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第A12合同段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
《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第A12合同段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第A12合同段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第A12合同段 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2 编制原则1.3 编制范围2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2.1 工程概况2.2 地形地貌2.3 水文地质条件2.4 气候气象3 施工准备3.1 机械设备、人员进场3.2 临时设施3.3 临时工程3.4 技术准备4 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4.1工期4.2施工进度及劳力安排5 施工方法5.1路基土石方施工5.2路堤防护工程施工5.3排水工程施工5.4土工格栅:5.5挡土墙施工5.6涵洞施工方法6 质量保证措施:6.1 质量保证措施6.2 加强过程控制,实现文明施工6.3 质保体系7 安
2、全措施:7.1安全措施7.2安全保证体系8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8.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附件一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质量检查保证体系框图3、安全保证体系框图4、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附件二1、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2、基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3、基石方爆破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4、垫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公路A12合同段路基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1.1 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1.1.2 设计文件:有关设计图表及工程数量。1.1.3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1.1.4 现行公路定额。1.1.5 现场调查的有关资料。1.2 编制原则1.2.1 必
3、须遵守国家、交通部和重庆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1.2.2 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作。1.2.3 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比选,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1.2.4 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的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选价的高度统一。1.2.5 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破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1.3 编制范围水界公路A12合同段(K54+756K56+025)路基工程。具体内容为路基土石方、排水工程、涵洞工程、改路、改沟、
4、改渠等工程。2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2.1 工程概况2.1.1本合段路基位于石龙隧道出口段K54+756-K56+025,分离式、整体式为一体,以右线贯通,正线挖方量278300余方,填方量278000m3,主要集中在石龙隧道出口K54+800+942高填路基段。该段填土高度最大高达39m,主要为消化石龙隧道弃碴而设;2.1.2 K54+848 1-33.5盖板涵一座,132横延米,砼圬工4162.4m3,浆片圬工1545.15 m3,挖基土石方3941 m3,回填片石309.89 m3;2.1.3 改沟改渠各一条,共782.738m,挖方65175m3,填方1825 m3,片石砼14631
5、.7m3;2.1.4 改路两处,1#改路388.836多米,2改路496.657米,其中挖方共89255.8m3,填方1094 m3,路面砼1738m2,手摆片石2529m2,泥结碎石1361m2,15cm碎石基层20818.82m2,水泥稳定碎石层2235m2,2.1.5 正线挡土墙浆砌块石2607 m3,C20砼4237m3,改路挡墙807 m3,弃渣场浆砌片石挡墙8224m3,附属工程,浆砌片石4712.5m2,一级护面墙及二级护面墙803.2m3,特殊路段木工格栅122631m2。由于该段的崩坡积层厚度达30m。基层面较陡,地理条件差,基底处理困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2.2 地形地貌
6、高填路堤区属丘陵地貌,沟谷地形,高填路填跨越一溪沟,溪沟宽15-20.5m,且常年流水。最大水深1.5m左右,溪沟水江岸坡坡度陡,坡角30-55,界石岸坡坡度较缓,坡角10左右,两侧岸坡全由第四系崩坡积砂岩区,块石夹亚粘土组成。2.3 水文地质条件高填路堤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接受大气降水的补偿及上游地表水的补给,由于溪沟切割较深,两侧岸坡以第四系区块石为主,基岩岩性的泥岩为主,产状较平缓,地下水赋条件较差,区内地下水贫乏。2.4 气候气象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年平均日照1123.1小时。多
7、年平均气温在16.8-18.0,最热月份在每年的7-8月,平均气温28-28.8,最凉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7-9,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雨季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3 施工准备3.1 机械设备、人员进场到目前为止,路基施工队已进场机械设备见表1,并有83人已到现场,后续设备及人员根据本工程的需要随时进场。主要机械设备进场时间表 表1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功率、容量及吨位厂家数量(台)现状进场日期1挖掘机WY160A1.6m3/134KW成都/19991良好2004.72挖掘机PC220-61.0m3/128KW日本/20002良好2004.73推土机T
8、Y32010m3/235KW陕西/20002良好2004.74推土机TY22015 m3/200KW黄河/20012良好2004.75平地机PY1803.4m/136KW天津/19991良好2004.76振动压路机CA25D25t/84KW徐工/20002良好2004.77拖式振动碾ZYTK18B60t/96KW西安/20001良好2004.78夯锤16t1良好2004.79吊车TG350M35t重庆/20011良好2004.710凿岩机TY28天水10良好2004.712自卸汽车2629K15t/191KW红岩/200010良好2004.73.2 临时设施为方便施工,路基施工队就近租用民房居
9、住。3.3 临时工程3.3.1 施工便道高填方路段利用石龙隧道出口及二蹬岩小桥施工便道延伸至施工现场。其它路段利用大黄桷树1#、2#大桥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现场。3.3.2 材料采购水泥采用南川“钢珠”水泥,沿线所需石料、集料等储量较丰富,在附近料场购买,块、片石也可利用路基边坡开挖石料;碎石可购买,也可利用隧道弃碴中石方轧制而成。3.3.3 施工用水本区水源丰富,水质无腐蚀性,可供施工用水(而生活用水,需要净化处理)。3.3.4 施工用电从接龙镇变电所架线至工地。土石方爆破采用发电机25KW、15KW各一台。3.4 技术准备3.4.1测量放样测量班已完成本标段桩橛的交接、导线点与水准点的复测和加
10、密、中桩边桩的测设与复核。3.4.2试验检测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已完成料场的选定,并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拌和砼及砂浆时,试验人员必须在场监督,检测砼及砂浆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塌落度,并签认其施工质量。4 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4.1工期总工期控制在15个月,2004年8月1日开工,2005年10月31日完工。4.2施工进度及劳力安排4.2.1施工劳动力安排:路基土石方施工安排20人配合机械施工;涵洞安排100 人负责涵洞砼浇注,安排30人负责涵洞钢筋、模板制安;改沟安排150人砼浇注,30人负责改沟模板制安;正线挡土墙安排150人砼浇注,渣
11、场挡土墙安排100 人负责浆砌片石,附属工程安排100 人;1、2#改路安排60安排人进行路面施工。4.2.2施工进度(见下横道图)5 施工方法5.1路基土石方施工5.1.1路堤填筑5.1.1.1概述路基填筑前做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和参数,然后根据确定的工艺和参数严密组织施工。本合同段路基填筑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水平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逐层碾压进行填筑。“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流水作业可提高机械利用率且便于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及含水量、控制碾压范围遍数,防止漏压,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八流程”指测量放样、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
12、压夯实沉降水平位移观 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水界路A12标项目经理部 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水界路A12标项目部测、检测签证、路基整形、边坡修整,整个路基施工区做到区段清晰、流程合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及压实度符合要求。5.1.1.2基底处理A 基底处理原则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树根应清除运走。对于因场地清理留下的坑穴、池塘,使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压实到与周围同样的密实度。当路堤的填筑高度在1.0米以下时,应按要求清除表土。场地清理后,应将原地面平整压实后,才能在其上回填场地清理压实后,重新测量地面标高,重新绘制出填挖断面及土方调配图报监理工程师核签后,方进行路基填筑。B 基底处理采用推土
13、机推除地表以下至少100300mm内的腐植土、杂草、表土,人工配合推土机推除所有树根,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至指定地方,并堆放有序。对不适宜的填料彻底清理干净,不留隐患。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路堤基底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在路堤高度小于0.8m时的地段,应将清除表土后的地面翻松,并分层碾压。在稳定的斜坡上,路堤基底横向坡度为1:101:5时,应将原地表土翻松,再分层水平填筑.横向坡度大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半挖半填的路堤,应按设计图纸或监理要求挖好横向台阶,再逐层逐台填筑。
14、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m,应将原地面夯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应将松土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过水田、池塘等松软地基时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填砂砾石或灰土等加固措施。5.1.1.3施工测量在开工之前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检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在开工之前先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路线的中心位置、路基面标高、横断面、边坡度、平曲线的超高、加宽,均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5.1.1.4路基填筑A测量放样:在直线段每50
15、m,曲线段每20m,为一断面测放路基边桩,为保证路基完工后边缘的压实度达到要求,路基两侧在设计宽度基础上再加宽50cm。B 分层填筑:填土路堤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几种不同性质的土填筑路堤时,进行分层填筑,每种土总厚度应大于50cm,将透水性能好的土填在下层,如果透水性能差的土填筑在下层时,其表面做成双向4的横坡相邻两段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接处作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填在斜面的下部,当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时,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宜控制在2以内,高于或低于最佳含水量4的填料,应在取土场或填方路段的路边进行凉晒或洒水处理,直至填料含水量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铺设压实。岩碴路堤每层松铺厚度
16、为40cm,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 ,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铺填粒径20cm以上石料时,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填塞,铺填20cm以下的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横向外侧1.0m范围内,用较细的材料铺筑。100m以内可用推土机作业,超过100m时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C 铺摊整平:填土路堤分层铺摊后,用推土机粗略整平,再用平地机精确整平。岩碴路堤用大型推土机整平,个别不平处,人工配合以细石屑找平。使填料按要求均匀地摊铺在整个路堤宽度上。D 碾压夯实:填土整平后,用50T拖式振动压路机或25T三轮压路机在
17、路基全宽度范围内碾压,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横向接头处,振动压路机重叠40cm50cm,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0cm150c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充分压实。E 检验签证:施工中每层填土压实后,按照土工试验规程要求,利用重型击实试验用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等进行现场填土压实度测定。岩碴路堤则利用固体体积率方法检测压实度,并报监理工程师,随时抽查,保证施工质量。F 路基面整形:路堤从底基分层填筑碾压至设计标高后,路基进入预压期,预压期结束后,利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按设计要求对路基顶面整形,超出部分用刮刀刮掉,不足部分再填土、
18、压实。G 边坡整修:路堤边坡按设计要求坡度,挂线自上而下利用人工进行坡面整修,坡面有冲沟或坍塌缺口时,自下而上分层挖台阶加宽填补夯实,再按设计坡面刷坡。两侧超填部分也应刷除。桥台背后、涵洞两侧填筑选用岩碴等透水性好的材料,每层填筑厚度为20cm,碾压遍数不小于10遍,如无法采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使用蛙式打夯机或夯锤予以夯实,并对每层填筑质量实施检测。H 填石路堤坝的施工顺序一般为:运料堆料摊铺大粒径料破碎补充细料人工局部找平碾压边坡整修和码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路段进行整修下一层施工。5.1.1.5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A 路堤填土碾压前,含水量偏大时,要进行翻松晾晒,含水量偏小时,洒水使填料达到最佳
19、含水量再压实;B 路堤填筑高度预留一定的沉落量以保证路堤的沉降稳定。C 岩碴填筑时严禁倾填,严禁采用超粒径的石块;D 零填挖顶面30cm范围内压实度95%,填料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时再压实;E 雨季施工时,每一层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防止雨水侵泡路基。5.1.1.6高填路基填筑施工顺序及控制A 本段以崩坡积层为持力层,层厚622m,施工前需将沟底大块石分解,基底整平并强夯,要求基底密实度不小于90%。B为保证路堤底部排水顺畅,沿河沟低部填筑一定厚度的砂岩片石,上下游需填至同一水平面。C路堤填片石部分需满足填石路堤的填筑要求,路堤边坡坡脚应码砌大块石,厚度2m,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50cm,填料
20、粒径不大于35cm,每填筑一层需进行碾压,建议用50T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6遍至密实为止。D填石路堤每填筑8m强夯一次,当填至顶面后,铺填0.5m厚的碎石,以找平及填塞空隙,然后再填1m厚的风化泥岩,分两层填筑,逐层碾压密实。E填筑1m厚泥岩后即可进行土石混填,要求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50cm,填筑砂岩石块的最大立粒径不应大于35cm,否则需人工分解;每填筑一层需进行碾压,每填筑8m需强夯一次,碾压机械及要求同填石路堤。F泥岩填筑完毕进行土石混填时,需铺土工格栅,从泥岩顶面开始,每50cm一层,共5层,在两端分别弯折2m,并用撕裂膜磅扎在下一层;如为斜坡地段,格栅在地基中的锚固长度要求不小于4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长沙 公路 水江至 界石 高速公路 项目 A12 合同 路基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