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doc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目的及意义:本设计是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结合一个比较简单的冲压零件,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出一套冷冲模具,能使学生得到模具设计的初步训练。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设计能力。设计题目:垫圈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设计任务:冲压零件图及模具装配简图如下图示。 大批量生产:毛制高度0.5mm设计要求:1、 模具装配图:1张2、 主要零件图:凸模、凹模、卸料板、固定板、垫板、推件 装置及凸凹模零件图 3、 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步骤:1、 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1 )、冲压件的图纸和技术条件;2 )、冲压件的生产纲领;3 )、冲压件的工艺规程;4 )、
2、有关冲模标准件的资料;5 )、现存模具结构资料。6 )、要求方案选择合理,图样正确、清楚、整洁,符合国家有关制图标准。整理出设计计算说明书,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计算结果要求准确全面,有关数据要标明出处。计算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流畅。要有参考资料。2、 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根据已确定的最佳工艺方案确定冲模的类型是简单模、连续模、或复合模。3、 进行必要的计算主要指进行冲模工作部分尺寸、压力中心和选用弹簧的计算及确定模具闭合高度。4、 绘制模具总装图5、 绘制模具零件图第二部分:设计程序一、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形式:1、 工艺分析:复合冲裁模是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
3、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倒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型孔内积存冲孔废料,对孔壁形成较大的张力。因此倒装复合模最小壁厚b值不能太小,其值与板厚t有关。 顺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型孔内不积存冲孔废料,每次冲孔废料均由打料装置逆冲入方向打出。因此顺装复合模的凸凹模壁厚允许比倒装复合模的小些。由工件图看,该工件需要先落料,然后再在底部冲一个圆孔。为提高生产率可以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来完成加工。2、冲压设备的选择: 估算公称压力来选取压力机,参照附录(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选用公称压力为160KN的开式压力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公称压力:160KN 滑块行程:55最大闭合高度:220mm工作台尺
4、寸:300450mm模柄孔尺寸:4060mm二、工艺计算:1、 排样方案确定: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该工件排样根据落料工序设计,考虑操作方便及模具结构简单,故采用单排排样设计,采用手工送料,采用导料销导料、挡料销挡料。由表面210(见冲模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查得 , :那么:条料的宽度:b=42+2a1=45mm 条料的步距:h=42+a=43.2mm冲裁单件材料的利用率计算: 排样图如下所示: 2、计算工序压力: 、落料力的计算: 落料力(N); L 工件外轮廓周长 L=; t 材料厚度 t=2mm; 材料抗剪强度(MPa) 由书(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附录查得
5、=260Mpa; 落料力则为: 、卸料力的计算: 卸料力因数,由表2-15(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0.06 、冲孔力的计算: L工件内轮廓周长 L=3.1413=40.8mm =1.340.82260=27.58KN 、推件力的计算: 推件力因数 由表215(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 查得=0.05 n卡在凹模内的工件数,n=2=20.0527.58=2.758KN 、总冲压力的计算: 故总的冲压力为 =89.23+27.58+5.35+2.758 =124.918KN对工件未注公差可按IT14计算,也可由书附录查得各尺寸的未注公差。 根据表210(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冲
6、裁模刃口双间隙mm, mm。模具的落料凹模,凸凹模,冲孔凸模的工作关系。3、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212(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 , 。 由于 ,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方法,因数由表 213(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X=0.5 ,则: 按凹模尺寸配制,其双面间隙为0.0200.030mm , 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2、冲孔刃口尺寸计算:的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由表212(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 , .由于 , 故采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方法,因数由表 213(见冲模具设计应用实例一书)查得X=0.5 ,则: 按凸模尺寸配制,其
7、双面间隙为0.020mm , 其工作部分结构尺寸如图所示: 4、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为了得到较平整的工件,此模具采用弹压式卸料结构,使条料在落料、拉深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稳定的压力之下,从而改善了毛坯的稳定性,避免材料在切向应力的作用下起皱的可能性。1、上卸料采用橡胶作为弹性元件,按公式计算橡胶的自由高度: 式中:橡胶的自由高度(mm) 工作行程与模具修磨或调整(46mm)之和 =(2+1+5)mm=8mm 则:=(3.5-4)8=28-32mm 取=30mm 因此橡胶的装配高度: 取橡胶的断面面积,在模具装配时按模具空间大小确定。2、下顶件装置采用一套顶杆顶板组合装置,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垫圈 冲孔 复合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