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疾病》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 5 Animals Disease,第五章 动物的疾病,中国谚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疾病是任何生物所难以避免的。不论是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或自身生理和遗传的原因,轻则引起不适,重则死亡。其中,威胁最大的是生物性的疾病,亦即生物寄生引起的疾病。例如,有一种生物叫囊状虫,寄生于螃蟹体内。它首先攻击螃蟹的睾丸或卵巢,而螃蟹体中赖以生存的其他器官则幸免了。事实上螃蟹是被寄生虫阉割了,就象阉鸡一样,使螃蟹把能量和资源从生殖系统转移至自身身体中,为寄生虫提供丰富的营养。血吸虫通过钉螺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中国被毛孢冬季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使幼虫体内脏整个充满菌丝而死亡,而此种真菌却在夏
2、季长出自己的子实体,称冬虫夏草。后者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中药。,囊状虫 Sacculina sp.蝙蝠蛾被毛孢 Hirsutella hepiali蝙蝠蛾拟青霉 Paecilomyces hepiali中国被毛孢 Hirsutella sinensis蝙蝠蛾 Hepialus armoricanus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貘 Tapirus indicus红疣猴 Colobus badius燕鸥 Sterna hirundo,哺乳动物常常患有与人类相同的疾病,如爱滋病、结核病、癌症、肾脏病和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在人类饲养的家畜、宠物中屡见不鲜。动物患病主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进行
3、抵御,但有时也会寻找天然的药物。例如,当小鼠吃到有毒的食物或感到不适或恶心时,就会找一种黏土吃,这种黏土会吸附或减轻毒素的危害;貘吃了有毒植物后,会找高岭土吃;有人观察了桑给巴尔岛上的红疣猴,发现此种猴类吃了有毒的植物后,常吃木炭来解毒;黑猩猩会折叠毛茸茸的树叶,吞下肚子,以清除肠道中的寄生虫;其他类人猿也会这样做,主要是找到表面被毛或粗糙的叶子来清除寄生虫,未必精确到局限于某一种植物。在干旱地区,草类中含钾高,野生有蹄类动物常到盐池饮水,以保持离子平衡。,在人类饲养的动物中,狗和猫有时也不食肉食,而去找草类食物,其原因或许也是为了清除体内的寄生虫,或是增加维生素与纤维素。英国某岛屿上的绵羊专
4、找燕鸥的尸骨吃,显然是为了补充某种矿物质。某些牛寻找带菌黏土,吃后引起腹泻,以便排出毒素与寄生虫,如此等等。1994年创建的动物生药学(Zoopharmacognosy)就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衷心欢迎小字辈光临非洲水牛背上的小鸟非洲水牛 Syncerus caffer,衷心欢迎小字辈光临非洲象体表的寄生虫常考小鸟清除非洲象 Loxodonta africana,动物体表的寄生虫也同样需要不断清除,一般靠在泥水中打滚使之脱落,也有靠小型鸟类啄食,如非洲水牛、非洲象、河马、黑犀等。有些小鸟甚至进入鳄鱼张开的大嘴中,啄食蚂蝗,也不会受到鳄鱼的伤害。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也从不伤害为其清除体表污物和寄
5、生虫的小清扫鱼。今日,至少已有50种以上清扫鱼记录在案。,自然界赋予动物的食物与饮料,不论是植物、动物、水或其他物质,都未曾经过消毒。肉食动物的食物还常常是不太新鲜的或有时是多少腐烂的。因此,野生动物都有很强的抗病能力,亦即有很强的自身免疫系统,否则是难以生存的。此外,野生动物在争斗、逃避强敌、捕食等行动中,受到外伤和感染也是难以避免的,也需要靠自身解决。因此,强大的免疫系统是自然界赋予动物的重要生存手段。,哺乳动物治疗外伤的方法,一般靠“出血”与“舌舔”。出血不仅可以冲洗病菌和封闭创口,而且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有些人对于血液的流失怀有恐惧心理,这是不必要的。血液和人体其他细胞一样,是不断更新的
6、。红血球只能生存4个月,白血球存活3个星期,血小板8-9天就会失去生命力。所以在人体血液内每天都有大量的血细胞死亡,和大量的血细胞新生。因此,流出一些血液,包括献血,只要适度而不过量,对身体并无害处,反而会起到激活免疫系统,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作用。,很可能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大约在2500年前欧洲医生就开始用放血的办法给病人治病;中国古代医生也同样给病人放血,叫“放血疗法”,用以治疗一些疾病,并沿用至今。2005年6月21日澳大利亚75岁的凯文鲍德温从红十字会血站获得了一枚奖章,祝贺他献血满300次。他说:“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献了57年的血。献血对身体没有伤害,而且对社会大有裨益”。他的健康身体,
7、有力地支持了这一正确的结论。,当代恐龙科莫多龙 Varanus komodoensis,“舌舔”是对伤口的外部消毒。动物唾液中含有大量杀菌和溶菌的酶和其他物质,还含有对自身无害和对别种生物有害的细菌。例如,印度尼西亚一些岛屿上的一种巨蜥叫科莫多龙,口腔中含有极致命的细菌,任何动物被咬后必死无疑,但对自身无害。因此,哺乳动物用唾液消毒伤口是最佳的选择。人们常用唾液涂抹被蚊虫叮咬处,也不无道理。据研究,人类唾液中含有280多种细菌,其中约80%为人类所共有的,20%彼此不同。故情侣接吻要交换细菌,可收交叉免疫系统锻炼之效,又称交叉免疫治疗。,“莽汉”亦知情棕熊的吻 棕熊Ursus arctos,当
8、然,这并不等于说,接吻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因为有些病毒或病菌是难以在口腔内消灭的。例如,引发鼻咽癌的EB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染,感冒、肺痨、肝炎等病毒与细菌也不例外。接吻也见于许多哺乳动物如棕熊(图4-4),但对异性的深吻只有人类有,此外,人类的近亲倭黑猩猩也偶见报道。,哺乳动物打斗受伤,还常常会有“淤血”,亦即皮下、肌肉或内脏的内出血。医学研究表明,吸收“淤血”也同样会有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医生常把病人的血抽出来,注射到肌肉中去,或者把母亲的血注射到婴儿肌肉中,用以增加抗病能力,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医生用的“刮痧”,造成皮下淤血,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不仅“淤血”或内出血对于哺乳动物有激活免
9、疫系统的作用,其他伤害,如碰伤、摔伤、击伤等也应有类似的作用。在山川纵横、强敌遍野的环境中生活的兽类,磕碰摔打是家常便饭,如果生理上没有有效的保护机制是难以生存的。,最近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医学院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人体在受到“鞭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恩多芬。恩多芬是人体在高压或疼痛时,由大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使人感觉精神欢快,食欲减低,释放更多的性激素和提高免疫系统的反应力,有助于缓解上瘾和自杀倾向。目前此学院已开始接受患者,进行“鞭刑”治疗。事实上该医学院也不是开创者。德国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用此法治疗抑郁症和肺炎。此外,适度的刺激,如精神压力、惊吓、痛苦、激怒等,只要不过度,而且时间短暂,
10、对于激活免疫系统也会有积极的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对大约15组小猴与母猴,分别在“衣食无忧”与“生活艰辛”的环境中观察8年后,发现在后一种条件下长大的猴子,对种种外界压力的适应力,远胜于前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教授大卫逊(Richard Davidson)将一组完全不曾受过挫折的动物幼体与另一组适度给予挫折的动物幼体相比较,发现后者在面对逆境时,其抗压能力远胜于前者,甚至达到成年动物的水平。他的结论是:适度的逆境对于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最近在伦敦举行的防衰老会议上,有些专家指出,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人们抵御象关节炎及心脏病之类的病症。他们相信,轻度与中度的压力能够
11、帮助人体修复细胞的蛋白质,包括脑细胞,使它们以最好的状态工作。另一位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细胞实验室的教授指出,皮肤处于适度压力下能够起到美容的效果。他让试管中的皮肤细胞每周2次,每次1小时暴露于41摄氏度空气里。在这种情况下,被破坏的蛋白质数量明显减少,更不易受紫外线伤害。他认为,抗衰老的全新办法就是用适度的压力向身体机能发起挑战。毒物兴奋效应(又称逆境兴奋效应)看来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防病好办法。,人类和动物一样,都是生活在细菌、病毒和其他生物包围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不同的是动物几乎完全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入侵者,而人类则可以在它们入侵之前予以消灭(消毒),入侵之后予以杀灭(治疗)。但无论如何,战
12、胜入侵者的最有效手段,终归是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这才是人类健康水平的第一标志。,免疫反应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机制。免疫反应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天然免疫,犹如天生的排外反应,是由体内固有的免疫分子,如补体、防御素、溶菌酶、吞噬细胞、NK细胞等参与下形成的,是可以遗传的。另一种是在感染外来病原体后学来的,称为获得性免疫,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抗原物质后产生的免疫效应。它通常不能遗传,但若引起相关的基因变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在其子嗣中保持下去。,获得性免疫是由两群不同的淋巴细胞,亦即B细胞与T细胞完成的。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细胞外面的病原体,而T细胞又分两个亚群,一群细胞能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称为细胞毒
13、T细胞,另一群细胞能帮助激活B细胞及细胞毒T细胞,称为辅助细胞。外来的微生物感染能刺激获得性免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免疫系统需接受“锻炼”。所谓锻炼就是指免疫系统要有与入侵者斗争的经历。野生动物自不待言,锻炼是伴随一生的。但人类则不同,在不同的人群中千差万别。,近年研究表明,由于历史上受到大规模的黑死病(即腺鼠疫)和天花病的侵袭,欧、美白人对爱滋病的自然免疫力远高于非洲与亚洲人种。据文献记载,自公元十四世纪中期开始,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了三百余年。全欧洲死于此传染病的人数高达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1719年巴黎天花大流行就死了约14000人。,后来科学家发现,黑死病和天花病会引起人
14、体第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CCR5基因产生变异。CCR5基因与病毒攻击人体免疫T细胞有直接关系,一旦产生变异,则病毒不能识别这种蛋白,也就不能进攻T细胞,从而获得了对有关病毒,如黑死病、天花病、爱滋病等的自然免疫力。这种变异基因被命名为CCR5-delta32。据报道,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携带这种变异基因的人比例最高,为14-15%,其次为俄罗斯高加索人,达12%,美国白人为10%,非洲黑人为1.6%,地中海地区人为1%,而中国人还低于此数,故最易感染爱滋病。这些例子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性的。,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所处的环境越是洁净,他们患哮喘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结论是:经过消毒的环境剥夺
15、了幼儿免疫系统接受锻炼的机会;另一些研究表明,消毒的环境可能是近年来诸如过敏、糖尿病、风湿病之类免疫系统疾病激增的原因之一。许多留学欧美的中国人都有体会,在出国的2-3年内很少生病,但回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感到不适应,染病的机会增多了。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国内一些城市污染的情况较严重,免疫系统受到较大的锻炼,故进入污染少的国家时,其防病能力绰绰有余;反之,从较优越的环境进入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其抵抗力不足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了。,中国有一句不科学的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经常被作不讲卫生的反面教材。但事情总是有两重性的。我们观察中国社会,有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能否认,就是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
16、子有更强的抗病能力,街头穷人的孩子比豪宅里的孩子更少生病。究其原因,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是否受到更多的锻炼所致。当然,这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在基本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的贫民窟里生活的孩子,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程度”与“限度”是处理任何事物所必须讲究的。过分的讲究卫生与不讲卫生是一对孪生兄弟。,用接触抗原物质的方法,来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在我国古代早已有应用。例如明代出版的治痘十全(1628)中描述宋真宗时代(998-1022)在民间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将天花病人的痘痂末吸入鼻内或穿天花病人的衣服来预防天花。清代俞天池在痘科金镜赋集解(1722)中说,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
17、)已有“种痘法”;希腊医生蒂蒙尼(Emanue Timoni)记述了1713年在塞加西亚(Circassia)的妇女们,就用沾土痘浆的针刺身,来预防天花。这些都说明当时已有较安全的人痘苗的使用,也就是说当时已知道采用人为的方法“锻炼”免疫系统,并已取得了防病治病的成功经验。,逆境(包括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只要适度,对于生物应是有益的。例如,辐射对人体有严重损害,这是公认的事实。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曾造成数万人患癌症,其中许多人已死亡,环保主义者为此甚至要求停止使用核能。但近来的一些特定的试验表明,少量核辐射可激活软弱或迟钝的核酸和免疫系统,形成一道抵抗癌症的防线。,某些调查表明,受到切尔诺
18、贝利核事故影响的15岁以下的儿童患甲状腺病的比例低于芬兰儿童;美国建造核动力船坞工人的癌症死亡率,低于美国平均水平。当然,此类调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此外,短时间的冷冻、饥饿、刺激或氧气不足,对免疫系统也有激活作用。冷库里长大的家鼠比一般的同类要大,繁殖力更高,抗病力更强;生活在下水道的老鼠要比无菌实验室中的同类健康得多。在温度经常波动的条件下,雏鸟的孵出率要比恒温条件下的高,胚胎死亡率也比恒温条件下降低。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用饥饿治疗感冒的说法,佛教中有“闭关”,伊斯兰教中有“斋月”等禁食的日子。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启示。,诚然,要做到既要锻炼免疫系统,又不危害健康,确非易事,但也不能因噎
19、废食。有一则报道,说的是一位医生,对其孩子极讲究卫生,凡能接触到的东西都要消毒,做到绝对无菌。后来那个孩子离开“绝对无菌”的环境后,很快就夭折了,因为他的免疫系统从未接受过锻炼,毫无防御能力。近来报章载,有人要办“高级”的学校,声言洗澡一律用纯净水。这显然是要炫耀“高贵”或“富有”。看来是要与那个医生走同样的道路了。,野生动物是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其免疫系统自出生以后就不断受到锻炼,因而对多种生物性的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亦即常有带菌或带病毒而不发病的。有人认为爱滋病是从某些带病毒的非洲猿猴传染给人类的,这恐怕不是一种臆测。近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喀麦隆森林中的10
20、个地点搜集到599份黑猩猩的粪便标本,检测其中的病毒抗体。他们发现,不少野猩猩的粪便中带有 SIVepz病毒抗体和病毒的核酸碎片。SIVepz与人类爱滋病病毒 HIV-1十分相似,后者可能是从前者演变而来的。,他们还推测,当地的一些猴类或许最先感染 SIVepz病毒,然后才传染给黑猩猩。这种病毒在黑猩猩身上产生变异,逐渐形成了有感染人类能力的爱滋病病毒。由于当地人猎食黑猩猩,因此在人类中蔓延开来。一些研究还表明,野生的猕猴对爱滋病毒大多有天生的抵抗力,其原因是猴子体内存在一种能阻止此种病毒复制的血红蛋白 TRIM5-a,它能附在病毒的内膜内,但进一步的活动机理,尚不清楚。最近也有报道带SARS
21、病毒而不发病的人群。,世界上时常有来源不明的病毒肆虐人类,如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安哥拉马尔堡出血热病毒、亚洲的 SARS(非典)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据推测,这些突然间大爆发的流行性疾病的病源均来自野生动物。在1918年大约有20万美国人死于西班牙流感病毒 H1N1。它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病毒 H5N1的一种类型。据推测它首先在禽类身上传播,突变后传染给人类。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统计显示,总共有1407种已知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等会感染人类,其中约58%来自动物。野生动物染病后总是自生自灭,通过自然淘汰,留下有免疫力的个体,而人类则经不起这个劫难。,事实上,在人类进化的早期与其他动物一样,完全仰仗“自然选择”的力量,而在后期经济、文化、科学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不论是自身生理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免疫力的锻炼以及优良基因传播率等,都会不自觉地逐渐摆脱“自然选择”的影响。一旦感染高危病毒,传染性疾病就往往会失控、迅速蔓延,危及社会稳定,引发生存危机。因此,当人类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和哺乳动物时,是应当注意防范的,更不应当猎食野生动物,那样做不仅不道德,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有传染严重疾病的危险,不可不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