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疗法》PPT课件.ppt
《《行为主义疗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主义疗法》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巴甫洛夫(Ivan Pavlov)是行为主义的首创人,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脑机制的“高级神经能量说”,对“试验神经症”、癔症、精神病症状做了解释。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主张采用条件反射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并提出了著名的“尝试-错误”定律,开创了使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量化手段,研究动物行为学习的先河,比巴甫洛夫早三年。,华生(B.Watson,187819
2、58)(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之一。,1)他认为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确立心理学客观研究对象,应该以研究行为取代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2)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3)他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s),情绪、思维都是可以记录的行为;4)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从而否认遗传。,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托尔曼),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他认为:1、刺激与反应之间,即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就是有机体内部因素;2、他的公式:B=f(S、P、H、T、A),其中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
3、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为年龄。,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斯金纳),斯金纳(B.Skinner,19041990)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变量,即“第三变量”。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即前一个行为后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强化作用”。,斯金纳(1904-1979),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班杜拉),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类既不是由单纯内力驱动,也不是绝对由环境决定,人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参与、获得和维系
4、行为模式的重要因子,甚至也参与着人的形成和保持。,新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班杜拉),1、“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预见可能性。这种学习叫做。2、“自行奖赏或批判”。人可以自我评价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批评,自我强化。3、行为自控。人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受外界左右。,行为主义疗法,【病理心理】学会了不恰当的行为 没有学会恰当的行为,行为主义理论在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不良行为既然是经环境作用与强化作用而生,也可以经环境改善与消退作用而除。反之,良好行为亦可通过营造环境和强化作用形成。行为治疗: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沃皮,行为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 疗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