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锂电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南京锂电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锂电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8一、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8二、 行业发展态势9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1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态势11二、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态势15三、 正极材料发展态势18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22一、 公司基本信息22二、 公司简介22三、 公司竞争优势23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5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5五、 核心人员介绍26六、 经营宗旨27七、 公司发展规划27第四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3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0二、 建设方案31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3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34一
2、、 项目选址原则3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4三、 创新驱动发展39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1五、 产业发展方向4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3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44一、 优势分析(S)44二、 劣势分析(W)46三、 机会分析(O)46四、 威胁分析(T)48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5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3二、 董事60三、 高级管理人员64四、 监事66第八章 发展规划69一、 公司发展规划69二、 保障措施70第九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73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3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3第十章 项目进度计划75一、 项目进度安排7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5
3、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6第十一章 工艺技术说明77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7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9三、 质量管理81四、 项目技术流程82五、 设备选型方案8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4第十二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86一、 编制依据86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7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1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1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2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92七、 环境管理分析93八、 结论94九、 建议95第十三章 劳动安全生产96一、 编制依据96二、 防范措施97三、 预期效果评价100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10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1二、 经济评
4、价财务测算10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8五、 偿债能力分析10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0六、 经济评价结论110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11一、 项目风险分析111二、 项目风险对策113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116一、 项目招标依据116二、 项目招标范围116三、 招标要求117四、 招标组织方式119五、 招标信息发布121第十七章 总结说明122第十八章 附表124建设投资估算表12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5流动资金估
5、算表12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2报告说明在产业政策、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因素影响驱动下,全球范围内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减少燃油车的销售与使用,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重要趋势和共识,丰田、日产、大众、通用等全球汽车巨头纷纷推出了电动化转型或全面电动化战略规划。汽车电动化的发展与普及将进一步推动电池技术与电池材料的不断革新,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及材料行业在内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
6、业将充分受益于全球新能201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66.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59.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82%;建设期利息38.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668.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3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588.43万元,净利润1253.9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3.28%,财务净现值1455.7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2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
7、,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1、行业经营模式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行业为典型制造业行业,行业上游为焦类材料、鳞片石墨、无机盐、化工品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锂离子电池制造业
8、。行业经营模式方面不存在特殊性,在采购方面,普遍采用直接采购模式;在销售方面,普遍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在生产方面,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在研发方面,普遍采用独立研发和外部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2、行业周期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下游行业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按用途分,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和储能电池,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8年度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和储能用锂电池三者的市场份额达92.30%,因此,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行业的周期性与下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周期性高度相关。因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
9、性,因此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行业也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3、行业区域性从全球范围看,因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三星SDI、LG化学等主要位于中国、日本或韩国,相应的,其上游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同样明显的聚集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原材料方面尤其更集中于中国。对于国内市场而言,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4、行业季节性受新年假期、春节假期及客户年初市场计划调整影响,一般第一季度为销售淡季,其他各季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二、 行业发展态势从终端用途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
10、之前,消费电子产品用锂电池是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品种。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电池占出货总量的比重逐步降低,动力电池已经成为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品种,而消费电子电池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同时,随着储能应用的成熟与推广,储能电池市场正在快速成长。由于终端产品结构的变化,负极材料品种由以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为主的格局逐步转变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融合发展的态势,目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占比最高,以硅基负极材料为代表的新型负极材料的推广应用正在加速。正极材料方面,因动力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提升循环性能和降低成本的需要,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已经替代钴酸锂、锰酸
11、锂成为主要的正极材料品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推广应用正在加速。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追求绝对的高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的风向有一定的转变。磷酸铁锂电池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较高的性价比,在专用车、公交车、储能等领域取得了相对优势。三元电池因较高的能量密度,在高续航乘用车领域得到快速的普及与应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则有望在中高端乘用车领域加速推广,同时,因磷酸铁锂电池较低的成本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其在高循环、中短程乘用车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未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将因应用领域的差异而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态势在市场规
12、模方面,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下,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00亿美元,2015年至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24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41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2.52%。在产品结构方面,由于电动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储能市场快速导入,二者的市场规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全球手机出货量、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产量接近天花板,增幅较为有限甚至负增长;因此,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动力电池成为主要品种随着全球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日
13、趋成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逐步提高,动力电池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数据,2010年至2016年,全球锂电池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5%以上。2017年全球锂电池总出货量约为135GWh,同比增长16.97%;其中,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55GWh,占比达40.7%。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60GWh,同比增长18.52%;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约为97GWh,占比达60.63%,较上年同期增长76.36%。动力电池总出货量占比明显提升,增长速度远高于锂电池总体增速。2、动力电池需求量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
14、会数据及预测,未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将会激增。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从2018年的180万辆提升至2020年的450万辆;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750万辆。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估算,假如2025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按照2种车型带电量分别为55kWh和15kWh计,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过580GWh,到2030年总需求将超过1,300GWh,2018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速接近30%。3、消费电子用锂电池整体增速趋缓,细分领域增长兴起近年来,消费电子电池市场整体增长平稳。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8年我国消
15、费电子电池出货量为31.8GWh,较2017年同比下降0.62%。在消费电子电池市场增速整体趋缓的背景下,随着5G商用的落地、物联网设备的兴起,以柔性电池、高倍率数码电池、高端数码软包电池等为代表的高端数码电池领域受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高端智能手机等细分市场带动,将成为消费电子电池市场中成长性较高的部分。整体而言,消费电子用锂电池的传统业务相对稳定,新兴应用市场持续活跃,锂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新兴消费类电池市场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4、中国动力电池多元化技术路线基本形成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多元化技术路线已经基本形成,涵盖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等多种技术路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
16、据,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36.40GWh,其中,三元电池装机总量为16.10GWh,占比为44.23%,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总量为17.90GWh,占比为49.18%,其他电池材料装机总量为2.40GWh,占比为6.59%。2018年度,我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56.90GWh,其中三元电池总装机量为33.10GWh,占比58.17%;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22.20GWh,占总装机量比39.02%;其他材料电池总装机量为1.60GWh,占比2.81%。2019年度,我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1.20GWh,其中三元电池总装机量为40.50GWh,占比66.18%;磷酸铁锂电池总装机量为2
17、0.20GWh,占总装机量比33.01%;其他材料电池总装机量为0.50GWh,占比为0.82%。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引导和三元电池本身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更能满足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需求,三元电池出货量比重相对较大,未来三元电池或将继续高速发展。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三元电池的成本逐步降低、安全性逐步提高,但是磷酸铁锂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循环性能等方面优势在公交车、专用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逐步得到验证和市场认可,随着比亚迪等对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改进与推动应用,磷酸铁锂市场份额下滑趋势有望扭转,三元电池对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造成的冲击正逐步减弱。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其他类别锂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并
18、存的局面已经形成,但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主流地位。5、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受国内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以松下、三星SDI、LG化学为代表的外资锂离子电池企业在国内发展缓慢。随着动力电池“白名单”规定的取消,外资锂离子电池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将有所加速,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更加直接的面对来自该等企业的竞争。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步调整的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此外,因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大幅放宽了市场准入要求,为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境外独资汽车厂商的进入在加剧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的同时,必
19、将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市场竞争。因此,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尤其是动力电池市场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二、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态势在市场规模方面,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下,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00亿美元,2015年至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24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41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2.52%。在产品结构方面,由于电动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储能市场快速导入,二者的市场规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全球手机出货量、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
20、子产品产量接近天花板,增幅较为有限甚至负增长;因此,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动力电池成为主要品种随着全球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占比逐步提高,动力电池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数据,2010年至2016年,全球锂电池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5%以上。2017年全球锂电池总出货量约为135GWh,同比增长16.97%;其中,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55GWh,占比达40.7%。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60GWh,同比增长18.52%;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约为97GWh,占比达60.
21、63%,较上年同期增长76.36%。动力电池总出货量占比明显提升,增长速度远高于锂电池总体增速。2、动力电池需求量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数据及预测,未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将会激增。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从2018年的180万辆提升至2020年的450万辆;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750万辆。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会估算,假如2025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按照2种车型带电量分别为55kWh和15kWh计,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过580GWh,到2030年总需求将超过1,300GWh,2018年至2030
22、年的复合增速接近30%。3、消费电子用锂电池整体增速趋缓,细分领域增长兴起近年来,消费电子电池市场整体增长平稳。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8年我国消费电子电池出货量为31.8GWh,较2017年同比下降0.62%。在消费电子电池市场增速整体趋缓的背景下,随着5G商用的落地、物联网设备的兴起,以柔性电池、高倍率数码电池、高端数码软包电池等为代表的高端数码电池领域受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高端智能手机等细分市场带动,将成为消费电子电池市场中成长性较高的部分。整体而言,消费电子用锂电池的传统业务相对稳定,新兴应用市场持续活跃,锂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新兴消费类电池市场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4、中国动力电
23、池多元化技术路线基本形成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多元化技术路线已经基本形成,涵盖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等多种技术路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36.40GWh,其中,三元电池装机总量为16.10GWh,占比为44.23%,磷酸铁锂电池装机总量为17.90GWh,占比为49.18%,其他电池材料装机总量为2.40GWh,占比为6.59%。2018年度,我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56.90GWh,其中三元电池总装机量为33.10GWh,占比58.17%;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22.20GWh,占总装机量比39.02%;其他材料电池总装机量为1.60GWh,占比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材料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