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贤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版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0页例一、“试一试”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会验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3、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白纸教学理念:采用“先尝试后教学”的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升计算教学
2、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已经学过一些分数加减法,这三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 +着重提醒:能化成最简分数的一定要化简。谈话:你们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会回答两个分数分母相同。如果没回答到,我再引导:每个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母相同,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吗?谁还记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齐读)(2)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猜一猜,接下去要研究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新授。(一)教学例11、谈话:看下一道题:“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
3、,其中 种黄瓜, 种番茄”,根据已知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种黄瓜和种番茄的面积一共占几分之几? + 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 谈话:和刚才的口算题相比,这两个算式就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手指向课题】2、动手探索现在要计算 + 的和是多少,你会怎么做?动手尝试,看看谁找到的方法最多。汇报答案可能的结果:通分: + = + = (学生口答,我板演) 在纸上画一画化小数: + = 0.5 + 0.25 = 0.75折纸 (如果学生想不到,我自己说:刚刚在下面我看到有的同学使用折纸的方法做的,我们不妨一起操作一下。)看来答案果然是正确的!3、 小结谈话:有很多种方法,哪一
4、种更简便? 通分 化小数不能每次都化成有限小数; 折纸、画图不能每次都实现。谈话:既然通分这么好,我们以后在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就统一采用通分的形式。(把其他几种方法擦掉)异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吗?不可以。 为什么?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计数单位不同。计数单位不同,就要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使得计数单位相同。最终获得了我们想要的答案。4、练一练谈话: 翻开自己的本子,用老师这里的形式试一试怎么做?请一个同学板书。纠正格式。5、归纳谈话:学到这里,我们一起讨论并归纳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解题步骤: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计算并验算
5、( 1 ) + ( 2 ) 1 谈话:无法判断做得对不对怎么办? 验算请同学上黑板板演验算的过程。2、快算达人(1)+=(2)+=(3)+=(4)+=3、判断是非(1)+=(2)-=四、拓展应用。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和是? = ,通过这道趣味数学题,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本堂课相关知识的印象。五、全课总结。谈话:学习了本堂课,你有什么收获?附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统一计数单位 通分 += + = 在纸上画一画化小数 折纸 教学反思:一、备课阶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我执教的第一节汇报课,作为三个月实习过程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这堂课对于我个人的意义是非凡的。从研读教材开始,直到拟定教
6、学流程,制作匹配的教学课件,亲身参与,我在这一环环紧扣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一次次在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间变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我逐渐有了放眼于全班同学的整体意识。此其一,仅仅是我处在备课阶段的一种状态。二、迎接挑战。正式实施汇报课的前一晚,精神上是高度戒严的,甚至极端情况下,会产生类似幻觉的模样,在脑子里不断放映着上课的画面,推敲着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可能会生成的答案,并分门别类做出相应的解释。应该说,在具体施教之前,内心会不断激起一层一层的涟漪,这都是常见现象,然而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刚刚走上教坛的新秀,我在教学机智上还很匮乏,不能随机应变,所以就需要在日常的随堂课中谋求经
7、验。三、具体实施。直到真正站在讲台上,才会发现问题。学生是主体能动的,不可能每一个流程都像教师预设的一样,顺畅地执行下去。面度一些突发状况时,能否及时地想出补救措施,非常考验执教老师的心理素质。总结下来,教师在课堂的链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自己必须先冷静下来,用满满的自信心感染当堂学习的学生。在讲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首先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提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够很快地得到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计数单位相同,能够直接相加减。接着让学生大胆地猜测,“刚才我们共同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猜猜接下去要研究的是”根据学生们共同给出的答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异分母
8、分数加减法。随后进入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新授,在这一部分,我没有直接抛出解题思路,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动手操作,在渐渐逼近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我相信学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在设计本堂课时,我的用意正是引导学生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帮助学生在学习新授内容之前生成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本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就两点进行反思:一、教学语言。语言是课堂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上课时的情绪会通过语言的轻重缓急得以体现,有人说过: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最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反思我自己的课堂,语音语调大体上在一个频率上,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以后,学生难免会心生乏
9、味,于是课堂上的各种问题就接踵而来,不耐烦、做小动作等等。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执教老师个人的风格是息息相关的,老师在讲台上不应单纯地讲演,就像演说家一样,抑扬顿挫,把学生的注意力拢到一起。这一点,我还亟待再磨练。二、课堂练习。我在课堂上最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头重脚轻”,侧重于新授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当堂练习的重要性,不能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这样引发的问题是,无法正视学生的当堂表现,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反馈。作为新老师,尤其应该明白,学生还处在意识的朦胧期,对于老师新授的知识,在运用时不能完全得心应手,有时甚至对于题目究竟要求什么都不明白。而我性子比较急,孩子还在犯迷糊的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催促他们,渴望从他们嘴巴里得到答案。这样的效果通常事与愿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变性格中急于求成的因素,给学生一个冷静的思考环境。当学生经过反复思考,还不能一举切入答案的核心,就说明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可能是在预设答案时过于繁琐,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一旁点拨,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课堂练习收效好,打下的基础才能扎实。总之,作为新老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未来的每一天都要从实践中得经验,一步一步走扎实,努力克服当前的不足,把不足之处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锐意进取,让自己的专业之路走得更稳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