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由单片机构成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由单片机构成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由单片机构成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摘 要本文介绍的是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它利用8051单片机和DS18B20及数码管等其他器件实现。温度测量部分工作原理是单片机利用DS18B20对温度进行采集,然后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端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之后实现温度显示。温度控制部分工作原理是由键盘输入欲设定的温度。温度控制信号送入CPU处理,通过PID算法输出控制信号,经无线收发电路发射出去,接受端收到信号经CPU处理控制半导体温控装置达到欲设定的温度。本文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框图设计,protel原理图设计,程序框图设计,源程序设计,文后附录了完整源程序。关键词:单片机,无线发送接收,温度控制,LED显示,定时IAb
2、stractAbstractWhat this text introduction is a constitutes to from the single slice machine of wireless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t make use of 8051 single slice machine and other spare part realizations such as the DS18 B20 and figures tube etc.Temperatures measuring a part work principle is a s
3、ingle slice machine to make use of the DS18 B20 rightness temperatures to carry on collect, then carry on a wireless to send out, carry on a decoding after receiving to carry to receive signal, after carry out a temperature manifestation.Temperature control part work principle from keyboard importat
4、ion desire enactment of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ignal sends into CPU a processing, output control signal through a PID calculate way, Be received and dispatch electric circuit blast-off to go out by wireless and accept to carry to receive signal to control the semi-conductor Wen Kong4s
5、device to attain the temperature of desire enactment through the CPU processing.This text carried on frame diagram a design to the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the protel principle diagram design, procedure frame the diagram design, source program design, text after appendix complete source procedure.
6、Key words: microcontrolle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LED display, timing59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引 言1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1.2 课题背景21.3 课题来源31.4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1.5 本章小结5第二章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62.1 系统方案构想62.2 系统方案的确定62.2.1 传感器方案62.2.2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方案72.2.3 系统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方案82.3 器件的选
7、用92.3.1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选择92.3.2 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112.3.3 键盘显示模块的选择21132.3.4 温度控制模块的选择132.4 本章小结14第三章 电路的硬件设计153.1 温度采集部分电路设计153.1.1 温度数据采集硬件接口电路153.1.2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8B20163.2 无线收发电路的设计213.2.1 nRF401芯片的介绍15213.2.2 典型应用电路说明213.3 单片机的选择243.4 键盘显示电路的设计243.4.1 键盘硬件电路的设计243.4.2 显示电路的设计253.5 温度控制部分电路设计263.5.1 D/A 转换电路263
8、.5.2 比例积分电路263.5.3 半导体制冷器驱动电路303.6 相关控制电路设计323.7 本章小结32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334.1 主程序设计334.1.1 上位机主程序334.1.2 下位机主程序334.2 子程序设计354.2.1 nRF401 的通信子程序354.2.2 温度测量子程序364.2.3 PID控制子程序364.3 本章小结40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15.1 结论415.2 展望41参考文献42致 谢44附录1 总体电路图45附录2 系统源程序46第一章 引 言第一章 引 言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温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个物理量,人们的日常生活、动植
9、物的生存繁衍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石油、化工、冶金、纺织、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制药、烟草、档案保管、粮食存储等领域对温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烟叶和纸张是吸湿性极高的材料,卷烟生产的每一个阶段对温度都有非常特别的要求,以确保所使用材料的水分,保证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印刷车间的温度控制水平对印刷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防止库存武器弹药、金属材料等物品霉烂、生锈,必须保持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而水果、种子、肉类等的保存又需要保证一定的温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产业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需要极高的空气洁净度,生物化学制药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因此,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已成为生
10、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求。目前,温度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气象、农林、冶金、化工、纺织、食品、家用电器、仓储等许多领域。一些领域对温湿度控制的要求如表 1-1 所示。表1-1 各种行业温湿度要求范围行业工序温度()行业工序温度()印刷印刷2427蔬菜蘑菇栽培1427弹药存储70档案保管1424粮食谷物储藏16光学研磨27陶瓷成型27照相胶片制成2324烟草制丝3032纺织梳棉2124储藏2124精纺24271.2 课题背景单片机自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S-48开始,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由于单片机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耗地、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已经渗入到
11、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为”。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从面向工业控制、通讯、交通、智能仪表等迅速发展到家用消费产品、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子、PC机外围以及网络通讯等广大领域。按照内部数据通道的宽度,单片机可分为4位、8位、16位及32位等。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和通用微处理器基本相同,只是增设了“面向控制”的处理功能。例如:位处理、查表、多种地址访问方式、多种跳转、乘除法运算、状态监测、中断处理等,增强了实时性。单片机有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一种是在通用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用一个存储器空间的结构,称为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另一种是将
12、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分别寻址的结构,称为哈佛(Har-vard)结构,一般需要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目前的单片机以采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的结构为多。单片微型计算机自从问世以来,作为微型计算机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尤其是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讨论的单片机无线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51系列单片机,配置了外围设备,构成了一个可编程的温度测量和显示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等
13、特点。不仅能满足所需要求而且还有很多功能可供开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Intel公司以专利转让的形式把8051内核技术转让给许多半导体芯片生产厂家,如ATMEL、PHILIPS、ANALOG、DEVICES、DALLAS等。这些厂家生产的芯片是MCS-51系列的兼容产品,准确地说是与MCS-51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这些兼容机与8051的系统结构(主要是指令系统)相同,采用CMOS工艺,因而,常用80C51系列来称呼所有具有805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它们对8051单片机一般都作了一些扩充,更有特点。其功能和市场竞争力更强,不该把它们直接称呼为MCS-51系列单片机,因
14、为MCS只是Intel公司专用的单片机系列型号。MCS-51系列及80C51单片机有多种品种。它们的引脚及指令系统相互兼容,主要在内部结构上有些区别。目前使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兼容产品通常分成以下几类:基本型、增强型、低功耗型、专用型、超8位型、片内闪烁存储器型。1.3 课题来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温度控制,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 锅炉, 电子, 化工等各个领域。早期常用的一些温度控制系统都使用模拟电路设计制作的,有些使用热敏电阻,有些使用铂电阻,有些使用热电偶,还有些使用PN结,其准确性和精度都不是很理想,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产品,这种产品功能强,是
15、前者的换代之物。随着单片机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新一代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可构成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小则可以用于家电控制,甚至可以用于儿童电子玩具。它功能强大,体积小,质量轻,灵活好用,配以适当的接口芯片,可以构造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微电子产品。测量和显示的控制。在本设计上按照个人的意图稍加扩展,就可以实现更多更强大的功能。1.4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需求和远程数据采集量的增加,加之有线传输的费用日益增长,人们正逐渐认识到在许多检测领域采用无线传输的必要性。在过去的几年中,无线通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其中包括数字电路和射频电路制作工艺
16、的进步、低功耗电路、高能电池以及微电子技术的采用。以上诸多方面的发展使移动通信设备更加灵巧、经济、可靠。与上述技术一样,数字通信技术和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使无线通信网络向更加经济、更加容易操作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技术的特点,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完成传感数据的无线采集。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蜂窝的接入技术,如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通用分组无线传输技术(GPRS) 、EDGE 等。二是基于局域网的技术,如 IEEE802.11 WLAN、Bluetooth、IrDA、Home-RF、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与
17、目前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无线长距离通信网络(如蜂窝移动通信网)相比,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在基本结构、服务范围、应用层次及通信业务(数据、话音)上,均有很大的不同。(1)红外通信技术(IrDA)26,28,30红外通信技术 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采用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传输信息,是使用最广泛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红外线的通断表示计算机中的0-1逻辑,通常有效作用半径2米,传统速度可达4 Mbit/s,1995 年 IrDA 将通信速率扩展到的高达 16Mbit/s,红外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方式,发射、接收具有方向性,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
18、数据传输干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遥控器,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但红外技术只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有效距离近,发射角度较小,一般不超过20 度,两台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而且传输数据时两台设备之间不能有阻挡物,只能限于两台设备通信,无法灵活构成网络,且无法用于边移动边使用的设备,另外,IrDA 设备中的核心部件 LED 易磨损。(2)蓝牙技术(Bluetooth)26,28,30蓝牙技术使用全球统一开放的2.4GHz的ISM频段,采用跳频扩频FHSS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连,有穿透能力,能够全方位传送,主要面对网络中各种数据和语音设备,
19、通过无线方式将它们连成一个微微网(Piconet)。多个微微网之间也可以形成分布式网络(Scatternet),从而方便,快速的实现各类设备之间的通信。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规范的开放性、产品的互操作性及兼容性、公用通信频段以及提供大容量的语音和数据网络。蓝牙技术目前只是一种行业联盟制定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3) IEEE802.11b(Wi-Fi)26,28,30IEEE802.11b 技术标准是无线局域网的国际标准,使用2.4GHz的ISM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频 DSSS 技术进行调制解调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传输速度。802.11b 无线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兼容性
20、,只要在原有网络上装上AP(Access Point),就可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终端设备只要装上无线网卡,就可以访问所有网络资源,象使用有线局域网一样方便,却免除了布线的麻烦。802.11b 具有有线等价保密机制 WEP(Wired EquivalentPrivacy)确保数据安全。以其具有穿透能力,全方位传送,建网速度快,可用来组建大型无线网络,运营成本低,投资回报快等特点,正逐渐受到电信制造商和运营商的青睐,目前此种设备还比较昂贵,妨碍了其推广和应用。更多新的 Wi-Fi 标准正在制定之中。速度更快的 802.11g 使用与802.11b 相同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调制技术,同样工
21、作在 2.4GHz频段,速率达 54 Mbit/s,比目前通用的 802.11b 快了 5 倍,并且完全向后兼容 802.11b,802.11g 将有可能被大多数无线网络产品制造商选择作为产品标准,而下一代的 Wi-Fi 标准 802.11n 可望达到 100 Mbit/s。(4)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30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集成到一块芯片内部,一般使用单片数字信号射频收发芯片,加上微控制器和少量外围器件构成专用或通用无线通信模块,所有高频元件包括电感、振荡器等已经全部集成在芯片内部,一致性良好,性能稳定且不受外界影响。射频芯片一般采用
22、FSK 调制方式,工作于 ISM 频段,通信模块一般包含简单透明的数据传输协议或使用简单的加密协议,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等所有工作参数全部通过软件设置完成,用户不用对无线通信原理和工作机制有较深的了解,只要依据命令字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基本的数据无线传输功能。新一代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且开发简单快速,可以方便地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实现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因此,较适合搭建小型网络,在工业、民用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5 本章小结本文介绍的设计是针对日常生活常用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完成测量温度、显示温度和控制温度的功能。该系统操作简单,功能齐全,
23、是单片机智能化的一种应用。第二章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第二章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温湿度的检测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的器件和运用的技术也有多种。因此,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应在满足系统整体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系统使用的环境,所选的结构要尽量简单实用、易于实现,器件的选用要着眼于合适的参数、稳定的性能、较低的功耗、低廉的成本以及较好的互换性能。2.1 系统方案构想系统采用近几年来成熟的各种温湿度传感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控制技术和功能化模块来构造基本的系统功能。系统的功能往往决定了系统采用的结构,本系统要实现的是温湿度数据的测量、存储、显示及后期处理等功能,因此,系统的总体结构可以构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单片机 构成 无线 温度 控制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