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doc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英德市第一中学历史组 黄小冰【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冷战的表现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材料的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与“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教学重、难点】重
2、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及表现。难点:美苏“冷战”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胜利后法西斯国家的下场和战胜国人民的喜悦之情,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比较生动的、翔实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分析、总结。3材料分析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最后得出结论。【教学过程】设计:出示二战胜利后战胜国人民的喜悦之情的图片导语: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并很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伴随着战争的结束,
3、世界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战争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战后的和平?昔日的盟友是否会为了和平而继续合作?世界各国又将迎来怎样的国际环境?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问题1:斯大林的话反映出两国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预期学生回答: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材料二:“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问题2:材料表明美国战后什么意图?(预期学生回答美国确立了称霸世
4、界的全球战略)材料三:展示苏联战后的国家实力,让学生得出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材料四:*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问题3:由此可见,“冷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预期学生回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材料五: “铁幕”一词的由来: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问题4:丘吉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极 对峙 格局 形成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