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ast Modified 1/6/2012 1:22:53 PM China Standard Time,Printed 1/6/2012 1:20:49 PM China Standard Time,WORKING DRAFT,大红山铜矿安全教育培训课件(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措施)单位:通风工区授课:彭燚国,1,1,教育培训内容,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一氧化碳产生的危害,一氧化碳的性质,防中毒现场管理要求,现场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一氧化碳(CO)的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等弱极性的溶剂。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1)一氧化碳是碳或含碳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得来,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可用作燃料。(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工业上常用来性冶炼金属,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3)一氧化碳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机体缺氧而发生中毒。,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GBZ2的规定,一氧化碳:3 0 mg/m3,0.0024%(24 ppm),浓度达到0.4%(4000ppm氮氧化物(转算为二氧化氮):5 mg/m3,0.00025%(2.5 ppm)浓度达到0.025%(250ppm)。硫化氢:1 0 mg/m3,0.00066%(6.6 ppm)浓
3、度达到0.1%(1000ppm)。二氧化硫:1 5 mg/m3,0.0005%(5 ppm)爆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CO和氮氧化物。如果一次爆破20kg炸药在2000m3(10m2断面200m长的范围)的空间,NO2和CO的浓度可以达到20*0.1/2000=1%)10000ppm,远远高于24ppm的允许浓度。,一氧化碳的危害(矿井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一氧化碳吸人呼吸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引起组织急性缺氧,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综合征。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
4、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因此易造成碳氧血红蛋白的蓄积,使组织持续缺氧。另外碳氧血红蛋白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即氧不易释放到组织,一氧化碳还可以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直接抑制细胞的呼吸,这些因素更进一步使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一、2015年4月25日14时30分左右,东川区因民镇联盟村一矿洞发生炮烟中毒事故,造成21人被困。先后搜救出21名被困人员,第一批搜救出的14名被困人员,经确认,2人死亡,其余12人轻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氧化碳中毒 应急 处置 安全教育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5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