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doc
《重庆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分离式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重庆永江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黄瓜山隧道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江至江津段第一合同段黄瓜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永江至江津段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七月黄瓜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 黄瓜山隧道初步设计图。1.2国家、交通部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3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规则、条例。1.4黄瓜山隧道施工现场调查报告。1.5铁路瓦斯隧道施工规范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黄瓜山隧道穿越重庆市永川区境内的黄瓜山,进口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双柏树村,其北270m有与永川区环城路连接
2、的村级碎石路通过,交通一般,出口位于双竹镇天良村,紧邻与省道S205相通的村级沥青路,交通方便。黄瓜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两洞净距25米,左线全长3138米(K9+596K12+734),右线全长3158米(K9+605.31K12+763.31)。黄瓜山隧道穿越煤层,根据初设图纸设计,瓦斯含量小,属低瓦斯隧道。2.1 地质概述2.1.1地形地貌隧道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黄瓜山为狭窄条状山,走向与构造线一致,至东北向西南延伸,低山顶部地形较平坦开阔,其两侧地形较陡,多形成陡坡及悬崖。沿隧道轴线地形起伏呈“n”字形,最低高程317米,相对高差约224米,隧道最大埋深208.6m。隧道进口位于黄瓜山
3、北西侧斜坡脚处,线路基本垂直地型等高线进洞,地型较陡,斜坡坡向310左右,整体地形坡度1840。出口位于黄瓜山南东侧斜坡坡脚处,斜坡坡向70130,整体地形坡度1020。2.1.2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 地质构造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崩坡堆积层、侏罗系珍珠冲组、自流井组及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4) 崩坡堆积层(Q4c+dl)主要以含碎、块石的粉质粘土为主:黄色、灰白色等杂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含砂岩强风化形成的砂粒,手捻砂质感极强。其间含强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碎、块石,碎块石直径一般1001000mm,部分
4、地表块石甚至可达25m。碎、块石棱角状,排列杂乱无序,分布不均匀,含量2540不等。主要分布于隧道进洞口地形较陡的斜坡坡脚处,厚度1.78.2m。 残坡积层(Q4el+dl)隧道出洞口处的斜坡地带以碎、块石的粉质粘土为主:黄色、紫红色,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干强度、韧性中等,含强中等风化泥岩、砂岩砾石、碎石、块石,砾石块石直径一般1600mm,棱角状,排列无序,分布不均匀,含量1030不等,局部达40。厚度约3.011.8m。(2)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岩性以泥岩为主:紫红色、黄灰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中风化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层间结合一般。主要位于出洞口。
5、(3) 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岩性以泥岩为主:暗紫色、紫红色、灰绿色、黄灰色,颜色较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层理较发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砂质且分布不均匀,局部形成粉砂质泥岩条带及团块。全强风化岩体破碎,部分风化呈土夹碎石状,厚约0.809.20m。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层间结合一般。主要分布于进出洞口段,为隧道进出洞口穿越的主要岩层。(4)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岩性以砂岩为主夹泥页岩夹层。主要分布在隧道洞身段、出口段。砂岩:灰白色泥质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钙质胶结。局部夹厚15mm的煤线。中等风化微风化带岩体较完整完整,岩质
6、硬坚硬。单层厚度5.07m85.10m。泥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薄层厚层状构造。含砂质,局部形成砂质页、泥岩。含炭质,局部夹煤线及厚约1030cm的煤层。为隧道穿越的含煤地层。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质较硬且脆,含煤时强度较低。单层厚度1.009.20m。2.1.3气象、水文隧道地处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寒潮活动较频繁;夏热伏旱多,降雨集中,局部有洪涝;秋季降温快,晚秋多阴雨;冬季较暖,阴多寡照。湿度大。根据永川气象站资料:永川四季分明,冬季65112天,夏季13397天,春季9882天,秋季9866天。无霜期
7、长,年平均无霜期312天。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2C,最冷月平均气温7.2C,最热月平均气温27.7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4.1(1958年8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3.6(1975年12月6日)。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匀,年均降雨量1036毫米,其中夏季(510月)降雨量892.9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9。全年日照1306.7小时,占可照时间数的30。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多风向为NNW风,频率为13。黄瓜山隧道进出口洞口附近地势低洼平坦,黄瓜山顶部地势开阔平坦,分布着大量水田,堰塘及小型水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若隧道施工不当,易造成这些地表水体的渗漏,造成洞内涌水量增加,危害
8、施工。2.1.5不良地质现象本隧道区及周围滑坡、崩塌、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进出口稳定性、穿煤及瓦斯。2.1.5.1隧道进出口稳定性隧道进口段崩坡堆积层厚0.88.2m,强风化带厚度0.86.2m,岩土界面坡度1728度,与斜坡一致。自然斜坡在长降雨+暴雨的工况下,沿岩土界面的稳定系数为1.181.50,自然斜坡稳定,隧道边仰坡开挖后,将使土体形成临空面,洞口以上土体稳定系数为0.90.99,斜坡土体不稳定,将沿岩土界面发生滑移。隧道出口段残坡积土层厚3.011.8m,强风化带厚度2.49.2m,岩土界面坡度1016度,与斜坡坡向基本一致。自然斜坡在长降雨+暴雨的工况下
9、,沿岩土界面的稳定系数为1.36,自然斜坡稳定,隧道边仰坡开挖后,将使土体形成临空面,洞口以上土体稳定系数为1.14,斜坡土体不稳定,但稳定系数比安全系数安全储备不高。2.1.5.2穿煤及瓦斯问题黄瓜山隧道左线K9+372K9+431和K11+289K11+420共有59m、131m的穿煤段落,右线YK9+393YK9+456和YK11+294YK11+412 共有63m、118m穿煤段落。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表述,均为低瓦斯含量,煤层不自燃、有煤层爆炸性。2.3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隧道设计速度:80km/h标准3)隧道建筑限界:(1)隧道主洞建筑限界见下图
10、表主洞建筑限界表 设计速度项 目净宽(m)净高(m)行车道(m)侧向宽度(m)检修道(m)V=80km/h主洞10.2553.7520.5/0.750.752图7-1 主洞建筑限界(2)隧道紧急停车带、车、人行横通道建筑限界见下表紧急停车带及横通道建筑限界 名 称净宽(m)净高(m)加宽带(m)紧急停车带13.05.03.5(含侧向宽度0.75m)车行横通道4.55.0/人行横通道2.02.5/2.4主要工程数量:隧道正洞开挖:级围岩4513m,级围岩999m,级围岩704m。喷射混凝土:19182 m3;衬砌砼:钢筋网:241943kg;格栅钢架:455榀;工16钢架:306榀;工18钢架:
11、828榀;25中空锚杆:17472米/4992根;22砂浆锚杆:265158米/95565根,。级围岩317472m3,级围岩87099m3,级围岩69412m3。防水板:147377 m2。3.施工安排与布署3.1.管理目标3.1.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的质量要求。在黄瓜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我部积极贯彻过程控制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人员、资源配置标准化,以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3.1.2.工期目标2011年7月1日开工,2013年1月10日隧道贯通;2013年8月10日完工,达到竣工交付
12、标准。3.1.3.安全目标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及交通事故;无责任行车事故;年负伤频率低于5。3.1.4.环保及水保目标施工过程中采取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保护水资源环境,保护绿地和植被,杜绝水土流失,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把本管段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达标工地。3.1.5.文明施工目标 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措施齐全、执行有力;施工场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材料堆放整齐、各类标志齐全;施工人员遵纪守法、文明用语、尊重民风、民俗,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3.2.施工组
13、织管理机构黄瓜山隧道由中交一公局华祥公司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施工,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下设工程室、计合部、机材部、安保部、人财部、综合办公室。经理部下辖2个隧道工区,在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施工任务及施工需要,组建专业施工班组。进行施工,确保黄瓜山隧道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完成。3.3.队伍部署、任务划分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施工需要,黄瓜山隧道拟划分为2个施工工区,隧道进出口各一个工区,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左洞、右洞同时向隧道中部施工,每工区约施工正洞1574米。3.4.施工场地及临时工程黄瓜山隧道施工场地及大临设施充分考虑了工程分布、队伍部署、任务划分
14、,交通运输条件、用水用电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满足施工需要、压缩临建规模、减少临时占地、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为原则进行布置,力求经济合理,具体布置如下:3.4.1.施工场地黄瓜山隧道2个工区分别设在隧道进出口处路基红线外两侧,距隧道出口3Km左右。隧道施工场地在征地拆迁解决后,即可予以平整,场地施工完成后,布置生产房屋。场地布置详见隧道各工区场地布置图。3.4.2.施工便道黄瓜山隧道进口处有一高填方路段,距洞口300处有一挖方地段,相关地段征地完成后,立即组织施工机械进行填方段低洼处的清淤工作及路基回填工作,此段路基初期填土高度不得少于3米,以便施工机械从永川一环路经地方道路及新修建的路基到达
15、隧道进口;隧道出口处有一地方道路横穿隧道上方,但此道路较窄,弯道多,大型机械无法进入,隧道施工时必须改道从出口正面300米处永师一级公路新修便道400m至隧道出口。便道标准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4.5m,路面宽3.5m,最大纵坡8%,最小曲线半径50米,沿便道每100m设错车道一处,错车道宽6.5米,长度大于20米;便道设排水沟,地势陡峻处设上下挡护墙。便道设专人养护,保证晴雨通畅。3.4.3.生产、生活房屋根据黄瓜山隧道工程量、施工特点及工期安排,遵循方便生产、便于管理的原则,各工区各设置一个生活区,办公区房屋尽量采用租民房,宿舍采用活动彩钢板房。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生活区垃圾集中堆
16、放,定期用垃圾车运往指定处理点处理;生活区污水排入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沟谷。隧道进出口各设置生产区一处。生产区内设置的洞口配电室、发电机房砖瓦结构,空压机房、料库等生产房屋均采用彩钢房棚;生产区内砼拌和站、砂石料场、钢筋加工场、混凝土预制场等生产设施,集中加工钢构件和各种混凝土预制件,实现工厂化管理。根据需要隧道进口就近在K9+500右侧路基紧临红线外征地7.5亩,隧道出口在左洞门左侧地方路改移路基红线内。炸药库在隧道出口右侧500米华牧生态园内征地1亩建设。3.4.4.混凝土搅拌站隧道进出口处各设搅拌站1座,分别提供进出口二个工区的施工用砼、喷射砼、砂浆等拌合物,搅拌站场地采用砼硬
17、化,隧道进口处设50型搅拌站由隧道施工工区自建,隧道出口处设190型搅拌站由项目部统一建设。3.4.5.施工用电黄瓜山隧道进出口洞口各设2台800KVA变压器,分两期投入,并各配置200KW发电机一台,以供停电时使用。3.4.6.施工用水2个工区各设高山水池一座,高山水池容量均为80m3,输水管路均采用100mm钢管。进出口水源从当地就近沟渠抽水。3.4.7.施工通讯和监控各工区生产生活区、在4个隧道洞门内侧建立小型无线基站,保证施工通信畅通。视频监控采用先进无线监控系统,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现场监控。3.5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安排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组建了“黄瓜山隧道进出口工区
18、“。3.5.1人员安排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安排:项目部成立黄瓜山隧道领导小组。全面掌握施工全过程监理经理: 陈智发总工程师: 刘志勇 负责全面技术工作。副经理: 2名 分别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工区主任: 2名 分别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具体事务管理工作安质工程师:2名;负责各工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隧道工程师:2名;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测量工程师:3名;负责各工区施工测量和控制测量工作。试验员: 3名;负责各工区工程材料的送检和砼试件取样工作。其他管理人员:25名。3.5.2施工各工班安排各工区工班设置如下:开挖班2个;喷锚加固班2个;防水、二衬砌班2个,机电班1个,运输班1个,钢筋班1
19、个,炊事班一个。3.6工期进度安排根据施工各因素考虑,黄瓜山隧道工期安排25个月,计767天,2011年7月1日进场开始施工准备,2013年8月10日完工。黄瓜山隧道各工序、各级围岩施工平均开挖进度计划如下:正洞开挖:III级围岩:150m/月(150m/月应该给出理论依据);IV级围岩:75m/月;V级围岩:45m/月。考虑处理不良地质等不可预见时间延误1个月、春节放假每年1月。每工区单线共完成:明洞20米,V级围岩176米,IV级围岩250米,III级围岩1128米。节点工期如下:1、施工准备:2011年7月1日2011年8月30日,计60天。2、洞口刷坡、套拱、管棚:2011年8月31日
20、2011年10月9日,计40天,累计100天。3、V级围岩开挖、仰拱:V级围岩88天,考虑到煤层段施工特殊情况延误30天,春节延误30天。2011年10月10日2012年3月5日,计148天,累计248天。4、IV级围岩开挖、仰拱:2012年3月6日2012年5月27日,计83天,累计331天。5、III级围岩开挖:2012年5月28日2013年1月8日,计226天,累计557天。6、二次衬砌:考虑到双洞不同步施工因素30天,2012年春节延误30天,隧道贯通后二衬30天内完成,水沟及电缆槽等小型构件盖板预制在洞外同时进行。2011年11月1日2013年4月8日,累计647天。7、水沟、电缆槽
21、:二衬结束后1月内完成水沟、电缆槽施工,累计677天。2012年3月10日2007年5月8日。8、水泥砼路面、防火喷涂:隧道二衬施工结束后3月内完成砼路面及喷涂装修施工。2013年4月9日2007年7月7日,累计747天9、整理、验收等其它工作34天2013年7月7日2013年8月10日,累计771天详见黄瓜山隧道施工进度横道图。4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4.1总体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时采用综合超前地质探测预报系统进行地质探测和预报,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实行信息化施工。隧道正洞与横洞隧道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 V级围岩大跨地段采用CD法或CRD法(
22、地质条件困难时)施工。V级围岩及软弱围岩段的施工,坚持“预报超前,治水先行、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速反馈、控变形”的施工原则。隧道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施工。隧道内供电采用高压电缆进洞,移动式变压配电室随隧道的延伸布置于避车洞内。螺杆空压机紧跟变压配电室设置于洞内,为隧道施工提供高压风动力。隧道各个工区配置自制凿岩台架钻孔,挖掘机出碴机,15T自卸汽车倒运至弃碴场。隧道内锚喷支护采用SCE7500型、TK961型湿喷机喷砼。隧道内一般地段砼衬砌采用仰拱铺底先行方法施工,洞身采用自制整体式模板台车浇注衬砌。洞内砼输送采用砼罐车运输,HBT60C型输送泵灌注。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高速公路 合同 分离 隧道 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 瓦斯 do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