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读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国两制读书心得.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国两制读书心得 一国两制读书心得1经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对于邓小平理论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对于其中的一些理论政策我并不陌生,例如:一国两制、精神文明、和平发展等等,因为他们总是在新闻媒体或者某些会议中被提起。可是在参加邓研会之前,我只是囫囵吞枣,人家这么说了,我也就这么认为,无法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而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后,已经了解了这些理论的产生背景,他的精髓所在以及他们巨大的社会价值,并且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但温固了这些熟知的理论,而且也了解了一些具体的任务和发展政策。在浏览第三卷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当时我就在想有
2、什么理由说中国必须要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呢?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目的何在?邓小平在*中一一给出了答案。他在回答一个外国记者提问时说到,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而不是只看眼前。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所以,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虽然中国在八八那个时候经济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贫穷的,但是邓小平却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全世界的发展走向,考虑到了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的重要因素,并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我想我不得不佩服邓小平这一中
3、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领导治理才能。同时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随着中国在几个高科技领域靠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国科学家的能力都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认同,而且我国在许多科学领域的地位也的到了提升,世界开始认识这个强国,我想这些正验证了邓小平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在总结经验,使用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篇*中,邓小平都大量提到了对于知识分子和人才的态度,我想这是我们学生都非常关心的,他会如何看待所谓的“老九”。在前一篇*中他谈到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问题,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难得的,虽然可能他们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的确,对于现在发展
4、中的中国来说,人才真的显得至关重要,而且现在中国也面临着许多领域的人才紧缺,如何发现和利用人才也变成了一个问题。对于现在来说,我想在很多方面我们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伯乐,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邓小平他推翻了在文化革命时,对于知识分子的错误评论,并且认识到了发展中国必须依靠各方面的人才。这对于许多的知识分子来说真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各方面的人才都不断的涌现,他们的思维不断撞击,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的火花,这无疑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在第一篇文中的最后他提到了要尊重人才,在第二篇文中他提到了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他提
5、倡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尊重他们。要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使他们感到有希望。特别的他讲到了留学生,认为我们现在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我想这也是困扰很多留学生的问题,他们看见自己的祖国正在发展,很希望能回来高科技尽一点力,但是却发觉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件,也没有接纳他们的机构,当然他们也有心理上的犹豫,毕竟当年的 还对他们残留这一点阴影。针对这些,邓小平就提出搞个综合的科研中心等,而且还一再的强调必须尊重人才。我想他的建议是成功的,我们现在有目共睹,海外华侨都纷纷的回国来创业,建设祖国,把我国的经济、科学等都搞活起来了。在这篇*中他也提到了科教投资的使用和提高教师的待遇问题。我想这
6、些都或多或少为我们教育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上海市民,对于视察上海时的谈话这一篇*也很感兴趣。这篇*的地一句话就是:“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看到这句话我就有种鼓舞人奋斗的感觉。在这篇*中,邓小平充分的认识到了上海这一块“风水宝地”的重大开发潜力。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同时他更替到了对浦东的开发利用。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浦东建成后,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
7、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这篇*是在九一年的时候写的,已经经过了十一年,现在的浦东已经建设成为了金融中心,许多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和厂家都纷纷落户浦东,每年投资上海的金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上海正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现在取得的这些都跟邓小平在那一年做出的决定是分不开的,他能够从上海过去的历史以及对其地理位置的分析中,看到他的发展前途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龙头作用,并且促进上海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充分发挥这个作用来建设中国,富强中国。通过对邓小平文选的阅读学习,我们不难看到邓小平的领导才能。对于每一个地方、每一方面的工作他都能从具体事情出发来做出决策,并能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改
8、进管理方法。他从全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来领导中国,为我们中国的建设出了很大的力量,而且近几年的发展都验证了邓小平领导的正确性。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但能令我们更进一步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相信他们的正确性;而且也能让我们学到如何分析处理事情,做出相应正确的决策。我们在邓小平文选中学到的这些都将给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所以学习邓小平文经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我对于邓小平理论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对于其中的一些理论政策我并不陌生,例如:一国两制、精神文明、和平发展等等,因为他们总是在新闻媒体或者某些会议中被提起。可是在参加邓研会之前,我只是囫囵吞枣,人家这么说
9、了,我也就这么认为,无法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而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后,已经了解了这些理论的产生背景,他的精髓所在以及他们巨大的社会价值,并且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但温固了这些熟知的理论,而且也了解了一些具体的任务和发展政策。在浏览第三卷的时候,我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当时我就在想有什么理由说中国必须要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呢?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目的何在?邓小平在*中一一给出了答案。他在回答一个外国记者提问时说到,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而不是只看眼前。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
10、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所以,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虽然中国在八八那个时候经济等方面还是比较落后、贫穷的,但是邓小平却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全世界的发展走向,考虑到了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的重要因素,并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我想我不得不佩服邓小平这一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领导治理才能。同时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随着中国在几个高科技领域靠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国科学家的能力都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认同,而且我国在许多科学领域的地位也的到了提升,世界开始认识这个强国,我想这些正验证了邓小平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11、在总结经验,使用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篇*中,邓小平都大量提到了对于知识分子和人才的态度,我想这是我们学生都非常关心的,他会如何看待所谓的“老九”。在前一篇*中他谈到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问题,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难得的,虽然可能他们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的确,对于现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人才真的显得至关重要,而且现在中国也面临着许多领域的人才紧缺,如何发现和利用人才也变成了一个问题。对于现在来说,我想在很多方面我们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伯乐,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邓小平他推翻了在文化革命时,对于知识分子
12、的错误评论,并且认识到了发展中国必须依靠各方面的人才。这对于许多的知识分子来说真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各方面的人才都不断的涌现,他们的思维不断撞击,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的火花,这无疑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在第一篇文中的最后他提到了要尊重人才,在第二篇文中他提到了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他提倡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尊重他们。要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使他们感到有希望。特别的他讲到了留学生,认为我们现在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我想这也是困扰很多留学生的问题,他们看见自己的祖国正在发展,很希望能回来高科技尽一点力,但是却发觉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
13、件,也没有接纳他们的机构,当然他们也有心理上的犹豫,毕竟当年的 还对他们残留这一点阴影。针对这些,邓小平就提出搞个综合的科研中心等,而且还一再的强调必须尊重人才。我想他的建议是成功的,我们现在有目共睹,海外华侨都纷纷的回国来创业,建设祖国,把我国的经济、科学等都搞活起来了。在这篇*中他也提到了科教投资的使用和提高教师的待遇问题。我想这些都或多或少为我们教育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上海市民,对于视察上海时的谈话这一篇*也很感兴趣。这篇*的地一句话就是:“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看到这句话我就有种鼓舞人奋斗的感觉。在这篇*中,邓小平充分的认识到了上海这一块“风水宝地”的重大开发潜力。上
14、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同时他更替到了对浦东的开发利用。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浦东建成后,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这篇*是在九一年的时候写的,已经经过了十一年,现在的浦东已经建设成为了金融中心,许多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和厂家都纷纷落户浦东,每年投资上海的金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上海正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现在取得的这些都跟邓小平在那一
15、年做出的决定是分不开的,他能够从上海过去的历史以及对其地理位置的分析中,看到他的发展前途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龙头作用,并且促进上海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充分发挥这个作用来建设中国,富强中国。通过对邓小平文选的阅读学习,我们不难看到邓小平的领导才能。对于每一个地方、每一方面的工作他都能从具体事情出发来做出决策,并能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改进管理方法。他从全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来领导中国,为我们中国的建设出了很大的力量,而且近几年的发展都验证了邓小平领导的正确性。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但能令我们更进一步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相信他们的正确性;而且也能让我们学到如何分析处理事情
16、,做出相应正确的决策。我们在邓小平文选中学到的这些都将给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所以学习邓小平文一国两制读书心得21.背景说明一国两制是在一球两制的背景下提出的,最早是列宁提出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和平共处,后来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将其继承和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此之前,也就是列宁提出之后,邓小平将其丰富之前,周恩来将其发展为处理各国关系的一个原则,也就是后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内涵而一国两制的内涵在这篇*里却十分的丰富,包含政治价值方面的含义;经济价值方面的含义;国际价值方面的含义;文化方面的含义;理论价值方面的
17、内涵(跟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定的渊源)。3.展望展望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而言,其中提出台独分子之所以台独,是因为认识还不到位:对大陆的发展认识不到位;把自身的安全寄希望于外国的干涉;把政党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作者相信,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能够选择的仅仅只是手段而已,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是要统一的。对港澳的成就给以肯定,同时,对于台湾问题绝不承诺放弃用武力解决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祖国统一1.重要观点一个中国原则的“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个新三句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深化和创新。第三篇:和
18、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1.一国两制确实能维护和实现两岸共同利益和发展前景祖国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通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可以有自己的军队。采取这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一方面能够确保台湾人民最终摆脱寄人篱下或为人附庸的地位,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强大国家国民的一部分而分享祖国的荣誉和权益,并全国人民一道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大陆又可以为台湾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稳定、坚实的发展依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
19、决台湾问题设计的,应更适合于台湾(一国两制的提出)(1)早在五十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公开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中美关系资料专集(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2266.)周恩来提出的“一纲四目”(1963年提出):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一)统一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与蒋介石;(二)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之处,都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8亿美元);(三)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实行;(四)双方互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一国两制的前身)
20、。邓小平,七十年代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科学构想;1983年六月在会见美籍华人教授时,进一步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统一要符合双方的利益,并不是哪一方吃掉哪一方。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1)能保障台湾人民的安全问题(2)能给台湾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实现大陆跟台湾的经济互补(3)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4)也给台湾带来政治利益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三个不变:现行社会制度不变、现有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六个保护: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
21、一律受到法律保护一国两制读书心得3电视银幕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徐徐升至旗杆顶部,两架分别悬挂着巨幅国旗和区旗的直升机从空中飞过,祥云映衬下,蓝天大地上,鲜艳的红旗分外夺目?今天,20XX年7月1日,手机QQ也用绚丽的画面赫然提醒着今日是香港回归整整13周年的日子。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是的,时间过得如此飞快,13年前,我还在懵懂状态,模糊知道那紫荆花所代表的城市似乎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3载春秋,从新生婴儿到翩翩少年,香港在这期间取得了世人有目共睹的成长。不得不说的是,香港回归祖国13年来,“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22、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带领广大香港市民团结拼搏,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不由得让我回想起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并与其进行的谈判。小平爷爷的语气是温和的,态度却是坚决的,香港是祖国的一份子,必须回归祖国怀抱。于是,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也就在此次会见期间,邓小平公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和谐地达成了
23、共识。回忆往昔,从1984年12月20日,发布中英联合声明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再到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最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此,港澳已都回归了祖国怀抱,剩下的台湾问题不日也将迎刃而解?显然,一国两制构想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地发展着,渗透到每一位国人,港澳人的心中,在这发展过程中,当然没有忘记展示它的勃勃生机及其鲜活魅力。自从一声稚嫩的“你可知MACO,不是我真名。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唱出所有港澳人的归家的心声以来,我们见证着港澳回归后的发展历程。港澳回归后经济蓬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是
24、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我们智慧的治国方针。一国两制,顾名思义,乃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概括的说,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阅读导文后,我对其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深刻的体会。它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要点: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
25、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三,高度自治。统一后,港澳台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同时享有参政权;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这样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体现中华人民爱好和平的传统美德,一方面又最真切地考虑到了港澳台人民与大陆人民的切身利益,这就不难受到所有人的拥护支持,由衷地赞叹: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创新的治国策略想必也令世人刮目相看,纷纷佩服中国人的智慧。针对此次阅读,我具体地了解了一下一国两制实施情况。港澳方面,世人有目共睹,一国两制在其的实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九年前
26、,在香港回归中国五周年之际,曾经直接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豪在接见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国两制”方针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过去的五年里,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人们尊重法制和司法独立,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民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五年来的事实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成功实施,并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邓小平也曾提出,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凡是中华儿女,不论身处何地,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所以他们能治理好香港。事实摆在眼前,香港确实繁荣地发展起来,一如我们所预
27、期的,我们见证到了中国人治理香港的智慧,见证到了一国两制在促进香港繁荣发展进程中起到的重大的推动作用及其重要意义。而对于台湾问题,不得不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
28、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尽管海峡两岸,暂时还没有统一,中国大陆的治权尚未及于对岸,但作为中国这个国家领土主权的归属,以及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则是毫无疑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过去是“一中”,未来是“一中”,现在也是“一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绝不允许分割。绝不允许为了“台独”的一党一己之私利而闭着眼睛说瞎话。于是,一国两制已是大陆方作出的最大让步,也一应中国政府初衷和平
29、解决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无可否认它深厚的思想精髓,理智的治国思路,广泛的应用域。浏览网页时,我意外地发现,一国两制并非史无前例,只是古代说法有所差异而已。在中国古代史上,就有运用这一思想的朝代辽朝。辽,为契丹族所建,辽太宗统治幽云十六州后,为适应两个不同的社会,实行了不同的制度。即“北南面官制”的一国两制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即以契丹官制统治契丹人,以汉族官制统治汉族人。辽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时间长
30、达200年之久,这种统治方式,既促进了封建制的巩固和发展,又促进了契丹本族的繁荣。这样一来,这一思想竟穿越古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更是中华人民智慧的历史见证。我细想了下,一国两制有着诸多的优点: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有着既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又照顾到策略的灵活性;它有着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的创造性;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范例?无一不令人折服,我不由得深深赞叹。邓小平自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以来,“一国两制”的光芒已经照亮了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其影响已扩及全世界。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思维,旨在把台港澳问题作为人民内部
31、矛盾来处理,把国际上通用的“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国内,把中华人民悠久的爱好和平的传统应用到现代。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继承与创造,这是对人类社会科学理论的一个新的重大贡献。它轻快地跟上了时代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脚步,正向世人进一步展示它的魅力。读完小平爷爷的一国两制论文,满心地佩服,这也将是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国两制读书心得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一、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2、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
32、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实践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象片,直观的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
33、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三、教学内容要点(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基本内容: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形成过程:邓小平首先提出,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一些基本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
34、”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二)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1)、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回归历程: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1984年
35、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澳门回归:(1)、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遇风暴,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私自扩展土地,开始长期占据。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到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2)、回归历程: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
36、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国内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三通:通航、通邮、通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19
37、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四)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难点:“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习马会”这一时政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
38、祖国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让班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或对港、澳、台有了解的学生对此三地进行简单讲述。由这两点引出所讲内容。(二)教学1、“一国两制”的构想(1)、什么是“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让学生一分钟粗读第一子目内容,回答问题:“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的?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3)向学生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图文并茂)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
39、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4)引导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地位和意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知识补充:“一国两
40、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 异:设立的地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2、香港、澳门回归让学生学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香港回归A、“一国两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通过香港地图来回顾被侵占的过程)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
41、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B、回归条件的成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等。 C、带领学生学习课本77页的内容,学习香港回归历程。 (2)澳门回归A、听七子之歌澳门导入,然后介绍澳门地图。 B、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被侵占的过程。C、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回归的历程,同时强调香港回归为其提供范例。 (3)引导学生理解港澳顺利回归的意义。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洗刷了百年国耻; 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
42、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利于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根据史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史料:材料一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申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原因: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中
43、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法律依据:联合申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群众基础:香港和澳门人民期盼回归国际环境: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粗读第三子目,学习海峡两岸的新进展。并看“知识链接”,了解“三通”。 (2)同时,通过时政“习马会”,补充更多有关海峡两岸新进展的知识。 (3)让学生思考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4)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五、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4、,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满解决了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以及港澳顺利回归这一范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六、能力小测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一国两制”内容的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和独立主权A、 B 、 C 、 D 、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
45、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港澳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3、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A、告台湾同胞书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4、(20XX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46、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5、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一国两制读书心得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谈话。今日再次读起这篇谈话,依然感慨万千,不禁赞叹当时伟人们的思想与远见。再看看今天这一国两制的成果,倍感中国领导人的睿智。
47、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开篇,邓小平同志一连讲了好几个“不变”,充分的来论证了“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之后,邓小平同志又这样说到:“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并且他还说过“50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特别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身为后辈的我们现在看来,这正是智者的眼光。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又提到了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出路,既不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也不是“三民主义吞掉大陆”,邓小平同志给出的答案是:“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改变了形象。而香港过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