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杯通用技术课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吴文君通州区潞河中学.doc
《京教杯通用技术课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吴文君通州区潞河中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教杯通用技术课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吴文君通州区潞河中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通用技术学段:中学年级高二相关领域通用技术教材书名:技术与设计1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年 6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吴文君潞河中学13426223526实施者吴文君潞河中学13426223526指导者 董长勇教师研修中心13522638999课件制作者吴文君潞河中学13426223526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它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和创造能力。本次项目就是基于此目的设计的。与此同时,融入了研究性学习
2、的思想,重点转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本次项目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入了技术设计的世界,发展了实践能力。在项目进行中提高了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锻炼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增进了对设计的文化理解。 教学背景分析一、题目来源: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的选择强调由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日常生活中发
3、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本次项目就是由学生热切关注的盗墓笔记和老九门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度,发现问题,结合技术操作、创新设计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多是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的实践活动,对于让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并进行较长时间、涵盖较多知识点的项目教学实践活动很少涉及。此次项目教学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二、资源状况:我校拥有设备齐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能为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动手制作提供较丰富的工具设备资源和技术保障;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和计算机专业教室满足学生查找、汇总资料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三、涵盖知识点:贯穿项目始终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4、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涵盖的知识点是认识流程、流程的表达;创新及其方法;设计分析;设计的表达:草图的绘制;三维软件及3D打印机的使用;模型的制作及产品的优化;设计的交流等四、学生情况: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基础和生活经历。在发达媒体的影响下,他们对充满创意的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生活、学习环境所致,他们普遍处于欣赏设计产品阶段,对于技术的掌握参差不齐,多数还处在劳动技术阶段。但具备良好的对于新技术的学习适应能力。五、教学方式:体验实践式项目教学六、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部分实验材料和工具设备对项目活动的描述一、项目内容通过永不熄灭的蜡烛引入项目
5、,学习流程及部分跨学科的相关知识。抛出问题:如何借助烛台巧妙熄灭蜡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创新及设计分析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入引导学生细化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自己的期望用户群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不一样的用户行为特点,分析出不一样的问题,从而形成该用户群特别需要的功能,实现产品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三维软件、3D打印技术、模型的制作及产品的优化等相关知识。二、项目进度安排及涵盖知识点 本次项目共11课时,分为三大环节:(一)发现问题 2课时涵盖知识点:1.认识流程:流程、环节、时序; 2.流程的表达; 3.发现与明确问题。(二)分析问题 4课时涵盖知识点:1.设计分析; 2.创新及其方法
6、; 3.设计的表达:草图的绘制; 4.设计的表达交流;(三)解决问题 5课时涵盖知识点:1.三维软件、3D打印机的学习及使用; 2.模型的制作及产品的优化; 3.成果展示及组间评价。三、目前项目实施的进展本节课是项目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第一节课:认识流程及流程的表达,为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项目的主要目标项目共11课时,划分为三大环节,融入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为载体,学习技术与设计1的部分相关知识,并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成为科学的独立思考者。二、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流程,了解时序和环节的含义;2
7、、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流程进行合理的环节划分,科学的时序安排;3、学会运用合理有效的流程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制作永不熄灭的蜡烛,切身感受环节及时序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合理的环节划分及时序安排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流程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通过跨学科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成为科学的独立思考者。三、项目的重点难点重点: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不一样用户的行为特点分析,形成指定用户特别需要的功能,从而实现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 2、认识流程;创新的含义及方法;设计的表达;模型制作及优化。难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不一样用户的行为特点分析,形成指定用
8、户特别需要的功能,从而实现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四、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流程,了解环节及时序的含义。 难点:能够科学合理的划分环节及安排时序。项目过程(11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时间安排发现问题(2课时)(一)设置情境:老九门引入:永不熄灭的蜡烛(二)展示永不熄灭的蜡烛,出示材料,请学生分析永不熄灭的原理(跨学科知识融合)(三)教师提供制作永不熄灭蜡烛的卡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安排制作蜡烛的流程学习新知:流程(四)小组合作实验(五)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流程相关知识:1、 环节、时序的概念及特点;2、 流程的表达抛出问题:如何借助烛台更巧妙便捷的熄灭蜡烛呢? (
9、一)关注教师活动(二)识别材料种类;分析蜡烛吹不灭的原理(三)小组讨论,结合教师提供的环节卡片,设计制作蜡烛的流程(四)小组合作实验制作蜡烛(五)分析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听教师讲授流程相关知识(一)利用学生关注的热播剧设置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二)跨学科知识融合,让学生在通用课上充分体会学有所用(三)为后续关于时序、环节知识的深入讲解埋下伏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实验能力(四)通过实验验证本组环节的时序安排是否合理(五)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深入讲解流程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课时承上:如何借助烛台更巧妙便捷的熄灭蜡烛呢?带领学生分析如何明确问题启下:如何解决问题?针对永不熄灭的蜡
10、烛发现并明确本组要解决的问题发现与明确问题1课时分析问题(4课时)承上:如何解决问题?围绕案例进行设计分析的讲解启下:如何创新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学会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产品设计分析,确定本组设计的蜡托类型设计分析1课时承上:如何创新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结合案例,讲授创新及其方法启下:如何将你的设计想法表达出来?学习创新的方法,改进本组设计创新及其方法1课时承上:如何将你的设计想法表达出来?草图的绘制启下:下一节课进行组间设计交流对本组的蜡托设计进行草图绘制设计的表达:草图的绘制1课时承上:进行组间设计交流在设计的表达交流中,改进本组设计启下: 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够表达更为精细的设计?组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教杯 通用 技术 制作 永不 熄灭 蜡烛 吴文君 通州区 河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