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工高级课题V抛物线.doc
《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工高级课题V抛物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工高级课题V抛物线.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设计(论文)题目 数控车工(高级)课题V抛物线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零件图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概述l 2.1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l 2.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l 2.3数控加工内容的选择l 2.4数控加工的路线设计l 2.5数控加工的工序设计l 2.6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工步顺序l 2.7定位基准与加紧方案的确定l 2.8夹具的选择l 2.9刀具的选择l 2.10 确定切削用量l 2.11 数控编程的步骤l 2.12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设计l 3.1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l 3.2零件工艺性分析l 3.3确定毛坯l 3.4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l 3.5确定定位基准l 3.6工艺路线的制定l 3.7切削用量的确定l 3.8 刀具的选择l 3.9夹具的选择与装夹方案的确定l 3.10加工设备的选用第四章 轴类零件的编程l 4.1LCYC95循环加工外轮廓常见的参数l 4.2LCYC97循环加工螺纹常见的参数l 4.3非圆曲线加工的基本知识l 4.4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卡l 4.4部分工序的加工步骤l 4.5程序清单l 4.6仿真软件仿真界面论文总结.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 绪论数控加工就是采用数控程序控制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加工方法,数控加工
3、具有工序集中、加工自动化、柔滑性高、加功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数控机床加工中,数控加工程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控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各种形状、不同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就是因为编程人员为它编制了不同的加工程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就是将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背吃刀量等),开关命令(换刀、切削液开/关和工件装卸等)等信息用数控系统规定的功能代码和格式按加工顺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并记录在信息载体上,再通过信息载体将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机床数控装置,从而指挥数控机床按数控程序的内容加工出合格的零件。1.数控机床的产生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零件都具有很大的批量,单件与小批
4、量生产的零件(批量在10100件)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以上。尤其是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国防工业更是如此。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的柔性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与发展起来的。它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的加工手段。根据国家标准,对机床数字控制的定义:用数字控制的装置(简称数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字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叫数字控制,简称数控。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称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缩写)。数控机床即使采用了数
5、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从应用来说,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松加工件、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选择刀具、供给切削液等)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是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2数控系统的发展从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后,数控系统已经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其六代是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基于工控机的通用CNC系统。其中前三代为第一阶段,称作为硬件连接数控,简
6、称系统;后三代为第二阶段,乘坐计算机软件数控,简称系统。3.数控加工的工作原理数控加工就是将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输入到机床,机床的控制系统对输入信息进行运算与控制,并不断地向直接指挥机床运动功能部件-机床的伺服机构发送脉冲信号,伺服机构对脉冲信号进行转换与放大处理,然后有传动机构驱动数控机床,从而加工零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4.数控加工的优缺点数控加工有下列优点:大量减少工装数量,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复杂的工装。如要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适用于新产品研制和改型。加工质量稳定,加工精度高,重复精度高,适应飞行器的加工要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7、情况下生产效率较高,能减少生产准备、机床调整和工序检验的时间,而且由于使用最佳切削量而减少了切削时间。可加工常规方法难于加工的复杂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无法观测的加工部位。数控加工的缺点是机床设备费用昂贵,要求维修人员具有较高水平。3.数控编程及其发展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不同,整个加工过程中不需要人的操作,而有程序来进行控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分析零件图样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路线及工艺参数,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及其位置数据;然后把全部工工艺过程及其他辅助功能(主轴的正转与反转、切削液的开与关、变速、换刀等)按运动顺序,用规定的 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码成数控装置中,以此控制数控机床完成
8、工件的全部加工过程。因此,把从分析零件图样开始到获得正确的程序载体为止的全过程称为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编程一般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1.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程序编制的整个步骤几乎全部由人工来完成。对于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所需要的加工程序不长,计算比较简单,出错机会比较少,这时用手工编程将十分繁琐,特别是加工非圆弧曲面、曲面等表面,或工件加工程序较长时,使用手工编程将十分繁琐、费时、而且容易出错,常会出现手工编程跟不上数控机床加工的情况,影响数控机床的开动率。因此必须用自动编程的方法编制程序。2.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有两种:ATP软件编程和CAM软件编程。APT软件是利用计算
9、机和相应的处理程序、后置处理程序对零件原程序进行处理,以得到加工程序的编程方法。在具体的编程中,除拟定工艺方案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外(有些自动编程系统能自动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参数),其余的工作,包括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编写出零件加工的源程序,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后置处理,编写出零件加工程序单,并在屏幕模拟现实加工过程,及时修改,直至自动穿出数 控加工纸带,或将加工程序通过直接通信的方式送入数控机床,指挥机床工作。 CAM软件是将加工零件以图像形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前置处理,在屏幕上形成加工屏轨迹,及时修改,在通过后置处理形成加工程序输入数控机
10、床进行加工。自动编程的出现使得一些计算繁琐、手工编程困难或手工无法编出的程序都能够实现。 本设计为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从其外形特征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轴类零件。本文根据该零件的图纸及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了详细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方法、使用刀具、加工顺序安排、工步划分,走刀路线和切削用量等,并编制了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等.最后,采用手工编程编制了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并编写了数控车床的加工步骤。第二章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2.1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普通机床加工零件,是用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来规定每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操作者按工艺卡上规定的“程序”来加
11、工零件。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按照编程人员编制的工件加工程序(包括机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工艺参数和辅助运动等)编成程序并以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存储在一个载体上(软盘、硬盘),用它来控制机床加工。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机床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工序的内容复杂这是由于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价格贵,若只加工简单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形状较复杂零件的工序。2刀具进给路线进给路线是指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刀位点)对于被加工零件的运动轨迹,普通机床上对于刀具进给路线的要求不是很高,而数控机床对于
12、刀具进给路线的要求很高,同时使进给路线最短。数控机床可以保证被加工零件获得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使进给路线最短。2.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工序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等3.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如工步的划分、零件的定位与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等。4.调整数控加工工序的程序。如对刀点、换刀点的选择、加工路线的确定、刀具的补偿。5.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2.3数控加工工艺内
13、容的选择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并不是全部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完成,而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艺内容适合数控加工。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因此,在考虑选择内容时,应结合企业设备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解决难题、攻克关键问题和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势。在选择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考虑:(1)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先选择内容; (2)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为重点选择的加工内容; (3)通用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可考虑用数控机床加工。一般来说,上述这些加工内容采用数控加工后,在产品质
14、量、生产效率与综合效益等方面都会有明显提高。相比之下,下列一些内容不宜选择采用数控加工:(1)占机调整时间长。如以毛坯的粗基准定位加工第一个精基准,需用专用工装协调的内容;(2)加工部位分散,要多次安装、设置原点。这时,采用数控加工很麻烦,效率果不明显,可安排通用机39床加工;(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据(如样板等)加工的型面轮廓。主要原因是获取数据困难,易于与检验依据发生矛盾,增加了程序编制的难度。此外,在选择和决定加工内容时,也要考虑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等等。总之,要尽量做到合理,达到多、快、好的目的。要防止把数控机床变成为通用机床使用。2.4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与通用机
15、床加工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往往不是指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工艺过程,而仅是几道数控加工工序工艺过程的具体描述。因此在工艺路线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到,由于数控加工工序一般都穿插于零件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因而要与普通加工工艺衔接好,因此,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工序的划分 根据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1)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合于加工内容较少的工件,加工完后就能达到待检状态。 2)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有些工件虽然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很多待加工表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如
16、一道工序在一个工作班内不能结束)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的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的内容不能太多。 3)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工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如内腔、外形、平面,并将每一部分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4)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于经加工后易发生变形的工件,由于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都要将工序分开。 (2)顺序的安排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安装与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顺序安排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
17、应综合考虑; 2)先进行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 3)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 3)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工序的衔接数控加工工序前后一般都穿插有其它普通加工工序,如衔接得不好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在熟悉整个加工工艺内容的同时,要清楚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加工工序各自的技术要求、加工特点,如要不要留加工余量,留多少;定位面与孔的精度要求及形位公差;对校形工序的技术要求;对毛坯的热处理状态等,这样才能使各工序达到相互满足加工需要,且质量目标及技术要求明确,交接验收有依据。数控工艺路线设计是下一步工序设计的基础,其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
18、量与生产效率,灵活运用普通加工工艺的一般原则,尽量把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得更加合理。2.5数控加工的工序设计当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完成后,各道数控加工工序的内容已基本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已比较明确,对其它一些问题(诸如:刀具、夹具、量具、装夹方式等),也大体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便可以着手对数控工序设计。工序的划分通常采用两种不同原则,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1)工序集中原则 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采用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点是: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数控机床,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艺路线。但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投资大、生产准备周期较长。(2)工序分散原则 是
19、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采用工序分散原则的优点是: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但工艺路线较长,所需设备及工人人数多。因而,在数控加工的工序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零件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加工工序原则。同时,在对图形进行数学处理、计算和编程时,都要力求准确无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小数点差错而酿造重大机床事故和质量事故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数控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把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艺装备、定位夹紧方式及刀具运动轨迹都确定下来,为编制加工程序作好充分准备。2.6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工步顺序刀具的走刀路线:在数控加工中,刀
20、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内容,也反映出工步顺序。走刀路线是编写程序的依据之一。因此,在确定走刀路线时,最好画一张零件简图,将已经拟定出的走刀路线画上去(包括进、退刀路线),这样可为编程带来不少方便。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避免撞刀,工步的划分与安排一般可随走刀路线来进行,确定走刀路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寻求最短加工路线,减少空刀时间以提高加工效率;(2)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加工后的粗糙度要求,最终轮廓应安排在最后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3)刀具的进、退刀(切入与切出)路线要认真考虑,以尽量减少在轮廓切削中停刀(切削力突然变化造成弹性变形)而留下刀痕,也要避免在工件
21、轮廓面上垂直上下刀而划伤工件;(4)要选择工件在加工后变形小的路线,对横截面积小的细长零件或薄板零件应采用分几次走刀加工到最后尺寸或对称去余量法安排定刀路线。2.7定位基准与加紧方案的确定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一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安装定位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也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效率,在确定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尽可能作到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2)尽量将工序集中,减少装夹次数,尽量可能做到在一次装夹后就能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减少由于定位基准转换带来的误差。(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工程系 数控技术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数控 车工 高级 课题 抛物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