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PPT课件.ppt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PPT课件.ppt(3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19,1,统计学原理,2023/5/19,2,目 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五章 分布的数值特征第六章 时间数列第七章 统计指数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2023/5/19,3,第一章 总 论,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 统计学的分科4 统计学与各学科的关系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023/5/19,4,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学的产生“结绳记数”二、统计学的发展(一)古典统计学时期(二)近代统计学时期(三)现代统计学时期,2023/5/19,5,(一)古典统计学时期1、“政治算术
2、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1671年写出,1690年正式出版)。在这本书里,他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分析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提出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创始人:约翰格郎特(1620-1674年)(英国),他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他对伦敦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和人口发展趋势,作了分类计算和预测,证明瘟疫对当时的伦敦没有根本的威胁。政治算术学派被认为是无统计学之名而有统计学之实。这是统计学的正统。,2023/5/19,6,2、“国势学派”:,创始人:海门尔康令(1606-1681)(德国)继承者:阿亨瓦尔(1
3、719-1772)(德国)、斯廖采尔(1735-1809)(德国)他们在德国的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程“国势学”,主要讲述有关国情国力的系统知识,包括土地、人口、政治、军事、财政、货币、科学、艺术和宗教等。但这个学派始终没有把数量对比分析作为这门科学的基本特征。阿亨瓦尔在1749年首先将“国势学”正式命名为“统计学”。“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2023/5/19,7,两派之争的结束:,共同点:均以社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阐明国情国力的社会科学。不同点:是否把数量方面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特征。两个学派共同发展和相互争论达两百年之久,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结束:18
4、50年,德国一位经济学和统计学家克尼斯(1821-1898)发表了一篇论文独立科学的统计学。提出了“国家论”与“统计学”科学分工的主张。即“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统计学”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两派学术争论的结束。,2023/5/19,8,(二)近代统计学时期1、“数理统计学派”,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史人是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年)。他把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统计学,使统计方法在“算术”的基础上,在准确化的道路上大大跨进了一步。后经葛尔登(1822-1911)、皮尔生(1857-1936)、尤尔、包勒
5、和费雪等统计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数学。是通用于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体系。,2023/5/19,9,2、“社会统计学”,由德国大学教授克尼斯首创主要代表人物有恩格尔和梅尔形成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学,2023/5/19,10,(三)现代统计学时期,20世纪初至今的数理统计学时期统计推断学20世纪60年代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三个特点,2023/5/19,11,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二、统计的功能与统计工作过程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2023/5/19,12,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
6、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一般地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数量特征:数量水平、数量规模 数量关系:比例、平均数、速度等,2023/5/19,13,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2023/5/19,14,(二)统计学研究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变异性,2023/5/19,15,1、数量性,统计学的特点是用大量数字资料说明事物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关系、差别程度、普遍程度、发展速度、平均规模和水平、平均发展速度等。统计研究是密切联系现象的质来研究它的量,并通过量反映现象
7、的质。所以统计数据总是客观的、具体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2023/5/19,16,2、总体性,统计研究的结论是在对现象进行了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只对总体有效,而对个体则不一定是有效的。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主要是加强对现象规律的认识,2023/5/19,17,3、变异性,统计学研究现象的前提条件是现象中的各单位存在差异。,2023/5/19,18,二、统计的功能与统计工作过程,(一)“统计”(Statistic)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感性的认识)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统计理论(理性的认识),2023/5/19,19,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是人
8、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之,统计学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因此,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辨证关系。,2023/5/19,20,(二)统计的功能:,信息的功能咨询的功能监督的功能辅助决策的功能 统计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科技信息的主体,2023/5/19,21,(三)统计工作过程,一个完整的统计认识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统计设计、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积累资料等四个阶段。本教材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收集数据:主要介绍调查方法整理数据
9、:主要介绍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图、统计表等分析数据:主要介绍综合指标、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动态数列等。,2023/5/19,22,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2023/5/19,23,3 统计学的分科,一、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一)描述统计学(二)推断统计学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一)理论统计学(二)应用统计学,2023/5/19,24,4 统计学与各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023/5/19,25,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二、标志与指标三、变量与数据,2023/5/1
10、9,26,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的概念: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单位的概念: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2023/5/19,27,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就要相互转变。,2023/5/19,28,二、标志与指标,(一)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品质标志 不变标志标志的分类 数量标志 可变标志,2023/5/19,29,(二)指标 1、概念: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2、分类:(1)按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
11、量指标。(总量指标)(2)按其数值表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2023/5/19,30,(三)标志与指标的关系,1、联系第一,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第二,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2023/5/19,31,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2023/5/19,32,三、变量与数据,(一)变量:1、概念2、分类(1)品质变量(2)数值变量: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2023/5/19,33,根据计数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就是一个变量的取值与另一个取 值是连续不断的。如:增加值、销售额、固定资产原值等。离散变量:就是一个变量的取值与另一个取
12、值是间断的。如:职工人数、企 业个数、设备台数等。,2023/5/19,34,(二)数据,1、定性数据:名义级数据与序次级数据2、定量数据:间距级数据与比率级数据,2023/5/19,35,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1、数据的来源与收集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统计调查方案4、统计调查问卷5、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6、统计调查误差,2023/5/19,36,1、数据的来源和收集,一、直接来源第一手数据的收集(一)实验(二)统计调查二、间接来源第二手数据的收集,2023/5/19,37,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一、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指统计资料符合实际情况,准确可靠。及时性:统计资
13、料及时满足领导需要和及时完成 各项调查资料的上报任务。完整性:一个完整的资料应该是对事物总体数量 特征的全面反映。,2023/5/19,38,二、统计调查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信法卫星遥感法网上调查法,2023/5/19,39,三、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种类,调查范围,调查时间,调查组织形式,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定期报表,专门调查,全面统计报表,普 查,抽 样 调 查,重 点 调 查,典 型 调 查,周 期 性 调 查,一 次 性 调 查,普 查,抽 样 调 查,重 点 调 查,典 型 调 查,2023/5/19,40,3、统计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
14、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拟定调查提纲4、制定统计调查表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6、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2023/5/19,41,4、统计调查问卷,一、调查问卷的作用二、调查问卷的形式与基本结构三、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023/5/19,42,一、调查问卷的作用,方便调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易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节省调查时间,提供调查效率,2023/5/19,43,二、调查问卷的形式与基本结构,(一)调查问卷的形式1、开放式调查问卷2、封闭式调查问卷3、半开放式调查问卷,2023/5/19,44,(二)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题目说明信被调查者的
15、基本情况调查事项填写说明,2023/5/19,45,三、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一)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内容要简洁,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二)提问自然、用词准确、通俗易懂、适合被 调查者身份、易为被调查者接受;(三)要充分考虑分析和研究的需要;(四)问卷要编码,目的是为了满足专项调查数 据处理的需要。,2023/5/19,46,第五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统计报表(略)二、专门调查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2023/5/19,47,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特点1:普查是一次性调查,其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特点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6、。其主要用来全面、系统地掌握重要的国情国力的统计资料。,2023/5/19,48,三种非全面调查的比较,2023/5/19,49,第六节 统计调查误差,一、登记性误差二、代表性误差,2023/5/19,50,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和步骤2统计分组3分配数列4统计表与统计图,2023/5/19,51,1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和步骤,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二、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2023/5/19,52,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统计数据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2023/5/19,53,二、统
17、计数据整理的步骤,(一)设计和编制统计数据整理汇总方案。(二)对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三)统计数据的分组和汇总。(四)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或 统计图,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 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五)做好统计数据的系统积累和保管。,2023/5/19,54,2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二、统计分组的方法,2023/5/19,55,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原则:1、概念:“分”: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分配到不同的组里,突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组”:就是把同一总体中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归并到同一组里,突出组内的同质性。,2023
18、/5/19,56,2、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 都应有组可归。互斥原则:就是使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 位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组,而 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 组。,2023/5/19,57,(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构成。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23/5/19,58,(三)统计分组的种类,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2023/5/19,59,二、统计分组的方法,(一)如何选择分组标志(二
19、)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2023/5/19,60,(一)如何选择分组标志,1、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任务;2、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2023/5/19,61,(二)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按品质标志分组,有的比较简单,分组的标志一经确定,组的名称和组数也随之确定了。如:人口按性别分组,就分为“男”与“女”两组。按品质标志分组,有的就比较复杂。如: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就有三次产业分类、行业分类、机构部门分类。这种比较复杂的分类,一般会有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统一制定分类标志,代码等。,2023/5/19,62,(三)数
20、量标志分组的方法,分组时各组数量界限的确定必须能反映事物质的差别。根据被研究的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适当的分组形式,确定相应的组距、组限。,2023/5/19,63,分组的形式如下:,1、单项式分组: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变量且变异范围较小。例:工人按日产量分组:,2023/5/19,64,2、组距式分组:用一段距离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连续变量 或变异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例: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2023/5/19,65,(1)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都相等。适用于标志值的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2)异距分组:各组的组距不完全相同。适用:a、标志值分布很不均匀 b、标志值相等的量具有
21、不同意义 c、标志值按一定比例发展变化,2023/5/19,66,组距分组的组限确定:,间断组距分组 如:儿童按年龄分组:未满周岁,12岁,34岁,59岁,1014岁。连续组距分组 如:工厂按完成任务的程度分组:100%以下,100%110%,110%120%,120%以上。,2023/5/19,67,在连续组距的分组时,相邻两组的上、下限是重叠的,如110%。统计中按“上限不在内”原则处理。即,110%统计到作为下限的第三组而不是统计到作为上限的第二组。,2023/5/19,68,分组形式的总结:,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等距式分组,异距式分组,统计分组,2023
22、/5/19,69,三、分组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全距(R)=数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二)组距(d)=一组中的较大值较小值 或 上限下限,2023/5/19,70,1、组数的多少与组距的大小有关。在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2、组距的确定要根据事物的数量特征来确定。组距如果过大,就会使性质不同的单位归并到了同一组里(破坏了组内的同质性);组距过小,就会使同一性质的单位分到了不同的组里(破坏了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3、决定组数的多少,并无规则可循,必须凭借经验和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作出判断。有一个经验公式可供大家参考:【美国学者斯特杰斯创用】n=1+3.3 lg N n:组数 N
23、:总体单位数,2023/5/19,71,(四)组限:组距两端的变量值,上限:一组中的最大值。,下限:一组中的最小值,2023/5/19,72,(五)组中值,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就是组中值。开口组与闭口组:开口组:缺少上限或下限的组。如:60分以下;6070;8090;90分以上。闭口组:上、下限都齐备的组。如:7080分;500600公斤;90100岁,2023/5/19,73,开口组如何计算组中值:,缺少上限:1、计算假定上限:假定上限=下限+相邻组的组距 如:假定上限=90+10=100(分);2、计算组中值:组中值=(90+100)2=95(分)缺少下限:1、计算假定下限:假定下限=上
24、限相邻组的组距 如:假定下限=6010=50(分);2、计算组中值:组中值=(50+60)2=55(分),2023/5/19,74,3 分配数列,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二、变量数列的编制实例三、分配数列的分布特征,2023/5/19,75,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一)分配数列的概念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归类排列。可分为: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一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二是各组所出现的单位数,即频数,亦称次数(一般用 f 来表示)。,2023/5/19,76,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又叫频数。,它有两种表现形式:1、绝对数形式,即次数(
25、f);2、相对数形式,即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 之比(f/f)。如表3-6所示。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次数亦称为权数。,2023/5/19,77,(二)分配数列的种类,1、品质分配数列。品质分配数列是按品质标志分组成为品质数列。编制品质数列时,只要分组标志一旦确定,组数和各组的界限也就随之确定了。品质数列一般比较稳定,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2、变量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为变量数列。编制变量数列与编制品质数列相比较,其编制就要复杂些。,2023/5/19,78,二、变量数列的编制实例:,(一)等距数列的编制步骤第一步:将考试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第二步:根据数列的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 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48316.html