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doc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5。二、教 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是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可用归一、归总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这里主要是学习用正比例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同时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2、渗透认识事物的方
2、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提高提问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思考目标:能对具体情境中成正比例的量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解释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目标:能用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表述、交流和应用正比例关系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与同伴合作探索和相互交流的体验。情感与态度目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比例式。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关系,也会运用有关的归一、归总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六、设计理念:本节课通过例5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方程与比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意识与辩证意识的培养。七、教学准备:课件及实物投影仪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一、复习:1、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3、解比例:X :0.5 = :4 = 6.5 :X = 3.25 : 4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比例 解决问题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