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do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机械原理 目录课程题目与目的 1.1设计的题目 1.2设计的目的机构简介设计内容 3.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3.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3.3程序设计,速度,加速度 3.4飞轮的设计 3.5凸轮的设计 总结与体悟1.1题目:牛头刨床机构的课程设计目的:此课程设计主要以牛头刨床为主要设计对象,并依据具体设计数据对机构进行动静态分析与总结。从中学到以下个知识与技能。1. 通过本次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和解决与课程相关的工程问题,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2. 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且有初步的机械选型与组合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产品的能力。3.
2、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运动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4. 进一步提高运算,绘图,表达及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5. 通过编写说明书,答辩与及课后思考,培养表达,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6.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各人分工合作的路径,有效锻炼了集体意思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大大加深了对团队的理解与协作的理解2.1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屑加工的机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图1-1所示及为其实物简图)。如图1-2所示即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机型。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Z1 ,Z2)使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与
3、刨刀作往复切屑运动。工作行程时,刨刀速度要稳定,空回行程时,刨刀要快速退回,即要有机会作用。切屑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以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7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为了减小机械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O2上安装一调速飞轮。切屑阻力图1-2中。 此图为牛头刨床的实物简图1-1设计的牛头刨床的运动简图1-2:杆长LBC=135mm,摇杆摆动角度为33,行程速比系数为K=1.44898,在运动分析中即以转过75为例分析。 图1-2设计数据牛头刨床的设计具体参数如1-3图所示: 图1-3轮O1与轮O
4、2为齿轮传动机构,其具体参数如下图: 飞轮机构的具体参数如下图: 以上数据即为本次设计的参数的具体数值大小,在以下的具体计算以及具体分析运动过程中均以具体数值为基本。 3.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当曲柄位置为75】 速度分析由运动已知曲柄上A(A2,A3,A4)点开始,列两构件重合点间速度适量的方程,求构件4上A点的速度vA4。因为 vA2=vA3=2lO2A=2xn2/60xlO2A=2xx60/60x0.11m/s=0.6908m/s vA4 = vA3 + vA4A3 大小 ? 方向 O4A O2A O4A 取极点p,按比例尺v=0.005(m/s)/mm作速度图(与机构简图绘在同一图样上
5、),如图所示,并求出构件4(3)的角速度4和构件4上B点的速度vB以及构件4与构件3上重合点A的相对速度vA4A3。因为vA4=vPa4=0.005x124.11m/s=0.62m/sLo4A=483.65mm4=vA4/lO4A=0.62/0.48365=1.283rad/svB=4lO4B=1.283x0.54=0.69m/svA4A3=a4a3=0.005x58.37m/s=0.29185m/s对构件5上B、C点,列同一构件两点间的速度矢量方程: vC = vB + vCB 大小 ? ? 方向 xx BCvC=vPc=0.005x137.72m/s=0.69m/s5=vCB/lBC=0.
6、005x16.72/0.135=0.62rad/s加速度分析由速度已知曲柄上A(A2 A3 A4)点开始,列两构件重合点间加速度矢量方程,求构件4上A点的加速度aA4,因为:aA2=aA3=W2 lo2A =(2n2 /60)Xlo2A =(2xx60/60)x0.11m/s2 =4.34m/s2an A4=W2 4lo4A=1.2832x0.48365=0.796m/s2a KA4A3=2W3VA4A3=2x1.283x0.29185=0.75m/s2a N CB=W25 l CB=0.622x0.135=0.0519m/s2a A4 =a NA4+a TA4=a A3+a KA4A3+a
7、RA4A3取极点P,按比例尺0.01(m/s2)/mm做加速度图(与机构简图和速度分析矢量绘在同一样的图上)如下图所示,由影像原理求得构件4上B点和质心S4点的加速度aB和a S4,用构件4上的A点的切向加速度a TA4求构件4的角加速度度a4. aA4= uapa4=0.01X136.76=1.3676m/s2aB=uapb=0.01x152.69=1.53m/s2a S4=0.5aB=0.5x1.53=0.76m/s2a4=atA4/lo4A=0.01x111.21/0.43865=2.54rad/s2(顺时针)a C=a B + a CB + atCBa C=uapc=0.01x134.
8、02=1.34m/s2a5=atCB/lBC=0.01x71.3/0.135=5.281m/s2当曲柄为运动简析图中BC即为122时。 速度分析:速度分析由运动已知曲柄上A(A2,A3,A4)点开始,列两构件重合点间速度适量的方程,求构件4上A点的速度vA4。因为 vA2=vA3=2lO2A=2xn2/60xlO2A=2xx60/60x0.11m/s=0.6908m/s vA4 = vA3 + vA4A3 大小 ? 方向 O4A O2A O4A 取极点p,按比例尺v=0.005(m/s)/mm作速度图(与机构简图绘在同一图样上),如图所示,并求出构件4(3)的角速度4和构件4上B点的速度vB以
9、及构件4与构件3上重合点A的相对速度vA4A3。vA4=vPa4=0.005x114.53m/s=0.57m/sLo4A=496.43mm4=vA4/lO4A=0.57/0.49643=1.154rad/svB=4lO4B=1.154x0.54=0.62m/svA4A3=a4a3=0.005x28.88m/s=0.1444m/s对构件5上B、C点,列同一构件两点间的速度矢量方程: vC = vB + vCB 大小 ? ? 方向 xx BC vC=Pc=0.005x123.23m/s=0.62m/s5=vCB/lBC=0.005x8.75/0.135=0.32rad/s加速度分析:由速度已知曲柄
10、上A(A2 A3 A4)点开始,列两构件重合点间加速度矢量方程,求构件4上A点的加速度aA4,因为:aA2=aA3=W2 lo2A =(2n2 /60)Xlo2A =(2xx60/60)x0.11m/s2 =4.34m/s2an A4=W2 4lo4A=1.154x1.154x0.49643=0.66m/s2a KA4A3=2W3VA4A3=2x1.154x0.1444=0.33m/s2a N CB=W25 l CB=0.32x0.32x0.135=0.013824m/s2a A4 =a NA4+a TA4=a A3+a KA4A3+a RA4A3取极点P,按比例尺0.01(m/s2)/mm做
11、加速度图(与机构简图和速度分析矢量绘在同一样的图上)如下图所示,由影像原理求得构件4上B点和质心S4点的加速度aB和a S4,用构件4上的A点的切向加速度a TA4求构件4的角加速度度a4.aA4= uapa4=0.01X81.81=0.82m/s2aB=uapb=0.01x88.99=0.89m/s2a S4=0.5aB=0.445m/s2a4=atA4/lo4A=0.01x48.34/0.49643=0.974m/s2a C=a B + a CB + atCBa C=uapc=0.01x58.53=0.59m/s2a5=atCB/lBC=0.01x67.75/0.135=5.02m/s2以
12、上两种情况分别为曲柄转过75和122时加速度与速度的瞬时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后面的动态静力分析。取任意两点的目的也是为了消除特殊性,使计算更为准确。3.2动态静力分析(当曲柄位置为75时)首先依据运动分析结果,计算构件4的惯性力FI4(与aS4反向)、构件4的惯性力矩MI4(与a4反向,逆时针)、构件4的惯性力平移距离lhd(方位:右上)、构件6的惯性力矩FI6(与aC反向)。 F14=m4aS4=aS4=0.76=15.49NM14=a4JS4=2.541.1Nm=2.79N/m Lh4=m=0.180m=180mmFI6=m6aS6=aS6=1.34N=95.617N1.取构件5、6基本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课程设计 牛头 刨床 机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