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指导老师:学生姓名: 学号: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毕业时间:2009年6月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之一,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就显得任重道远。作为未来执教者的师范院校师范生,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是现实的要求,对师范院校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提高师范生媒介素养,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状况,提出了对师范生媒介素养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提出了师范生
2、媒介素养水平的三个能力层次,论证了在师范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及促进其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未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必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了2个文科学院、2个理科学院以及1个其他学院实施调查。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情况,媒介的接触状况,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媒介的创造状况,对媒介的态度五个方面的现状。根据有效回收的调查结果,以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提出该校师范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充
3、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媒介给予专业支持等共四方面的改善和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法,积极促进该校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快速良性发展。为今后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和解决措施,继而达到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本土化经验,逐渐走出校园,提升社会整体媒介素养水平的最终目的。关键词:师范生,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has become one topic of media literacy
4、 education. But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Desk study stage, and we have a long way to go. As futures teachers, normal students of normal university must have higher media literacy. So researches on normal students and improvement of normal students media lite
5、racy have become the top priority.This paper summarizes in and abroad research situ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normal students and three levels of media literacy, Proof that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n normal students to i
6、mprove their media literacy is needed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fessionals.At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norma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akes out 2 Liberal arts institutes, 2 Science subjects institutes and 1 Skil
7、l body institute at random for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media understanding, contact、using、choice、creation situation and the attitude to media on the normal students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effective recycling survey result, by quota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 throu
8、gh data statistical resul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media situation of normal students of SCNU, brings forward the subject matter on the norma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normal students,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at the s
9、chool should establish curriculum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ull use medium resources around the campu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the policy supports, the social medium should give the specialized support. These four aspects should be the effective action and solution on improving the norma
10、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of SCNU.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beneficial reference and solution measure for improving th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normal students, subsequently achieving the final goals of valuing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local experiences, going out the campus gradually, promot
11、ing society overall media literacy level.Key words: Normal Student,media,Media Literacy,Media Education目录摘要1ABSTRACT2目录31 导言41.1 研究缘起412 研究意义413 研究方法52 媒介素养研究概况621 概念界定62. 2 国外媒介素养研究概况72. 3 国内媒介素养研究概况73.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113. 1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基本情况说明113.1.1 试测阶段113.1.2 正式调查阶段123. 2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
12、调查分析133.2.1 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133.2.2 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143.2.3 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153.2.4 师范生对媒介的创造状况174.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策略234.1 政府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作支持;学校应重视,并将其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中234.2 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234.3 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244.4 树立师范生选择和利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244.5 社会媒介给予支持24结论25参考文献26附 录28致谢321 导言1.1 研究缘起2009年1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华社:专家学者建议在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
13、课的文章,文中提到,“新华社南宁1月6日电,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协作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当前媒介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建议我国中小学和大学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自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和条件”。这是本年度接触到的最早的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报道之一,主题新颖,正切时代热点。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了解,笔者了解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为止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
14、研究是包括中小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的和关键的研究点,并且研究都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东省省立重点师范院校,在全省师范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作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园丁,我校师范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是否具备对师范生更高要求的媒介素养?是否有能力把媒介素养传授给下一代?基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点度和新颖性、年轻性,还有迫切的现实性,也为了能系统了解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华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为本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相关研究数据,笔者选择了对本校师范生媒介素养的专题研究。12 研究意
15、义笔者认为,本选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高媒介素养的人才,大学生是准社会人,即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出高媒介素养的人才就成为迫切的要求。本选题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兴起才十多年,理论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实践方面更缺乏系统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将提出相关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建议。3、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需要高媒介素养的人才来支持经济的发展;另外,广东要走向文化大省,培养省民的高媒介素养也是必经之路。4、华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对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借鉴于省内甚至国内其他大学特别是其他师范大学
16、。华南师范大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地,对华南师范大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将会更利于媒介素养的传播。13 研究方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研究资料及成果有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课题进行较全面的论证,并结合课题特点,灵活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支持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或填答,然后再由被调查者收回的方法。问卷是在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涉及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调查者基于领域专家知识,经过对专
17、家领域知识的归纳而形成问卷,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有助于获得定量资料,通过相应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量化分析。但是,由于调杳问卷一般都采用匿名方式,当受试者对于敏感性问题往往加以回避,要不就拒答或回答不实,这势必造成问卷回收率下降或可信度下降。因此,设计好问题并合理安排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调查问卷借鉴了以往研究学者给出的媒介素养能力的三个维度接触,选择、利用,创造,并加上自己的看法(认识、态度等),设计了相应维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课题的问卷。(2)访谈法访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回答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的一种方式。访谈
18、法通常与问卷调查法结合使用,它可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本次调查使用访谈法,访谈对象是学校的教务人员,有助于了解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以结合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2 媒介素养研究概况21 概念界定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作者都作过定义,诸如:英国电影学院媒体教育学家卡里巴扎尔格特认为媒体素养旨在帮助人们学会和掌握有效使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
19、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加拿大媒体素养教育全国通用教科书,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媒体、使用媒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媒体特性、媒体传播技巧和媒体传播效果的手段。另外,媒体素养教育还要求学生具有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卜卫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的定义:媒介教育应该被定义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
20、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发展他们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媒介使用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许明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29现代人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拥有对不同来源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质疑、提问和制作的能力, 以及对身边新近发生事件的感悟和判断能力。毕秋敏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析以昆明地区为例中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大众传
21、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回应能力。刘佳在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中定义:媒介素养实质上是一种受众理性看待媒介并合理使用媒介以进行有效传播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媒介的认知、消费、理解、分析、批判、评估、制作等多个层面。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媒介的属性和特质,准确解读媒介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批判和评估,并培养理性媒介消费和能动制作媒介的能力,从而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过滤,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率。鉴于相关定义数量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关于媒介素养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纵观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相同点:首先,
22、普遍学者都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其次,从字面上看,很多学者都用到了“选择”、“认知”、“质疑”、“评估”、“判断”、“创造”等字眼。由此可知,媒介素养应该包括认知、理解、评估、判断、选择、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媒介的认知、理解能力。获取媒介的基本知识,对媒介形成系统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才能打下很好地利用媒介的基础。(2)评估、判断、选择媒介内容的能力。媒介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其中不乏不真实的消息,受众须要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估、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而不应该不加筛选,全盘接受。(3)参与创造的能力。面对媒介世界,受众不能仅是被动地去接
23、受和利用媒介,而且要积极地参与媒介信息的创造,这是新时期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此,笔者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媒介信息时的认知、评估、选择、创造等的能力。2. 2 国外媒介素养研究概况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为了培育青少年抵抗媒介带来的流行价值观(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影响,是典型的“地方教育保护主义”。20世纪50至60年代,英国学校媒介教育由原来的“抵抗性教育”转为“欣赏性教育”,这种教育范式称为“大众艺术”范式,教育学生辨别和判断媒介文化,而不是一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生 媒介 素养 现状 教育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