算用户耗热,但准确性、易用性和经济性却存在差异。国内试验的计量方法及仪表基本是采用了国外的计量方式A和计量方式C。同时也试验了我国提出平均温差法和变温差法。国内试验工程中使用的仪表有:叶轮式热量计、超声波式热量计、磁感应式热量计、蒸发式和电子式热量分配表。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按户计量收费,我国己在多个城市进行了按户计量的试验工程,一些城市己开始以各种手段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针对热量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阅读了
23、大量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成功设计、调试了一套用于计量热量的智能低功耗热量计系统。该系统充分体现了热量计的智能化、低功耗、高精度的发展趋势,把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新型的超低功耗热量计的设计中。其中,重点在于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设计及智能化上。除此以外,在软件的设计上也尽量使系统的电流消耗达到最小,实现低功耗。最终热量计能够在水管进出口有温差,叶轮有转动的条件下按照设定的要求不断的累计放热量并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出来。通过采集器连接上位机,物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上位机监视各用户的用热情况。 2 热量计的硬件电路设计2.1 热量计量系统原理框图该配置设计竖井内的管道为双管式,户内水平并联,入口设热量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ARM 热量计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