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ppt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一、概念,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T细胞依赖的、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的。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二、流行病学资料,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为男的两倍。发病高峰,女为2030岁,男为5070岁。25病人于21岁前起病。其罹病率为2/10万10/10万。,三、发病机理,发病机理,(一)AChR Ab起重要作用85MG病
2、人血中有AChRAb,其Ab滴度与临床病情相关;新生儿MG出生时血AChRAb高,病情重,几天后Ab滴度下降,病情减轻;MG病人血浆交换后,其病情随AChRAb滴度下降而好转,若把其血浆,或由其血浆提取的IgG或AChRAb输回,则其病情复恶化;用由电鳗提取所得AChR主动免疫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EAMG,其血AChRAb也高;若把由MG病人或EAMG动物血中提取的AChRAb,输入实验动物,则可致MG的被动转移。这些提示:AChRAb可致MG且与病情相关。在MG病人,尤其是被动转移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用免疫病理学方法,可检出AChRAb。这些提示AChRAb是通过NMJ处突触后膜
3、上AChR而致MG。,AChR Ab的作用机理与AChR和Ach结合部位相结合,竞争性地直接抑制Ach的结合;与AChR上非Ach结合部位结合,通过空间妨碍作用,间接抑制Ach的结合;通过Ab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破坏AChR。也有可能抗AChR周围突触后膜的Ab,通过激活补体,破坏该部突触后膜,结果AChR脱落。,(二)细胞免疫参与,用AChR刺激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的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提示MG病人体内有针对AChR的特异性细胞免疫。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变化,用提纯的特殊淋巴细胞亚群,可行MG的被动转移。说明细胞免疫确参与MG的发病机理。,(三)补体参与,MG病人血中总补体量减
4、少与MG病情恶化有关;MG病人与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有补体沉积。这些提示补体与MG有关。若把AChRAb输入补体耗尽了的实验动物,则不能致EAMG的被动转移。这提示补体也参与MG的发病机理。,(四)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nmmune disease,AID),MG病人身上常可测出其他自身抗体,且多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其胸腺多有增生。这些提示MG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五)自身免疫的起动,具有某些遗传素质易感个体的胸腺肌样上皮细胞感染了某种病毒而成上皮样细胞,其表面出现的新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细胞和体液免疫)。此
5、种上皮样细胞表面新的抗原决定簇与AChR间有交叉免疫性,此种新产生的免疫应答也针对AChR。于是起了针对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的自身免疫。,四、临床表现,(一)首发症状,5060患者首先眼外肌受累,1981年Grob报道首发眼睑下垂25,复视25。首发为肢体无力如下,下肢无力13,上肢无力3。首发为延髓肌受累如下,表情呆板、面颊无力3,构音困难、进食呛咳1。,(二)临床特点,肌无力一般只累及随意肌 肌无力症状呈波动性 肌腱反射开始正常,反复叩击则肌腱反射迅速减弱。而受累肌则开始即可能减弱 经过较长时间,可发生自行部分缓解,但完全缓解少见受累骨骼肌分布不能按神经支配来解释每一病例的肌无力的分
6、布可不对称及程度可不相同,五、临床分型,(一)Osserman分型,型:单纯眼肌型,始终眼外肌受累。激素等治疗反应佳,预后佳。型:轻、中度全身型,有四肢受累。早期治疗反应好,预后好。a型:四肢受累较轻,无球部受累;b:四肢受累较重,有球部受累。型:急性进展型,病程短于半年发展至延髓、肢带、躯干及呼吸肌的严重肌无力。治疗反应较差,预后较差。型:晚发重度全身型,病程长于半年,常由、a、b型等经数年数十年发展而来。治疗反应差,预后差。型:肌萎缩型,即在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少年型:以单纯眼肌型多见先天型:婴儿期发病,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状严重新生儿型:48小时出现症状,持续数日数周,逐
7、步改善至痊愈,成人型,儿童型,COMPSTON分型 型:伴有胸腺瘤的MG 男女发病率相当 型:不伴有胸腺瘤且40岁以下的MG 女性多见 型:不伴有胸腺瘤且40岁以上的MG 男性多见,(二)其它分型,吕传真 单纯眼肌型 延髓肌型 成人型 全身肌无力型 脊髓肌型 肌萎缩型 儿童型 新生儿型,蒋雨平 单纯眼肌型 延髓肌型 四肢及躯干型 全身型 肌萎缩型 新生儿一过型,成人型,六、伴发疾病,胸腺病变 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一般而言,伴胸腺瘤的患者较重。,。,1960年,发现可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桥本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SLE、自身免疫性胃炎、恶性贫血、多发性肌炎、
8、硬皮病、肾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心脏病变 1984年,Hofstad发现16MG有心律失常,尸解发现局限性心肌炎,也有报道左心室功能损害。其它 MS、胸腺瘤之外的肿瘤、EP等,七、实验室检查,ACHR-Ab检测阳性率7090,伴有胸腺瘤的达7693,全身型达8590,而单纯眼肌型为3654。一般无假阳性。胸腺CT发现胸腺瘤及胸腺增生,常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电生理发现低频衰减阳性,正常情况下,神经的重复电刺激使每一次神经冲动释放AChR量减少,尽管其ACh量减少,仍能保证正常的NMJ传导(其安全系数为3或4)。但MG病人由AChR数目减少,安全系数降低,正常重复电刺激所致正常生理性ACh释
9、放减少,也会使NMJ处传导障碍。4090MG病人结果阳性,以全身型明显。,六、诊断,(一)病史及临床表现。(二)疲劳试验 受累骨骼肌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三)ACHR-Ab检测 特异性达99,敏感性达88。但正常者不能排除。(四)低频衰减试验 达1020为阳性,约80的患者出现阳性结果。(五)纵隔的放射学检查10MG病人,尤为老年病人,伴胸腺瘤。相当一部分病人,尤为青年女病人,伴胸腺增生。协和医院组61例眼型病人中,胸腺放射学所见17例(27.87)正常,12例(19.67)增生,32例(52.46)肿瘤。胸腺瘤病人,62可被正侧位胸片检出。胸腺的CT扫描与病理的符合率高达94。纵隔检查虽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重症 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