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ppt
《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关键词汇,(1)了解一体化供应链的基本理论模型和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步骤;(2)掌握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问题、原则以及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结构体系模型;(3)了解一体化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4)掌握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原则、内容,掌握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一体化供应链(Integrated Supply Chain)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规划(Plan)设计(Design),7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7.1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7.2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2、及实现 7.3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7.4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习题与思考题,7.1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在一体化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上,应充分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1)供应链设计与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是供应链的物流通道,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原材料和外购件所经历的采购入厂存储投料加工制造装配包装运输分销零售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设计。物流系统设计也称通道设计(Channel Designing),是供应链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物流通道对于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缩短提前期、实施JIT生产与供销、提
3、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都是很重要的。但供应链设计却不等同于物流系统设计,一体化或集成化供应链设计是企业模型的设计,它从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企业整体角度去勾画企业蓝图,是扩展的企业模型。(2)供应链设计与环境因素的考虑 一个设计精良的供应链在实际运行中并不一定能按照预想的那样,甚至无法达到设想的要求,这是主观设想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原因并不一定是设计或构想得不完美,而是环境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构建和设计一个供应链,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的运行环境(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未来环境的变化对实施供应链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设计供应链,无论是信息系统的构建还是物流通道设计都
4、应具有较高的柔性,以提高供应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供应链设计与企业再造工程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设计是一个企业的改造问题,供应链所涉及的内容任何企业或多或少都在进行。供应链的设计或重构不是要推翻现有的企业模型,而是要从管理思想革新的角度,以创新的观念武装企业(比如动态联盟与虚拟企业、精细生产),这种基于系统进化的企业再造思想是符合人类演进式的思维逻辑的,尽管BPR教父哈默和钱贝一再强调其彻底的、剧变式的企业重构思想,但实践证明,实施BPR的企业最终还是走向改良道路,所谓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企业再造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实施供应链的设计与重建时,并不在于是否打碎那个瓷娃娃(M.C.杰克逊
5、透过新潮管理法看系统管理学),需要的是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手段,这是我们实施供应链管理所要明确的。(4)供应链设计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关系 供应链设计既是从管理新思维的角度去改造企业,也是先进制造模式的客观要求和推动的结果。如果没有全球制造、虚拟制造这些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出现,集成化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很难得以实现的。正是先进制造模式的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才使得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制造技术的技术集成演变为组织和信息等相关资源的集成。供应链管理适应了这种趋势。因此,供应链的设计应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使供应链管理成为适应先进制造模式发展的先进管理
6、思想。,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在系统建模设计方法中,存在两种设计方法,即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是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自上而下是系统分解的过程,而自下而上则是一种集成的过程。在设计一个供应链系统时,往往是先由主管高层做出战略规划与决策,规划与决策的依据来自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然后由下层部门实施决策,因此供应链的设计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综合。(2)简洁性原则 简洁性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能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简洁的、具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
7、的快速组合。比如供应商的选择就应以“少而精”为原则,通过和少数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于减少采购成本、推动实施JIT采购法和准时生产。生产系统的设计更是应以精细思想(Lean Thinking)为指导,努力实现从精细的制造模式到精细的供应链这一目标。(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达到实现资源外用的目的,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就像一个独立的制造单元(独立制造岛),这些所谓单元化企业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能够实现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4)协调性原则 供应链业绩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
8、否和谐,因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企业关系模型是实现供应链最佳效能的保证。席酉民教授认为和谐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的能动性、创造性及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协调性,只有和谐而协调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5)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 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随处可见,许多学者在研究供应链运作效率时都提到不确定性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需求信息的扭曲。因此要预见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延迟和失真。降低安全库存总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相矛盾。增加透明性,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时效性对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6)创新性原则 创新
9、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创新性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要产生一个创新的系统,就要敢于打破各种陈旧的思维框框,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大胆地创新设计。进行创新设计,要注意几点:一是创新必须在企业总体目标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二是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企业的能力和优势;三是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集思广益,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项目评价体系及组织管理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论证。(7)战略性原则 供应链的建模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
10、战略的观点考虑减少不确定影响。从供应链的战略管理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供应链建模的战略性原则还体现在供应链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上,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费舍尔(Fisher)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一体化供应链的设计首先要明白用户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是什么,产品寿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性、提前期和服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问题。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也就是所谓的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ProductBased Supply Chain Design,P
11、BSCD)。(1)产品类型 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的革新性产品(Innovative Products)的供应链设计就不同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性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较见表7-1。,由表7-1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性产品一般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变化很少,具有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和较长的生命周期,但它们的边际利润较低;为了避免低边际利润,许多企业在式样或技术上革新以寻求消费者的购买,从而获得高的边际利润,这种革新性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生命周期也较短。正因为这两种产品的不同,才需要有不同类型的供应链
12、去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表7-1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较(在需求上),(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当知道产品和供应链的特性后,就可以设计出与产品需求一致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如表7-2所示。,表7-2供应链设计与产品类型策略矩阵,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如何设计供应链、选择节点,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我们提出成本优化算法来进行供应链的设计。为了便于分析供应链成本,对有关供应链成本核算作如下假定:假定1:节点企业以i=1,2,3,,n表示(其中供应链层次以a=1,2,3,A表示,一个层次上节点企业的序号以b=1,2,3,B表示,所以一个节点i可以表示为A*B)。假定2:物料单位成本随着累积单位
13、产量的增加和经验曲线的作用而降低,成品、零部件、产品设计、质量工程的改善都可能导致单位物料成本的降低。假定3:假定从一个节点企业到另一个节点企业的生产转化时间在下一个节点企业的年初。假定4:当一个节点企业在年初开始生产时,上一节点企业的工时和原材料成本根据一定的技术指数转化为此节点企业的初值。假定5: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围绕核心企业核算成本,汇率、通货膨胀率等转换为核心企业所在国家的标准。,(1)供应链成本结构及其函数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等。其成本函数分别构造如下:物料成本函数(Materials Cost Function)从假定2可知,物料
14、成本随累积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供应链的总物料成本为:式中:Miti节点企业在t年生产nt产品的总物料成本(时间转化为当地时间);mii节点企业的第一个部件的物料成本(时间坐标轴的开始点);imiti节点企业t年的物料成本的通货膨胀率;nt第t年内的累计产量;filg(Fi)/lg(2);Fi物料成本经验曲线指数,0Fi1;n累计单位产量,n=1,2,3,n。,劳动力成本函数(Labor Cost Function)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可能分布在本国的不同地方,也可能分布在世界各地,各地的劳动力价值、成本无法统一衡量,这里直接以工时为基础计算供应链的劳动力成本:式中:Liti节点企业在第t年(时间转化
15、为当地时间)生产nt产品的总劳动成本;lii节点企业的单位时间劳动成本;iliti节点企业t年的单位工时的通货膨胀率;nt第t年内的累计产量;gilg(Gi)/lg(2);Gi劳动力学习经验曲线指数,0Gi1;n累计单位产量,n=1,2,3,n。,运输成本函数(Transportation Cost Function)运输成本是影响供应链总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交货频率和经济运输批量都决定着运输成本的大小。假定从节点i到节点m的单位成本为sim,isit为i节点企业t年运输的通货膨胀率,m节点在第t年的累计需求为dmt,所以供应链的总运输成本为Tit:,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函数(Utilities
16、 and Other Variable Cost Function)假定ui、vi分别代表i节点企业的一个单位的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如管理费用等),其通货膨胀率指数分别为iuit和ivit,在t年i节点企业生产nt单位产品的总的设备和变动成本为:,供应链的总成本函数(Total Cost Function)以上成本都是针对一定时间轴上可能的节点企业组合的,在时间T内相关的节点i组成一个节点组合序列,用k表示,所有可能的节点组合序列用K表示,对于每一个节点组合序列k,供应链的总成本TC(k)表示为:式中:Mit、Lit、Tit、Uit意义同上;eit汇率(i节点企业对核心企业的汇率);pviti
17、节点企业在t年的现值折扣率;k一个节点组合序列。而一个节点组合序列的平均单位成本用下式表示:,一体化供应链的设计方法(1)网络图形法 供应链设计问题有几种考虑方式:一是单纯从物流通道建设的角度设计供应链,二是从供应链定位(Supply Chain Location)的角度选择在哪个地方的供应商,在哪个地方建设一个加工厂,在哪个地方要有一个分销点等。设计所采用的工具是图形(如用网络图表示),直观地反映供应链的结构特征,这种供应链的设计方法称之为图形法。在设计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进行设计。(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是研究经济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把供应链作为一个经济系统问题来描述,我们可
18、以通过建立其数学模型来描述其经济数量特征。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经济控制论模型,特别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供应链问题的描述。(3)计算机仿真分析法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实际供应链构建问题根据不同的仿真软件要求,先进行模型化,再按照方针软件的要求进行仿真运行,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里就不多做介绍。(4)CIMS-OSA框架法 CIMS-OSA是由欧盟ESPRIT研制的CIM开放体系结构,它的建模框架基于一个继承模型的四个建模视图:功能视图、信息视图、资源视图和组织视图。CIMSOSA标准委员会建立了关于企业业务过程的框架,这个框架将企业的业务过程划分为三
19、个方面: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和支持过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框架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参考模型,特别是组织视图和信息视图,对供应链的设计和优化都很有帮助。,返回,7.2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及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由顾客化需求一体化计划业务流程重组面向对象过程控制组成第一个控制回路(作业回路),由顾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调整适应性创造性团队组成第二个回路(策略回路),在作业回路的每个作业环节形成各自相应的作业性能评价与提高回路(性能评价回路)。供应链管理正是围绕这三个回路展开,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整体。根据集成化思想,构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图7-1所示。,图7-
20、1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实施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目前企业要实施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就必须面对和解决许多有关供应链的问题,主要包括:(1)供应链的成本高(大约占净销售值的5%20%);(2)库存水平过高(库存水平经常保持在35个月);(3)部门之间的冲突;(4)目标重构;(5)产品寿命周期变短;(6)外部竞争加剧;(7)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8)价格和汇率的影响;(9)用户多样化需求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企业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企业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考虑企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问题;(2)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纵向一维
21、空间思维向纵横一体的多维空间思维方式转变;(3)企业要放弃封闭的经营思想,向与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纽带的优势互补、合作关系转变;(4)企业要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度;(5)所有的人和部门都应对共同任务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去除部门障碍,实行协调工作和并行化经营;(6)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步骤 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包括从最低层次的基础建设到最高层次的一体化供应链动态联盟,各个阶段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管理核心、计划与控制系统、应用的信息技术等方面,其步骤如图7-2所示
22、。,图7-2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模型图,阶段1:基础建设 这一阶段是在原有企业供应链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企业现状,分析企业内部影响供应链管理的阻力和有利之处,同时分析外部市场环境,对市场的特征和不确定性作出分析和评价,最后相应地完善企业的供应链。在传统型的供应链中,企业职能部门分散、独立地控制供应链中的不同业务,企业组织结构比较松散。这时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的核心注重于产品质量。由于过于注重生产、包装、交货等的质量,可能导致成本过高,所以企业的目标在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解决成本效益障碍。(2)关于销售、制造、计划、物料、采购等的控制系统和业务过程相互独立
23、、不相匹配,因部门合作和集成业务失败导致多级库存等问题。(3)组织部门界限分明,单独操作,往往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采购部门可能只控制物料来源和原材料库存;制造和生产部门通过各种工艺过程实现原材料到成品的转换;销售和分销部门可能处理外部的供应链和库存,而部门之间的关联业务往往就会因各自为政而发生冲突。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采用短期计划,出现困难时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虽然企业强调办公自动化,但这样一种环境往往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供应和需求变化影响的敏感度。,阶段2:职能集成 职能集成阶段集中于处理企业内部的物流,企业围绕核心职能对物流实施集成化管理,对组织实行业务流程重构,
24、实现职能部门的优化集成,通常可以建立交叉职能小组,参与计划和执行项目,以提高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克服这一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能很好满足用户订单的问题。职能集成强调满足用户的需求。事实上,用户需求在今天已经成为驱动企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成本则在其次,但这样往往导致第二阶段的生产、运输、库存等成本的增加。此时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1)将分销和运输等职能集成到物流管理中来,制造和采购职能集成到生产职能中来。(2)强调降低成本而不注重操作水平的提高。(3)积极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满足用户需求。(4)职能部门结构严谨,均有库存做缓冲。(5)具有较完善的内部协定,如采购折扣、库存投资水平、批量等。(6)
25、主要以订单完成情况及其准确性作为评价指标。在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第二阶段一般采用MRP系统进行计划和控制。对于分销网,需求得不到准确的预测和控制,分销的基础设施也与制造没有有效的连接。由于用户的需求得不到确切的理解,从而导致计划不准确和业务的失误,所以在第二阶段要采用有效的预测技术和工具对用户的需求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计划和控制。但是,以上采用的各项技术之间、各项业务流程之间、技术与业务流程之间都缺乏集成,库存和浪费等问题仍可能困扰企业。,阶段3:内部供应链集成 这一阶段要实现企业直接控制的领域的集成,要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中供应商和用户管理部分的集成,形成内部一体化供应链。集成的输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体化 供应 企业 物流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