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1 前 言12 继电保护的概述22.1 继电保护的概念22.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22.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22.4 继电保护的组成和分类32.5 继电保护的一般规定63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流互感器的选用73.1 短路电流的计算73.2 电流互感器的选用及计算83.2.1电流互感器的型号及技术数据83.2.2电流互感器的选用原则93.2.3 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倍数的选择103.2.4 线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14 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设计124.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124.1.1 瞬时电流速断动作电流的计算124.1.2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
2、计算124.2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134.3 过电流保护144.4 选择继电保护装置15总 结19谢 辞20参考文献21附 表221 前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着电网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各个地区出现的缺电现象直接促进了大规模机组的投产和电网建设进程的急剧加快。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就需要我们在继电保护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针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能及时切除,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跨越: 1、60年代中期独立研制并生产了第一套高压电网复杂保护,即整流型距离保护; 2、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我国广泛采用晶体管型
3、保护; 3、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步取代晶体管保护; 4、1984年微机线路保护通过鉴定并获得应用,此后,不同原理、不同种类的微机保护相继研制生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到90年代,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完全进入微机保护数字式时代。从以上的发展过程来看,继电保护技术总是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不断地从相关的学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发展和完善自身的。总的来说,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两次飞跃。四个阶段是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第一次飞跃是由电磁型到晶体管型,主要体现在保护由电磁式向静态式转变,保护装置弱电化、无触点化、小型化和低功耗。第二次飞跃是由
4、集成电路型到微机型,主要体现在保护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转变,保护装置智能化和信息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已发展到了微机保护阶段,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以下各级电网所需的各种保护设备,目前我国的微机保护的研究和制造均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1。在新的继电保护理论研究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在九十年代被广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必将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
5、了活力。 由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保护中起着举足经重的作用,所以在本文的保护设计中将着重考虑继电保护,并由此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保护设计。2 继电保护的概述 2.1 继电保护的概念电力系统从正常情况运行到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它的电气量(电流、电压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等)会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继电保护就是利用电气的突变来鉴别系统有无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电气量的变化测量值与系统正常时的电气参数的对比来检测故障类型和故障范围,以便有选择的切除故障。当故障发生时,应尽快切除故障,确保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缩小事故范围,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借
6、助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当电力系统中心元件(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有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硬件设备,一般统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则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能无保护运行。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用以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和终止以开始发生的足以引起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重大事故,如失去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等。2.2
7、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2。2.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
8、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根据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保护范围,如果某一保护装置应该动作而未动作则称为拒动;如果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或故障不在保护范围内,保护装置不应动作而动作了则称为误动。继电保护的拒动和误动将影响装置的可靠性,可靠性不高,将严重破坏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装置的原理、接线方式、构成条件等方面都直接决定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因此现在的保护装置在选用时尽量采用原理简单、运行经验丰富、装置可靠性高的保护。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
9、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
10、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速断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电力系统由于其实时性的特点,当发生故障时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尽快动作,切除故障,这样可以:(1)系统电压恢复快,减少对广大用户的影响 (2)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降低 (3)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4)有利于闪络处绝缘强度的恢复,提高了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 一般主保护的动作时间在12s以内,后备保护根据其特点,动作时间相应增加。除了以上四个基本的要求外,在实际的选用中,还必须考虑到经济性,在能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
11、量采用投资少、维护费用低的保护装置。2.4 继电保护的组成和分类1.继电保护的组成 成套保护装置要包括一些基本功能元件才能完成继电保护的任务,这些功能元件可以是一种继电器、一块电路板,也可以是其他电子部件,但都要完成一些基本功能。(1)信号采集或信号转换功能它要把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和真实地反映给保护装置。因为电力系统的一次侧的电压很高在完成信号转换时要把电压降到保护装置能接受的电压,额定电压定为100V,也要把一次侧的电流降下来,额定电流为5A或1A。这种降下来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完成这种功能的元件是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PT、CT)。(2)启动测量元件它的功能是对电力系
12、统运行状态的测定直接接在PT、CT的次级,只有在故障和不正常状态时才启动,一般是电流值突然增大或电压值突然下降。这种电流增大电压降低在事先定好一个水平或叫阀值,超过这个阀值才启动。这里讲的事先定好术语叫整定。按照电流电压值变化而启动的元件用的很普遍,较复杂的保护有用功率、相角、阻抗、相序变化(包括正序、负序、零序电流和电压变化)而启动的,也有用高频信号远方启动的。(3)判断逻辑元件它的功能是把启动测量元件送来的信号经过逻辑判断以检出是否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得出是否行使保护职责的结论。完成逻辑判断功能的元件在机电式和整流式保护中可以由一些中间继电器、电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按照一定的接线方案组成。
13、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保护中则是由一些电子线路组成的功能插板完成。在微处理机保护中则是用软件系统的智能程序来完成。(4)出口元件它接受逻辑判断元件信号,发出出口指令,指令可以是声光显示信号叫值班人员前来处理,也可以是跳闸信号使断路器切除故障,使断路器跳闸的电流必须足够大。(5)断路器这是接在电力线上的一次设备,它动作了就把电力线切断,从而完成了对故障的切除。断路器的跳闸线圈是由继电保护装置控制着,断路器还有一个合闸线圈,除可以手动合闸外,还可以由重合闸装置进行重合闸。前面讲的PT、CT由互感器厂或变压器厂生产,断路器由高压开关厂生产,中间部分才是继电保护装置3。2.保护装置的分类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有
14、测量部分、比较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测量部分通常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反映被保护设备工作状态的各种传感器构成。比较部分(又称逻辑部分)可由继电器、晶体管电路、集成电路等构成,其任务是将测量部分测得的运行是否正常,以便决定保护装置是否动作。执行部分是根据比较部分判断的结果实现跳闸或发出预告信号的任务。它通常通过出口继电器的触点来实现4。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1)从继电保护在这种的发展过程分第一代为机电式(包括电磁型和感应型)继电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其优点是生产、使用历史久远,技术成熟,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设计和运行人员对它们比较熟悉;缺点是体积大,功
15、耗大,继电器多,触点易抖动,机械机构易失灵,怕振动,调试复杂,灵敏度不高等。但目前这种继电保护装置依然被广泛地应用,尤其在小电力系统、农网、小水电和工矿企业中。第二代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晶体管保护装置。其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可靠性尚好等;其缺点是采用分立元件,元件数量多,焊点多,抗干扰能力差等。虽然在一些小型变电所、工矿企业甚至500KV系统中使用过,但是目前已经很少使用。第三代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继电保护装置。其优点是功能完善,灵敏度高,整定精度高,动作离散值小,动作速度快,焊点少,功耗很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等。集成电路保护装置有带微机和不带微
16、机的两种。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无人值班变电所。实践证明,它是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它涉及到较深的显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要掌握它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鉴于我国的一些小电力系统、小发电站和一般中小型企业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依然广泛的采用机电式继电保护装置,本文依然以机电式继电保护装置为主。而继电保护的设置原则、规定、动作整定值和灵敏度要求等,原则上都适用于各种系列的继电保护装置。表2-1 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别和用途汇列成表序号类别主要用途1电流保护装置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定时限电流保护装置反时限电流保护装置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电动机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电动机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线路、
17、电动机保护2电压保护装置低电压保护装置高电压保护装置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电动机保护发电机、变压器保护3电流方向保护装置线路、变压器保护4电流平衡保护装置平行线路保护5(1)(2)差动保护装置纵差动保护装置横差动保护装置短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保护发电机、双回路线路保护6距离保护装置线路保护(可作为主保护或后备保护)7高频保护装置线路保护(作主保护)8母线保护装置母线保护9匝间短路保护装置发电机保护10定子接地保护装置发电机保护11转子接地保护装置发电机保护12失励磁保护装置发电机、电动机保护13失步保护装置发电机、电动机保护14瓦斯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2)从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分可
18、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以及辅助保护三种。 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以分为远后备和近后备两种方式。远后备:当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相邻的电力设备或者线路的保护实现后备。近后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本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当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后备。 辅助保护:为弥补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简单保护。(3)从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分可以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4)从保护对象分可分为线路保
19、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和电容器保护。从发电机开始的整个电力系统可以分成几个区段,它们的技术特性和运行规程是不一样的,为了适应它的特性,我们把继电保护也分成相应的几个部分。2.5 继电保护的一般规定对于335KV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一般规定如下:1.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应尽快地切除故障和恢复供电,限制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减小停电损失。2.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应有选择性。带阶段特性和反时限特性的保护,前后两级之间的灵敏度系数和动作时限均应相互配合。根据电力系统运行要求,须缩短切除故障时限时,保护装置可无选择地动作,但应尽量用电源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来
20、补救。3.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应力求简单可靠,使用的元件和触点尽量少,接线要方便。4.各电力设备和线路的保护装置除作本身的主保护外,如果可能,还应尽量作为相邻设备和线路的后备保护。当按动作原理不能保护相邻设备和线路时,例如差动保护等,则应装设单独后备保护。5.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进行计算,并要满足要求。6.保护装置用的电流互感器,误差不应该大于10%。当技术上难以满足要求,且不致使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时,可允许有较大的误差。7.在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断线或发生其他故障时,应有防止继电保护误动作的措施。8.在保护装置回路内应装设指示信号,包括
21、信号继电器、带动作指示的继电器、带指针的时间继电器及带自保持的灯光信号等。指示信号应能显示保护指针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情况。9.保护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交流或直流操作电源,其操作电源应该符合规定要求。3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流互感器的选用根据原始资料,化工厂10KV架空线路的线路图及各个参数如图3-1所示。已知考虑电动机起动时的线路过负荷电流。图3-1 线路图及相关参数3.1 短路电流的计算1.设基准容量为=100MVA2.各种元件的电抗标幺值为 3.各点短路电流的计算(1) 点短路电流计算设基准电压=10.5KV (2) 点短路电流计算(3) 点短路电流(折算至高压侧的短路电流)计算设基准电压=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化工厂 10 KV 架空 线路 保护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